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九像是刚下朝,身上的朝服还没有换。远远望去,他似乎也朝她这边看过来。而那朱六娘一手扶着头,像是要晕倒的样子。
晃了几下,见据九退后一步,没有相扶的意思。朱六娘羞赧地道:“表哥,六娘失礼了。实则是今日起得早,有些劳累所致。”
“表哥,姑姑那里有客人,您还是等会过去吧。”
朱六娘说着,再弯腰行了一下礼,身姿优美地朝另一边走去。
碧姜的心全部飘到了湖的那一边,她想着虽然朱太君没有那样的心思。但朱六娘与朱家人明显是怀着那样的目的,所以才会一直住在国公府。
朱太君顺着她的视线,惊喜地道:“国公爷下朝了。”
第44章
据九进入水榭时,碧姜装作不太相熟的样子与他见礼。
做为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按规矩是不能见外男的。碧姜微侧着身子,不与他正面对着着。正想着是否要告辞,就见朱太君起身朝外面走去。
“国公爷今日下朝晚,必是还没有用朝食。”
他没有用朝食,也不要朱太君亲自去准备啊?碧姜心里想着,略有些不自在。她终于明白朱太君的意思了。
敢情朱太君不怕家丑,与她托底相告,是想撮合她和隐。
而现在让他们独处,分明是让他们相看。
他和隐,怎么可能?
她心里失笑,再看向他时,笑意停顿。论五官长相,她自为从来没有见过与他相提并论之人,论武功学识,他是她的属下,她清楚他的本事。论身份地位,他现在贵为国公。
放眼京中,实在是能再找出一个这样的男子。
怪不得,那日朱太君设宴,但凡是家中有嫡女的都带了出来。如此上佳的乘龙快婿,人人恨不得先下手为强。
若不是他与自己那扑风捉影的关系,只怕早已成亲生子。
一想到这里,她突然觉得心里不舒服起来。就好像自己一直暗藏的宝贝现于人前,被众人觊觎一般。
她想再次把他藏起来,不让其他人见到。
“今日怎么朝中可是有什么事情?”既然下朝晚,必是朝中有事耽搁。
据九点点头,坐在原来朱太君坐的位置,与她面对坐着。
轻风吹起,粉纱飘飞。从湖的那边望向水榭,忽现的间隙中,男子俊逸出尘,女子绝美娇小。就算看不清两人的表情,都能感觉到他举止间的那种情意,毫不掩饰。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湖那边的树丛后面的朱六娘远远地望向他们这边,一脸的不甘心。
而水榭中的男女,一无所觉。
碧姜看着他自然地替两人斟着茶水,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回答。
“今日早朝后,陛下说太后想见我。我去了太后的万福宫。”
“太后要见你?”
她疑惑地想着,太后轻易不会见外臣。除非是事关女眷之事,否则不会召见臣子们。莫非在他的婚事上面,太后也想插一手。
果然,她的猜测得到证实。
“在太后的宫里,她特意替我引见了她的堂妹,赵家的九娘子,赵静玥。并说我们有缘,在家族中都排行第九。”
碧姜冷冷一笑,“排行第九就是有缘了?她们赵家既然有九娘,那不是还有上面一到八个娘子吗?她自己就是赵家大娘子,怎么不说她们赵家的姑娘都与你们家的庶兄有缘?”
话一出口,她就隐隐有些后悔。贬低太后,无疑是对死去的皇兄不敬。但到底心里对太后有气,面色虽难看着,却未曾改口。
据九低头轻笑,她这般模样,实在是少见。从前的她,永远是理智冷静的,就是偶尔玩笑,也是点到即止,鲜少放纵。
“赵家这两年频频动作,虽然赵太傅已经致仕。但架不住宫里的太后和皇后都是赵家女,再加上还有大皇子。论势力,赵家不如北郡王。或许就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想急于拉拢京中的世家。”
赵家虽然姑娘不少,但一直是清贵之流。当年父皇和皇兄都有意压制赵家,所以赵家的姑娘除了太后,俱都是嫁入一般的书香门第。
而皇兄,也是同样的想法。他登基后,赵太傅就识趣地上折致仕。若想朝内安稳,就不能有坐大的外戚。
也是近几年,陛下渐长,边关无战事,朝中还算稳固。宫中又是以太后为尊,所以赵家人开始有了其它的想法。
他们家的九娘子,碧姜有些印象,似乎颇有些才气。
但那时候的碧姜,是不会留意皇嫂家的一个年幼堂妹。哪成想着,过去不在意的人,现在一个个的都蹦到了自己的面前。
冒出来再多的人也无事,关键是他怎么想?
“你见过那赵家九娘子之后,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