关灯
护眼
字体:

听说你是重生的(128)

史大人默然不语,是极。大皇子都这样说了,那是皇帝的亲儿子,更错不了了。他想着这两人说的很有理啊。宋编修长期渎职怠工,确然不好。是得禀明圣上,请圣上做主。

于是,史大人筹谋许久,半夜都没睡,写了奏折。次日天还没亮,他就去了翰林院,拿了点卯簿,统计了一下宋愈的点卯情况,一一记录下来,呈给皇帝。

皇帝的态度在他意料中,他悄悄捏了把汗,更感激大皇子和路征了。皇上估计就等他们揭发呢,还好他就这么做了。不然若再帮忙遮掩,只怕翰林院上下都讨不了好处。

略一沉吟,皇帝和颜悦色先让史大人退下,这才又使人去传唤宋愈。

偏偏宋愈昨日在红叶寺先是怀揣着希望去见周暄,想改变她的观念未果,又亲眼看到了路征和周暄的亲密互动。

他失望,痛楚,嫉恨……

回府后,宋愈直接将自己锁进书房,拼命饮酒。

他想用酒来麻痹自己,想忘却那些伤痛。他也记不清究竟喝了多少,连林樾蓉在书房外敲门相劝,他都不予理会。

在他醉倒时,他迷迷糊糊地想,若是就这样醉死就好。醉死了,他或许还能重来一次。

这一辈子的错误再也不犯。

次日,他当然没有去翰林院。

林樾蓉知道他可能不去了,还特意让小厮给他告假。

然而谁都没想到,皇上就传宋愈进宫。

宋家这才慌了,连忙去撞书房门。

宋愈睡眼惺忪,酗酒让他头痛欲裂。但是一句皇上传唤,惊得他酒意散了大半。他草草沐浴一番换了官服,进宫面圣。

路上他还在思索着,皇帝找他做什么?

犹记得当日殿试时,皇上对他颇多赞誉。若不是他年纪太轻,或许高中状元也不是不可能。

会不会是皇帝听说了他和令仪的事情,意识到了自己赐婚错了,特来询问他?

这念头教他精神一震,浑身上下酥酥麻麻,说不出的舒泰。

若真如此,上天也太厚待他。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皇帝一瞧见他就皱起了眉。

宋愈身上犹带着酒气,皇上一闻就知道他喝了很多酒。也就是说宋愈因为喝酒才怠工的?

可今日宋愈明明是告的病假啊!

皇帝冷笑,看来,不是一天两天了。史大人真没诬陷他。

——一开始皇上对宋愈印象很好的。名门公子,身上没一点纨绔子弟的气息,又颇有才华。殿试时,皇帝特意点了他为探花,让他进了翰林院。

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想让他多学习学习?以后好对他委以重任?!

谁不知道,翰林院是朝中重臣储备之地?多少人想进还进不来。

偏这宋愈竟然酗酒怠工?是可忍,孰不可忍。

皇帝很快收起愤怒的情绪来,漫不经心问宋愈:“饮酒了?”

宋愈呆了呆,心知皇上已然知晓了,他也没瞒的必要,就老老实实点了点头。

皇上怒极,随手将那小册子掷向宋愈。

宋愈不敢躲闪,喝了酒反应也慢,任凭册子打到额角,一动不动。

他本就肤色白皙,这一下,他额角多了一道红印。

皇上的火气并未因此而消掉。对宋愈,他真是失望极了。

宋愈捂着额角,草草翻了翻册子,额角跳的更厉害了。皇上这是兴师问罪的?

他告假的次数确实有些多。不过,他心里没有多少惶恐,而是浓浓的失望。——跟他想的,一点都不一样。

“泾阳侯养的好儿子!”皇上一字一字道,“你有何话说?”

宋愈愣了愣,跪伏在地:“臣无话可说。”

他不认错,不求饶,这形容,更教人生气了。皇帝不想承认自己当日看走了眼,只觉得是这宋愈委实可恶。

若是别人,皇帝直接就革去职务,教人打出去了只这宋愈,一是他亲口夸过几次的,二又碍于泾阳侯。

皇帝也不想办得太难看。

“为何酗酒?不是说身体有恙才告假的吗?怎么变成了酒鬼模样?”皇帝皱眉。

宋愈打起精神,轻声道:“不敢欺瞒皇上,实是胸中苦闷无处发泄,这才借酒消愁。误了应卯,是臣的错。”

胸中苦闷无处发泄?皇帝哂笑,随口问:“什么苦闷?说来听听。”

宋愈听皇上语气,不像动怒,本想说出自己最关心的关于赐婚的事。但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了下去。

皇上道:“本来点你为探花,是要你报效朝廷,不料你竟然瞧不上这翰林院编修。既如此,那就撤了吧。”

“撤……了?”宋愈大惊,“皇上说撤了?”

诚然宋愈并不热爱翰林院编修这职务,有时候还觉得是累赘。但是,当皇上要撤去这职务,撸去他的官身时,他心底竟然生出一丝不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