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糙汉家有俏夫郎(343)

作者: 白十三 阅读记录

唐晓福的心中有些闷闷的烦躁,低头从李氏打了声招呼,这就出门了。

这些日子刘氏的事情也算是村里茶余饭后的谈资了,但是没几天,就被柴家琴哥儿和秦航飞的婚事取代。

柴家虽说是刚刚落户到村里边,但是才老秀才开了私塾,村中大部分的孩子都会上私塾学写字,所以村里人对于这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也是极为敬重的。

更别提琴哥儿会医术,在村里便乐善好施,不少人的病都是经他手治好的,所以柴家在本地虽说没有什么亲戚,但是婚事却办的热热闹闹。

两家关系也算不错,李氏和唐老爷子与柴也算是有些面子情,就答应柴家帮忙婚事。

这一大早的,家里边的爷们儿就被李氏赶上山,去帮唐晓福摘果子捞鲜鱼。

天高蒙蒙亮,鲜嫩多汁的果子,还打着露水,活蹦乱跳的肥鱼大虾,就已送到了柴家。

农家办婚事,都是自己请的大厨,在外边摆开流水席。

这会儿天色还早,但是做饭的大厨早早就已到位,指挥着前来帮忙的么么洗菜料理活鱼。

李氏性子爽直,也喜欢琴哥儿,所以跟着村里面的么么一起忙活这件喜事。

唐晓福看自己没什么要搭手的地方,就偷偷的去了后院琴哥儿那屋。

见琴哥儿,有喜么么搀扶着坐在镜边,正在化妆,不由的莞尔一笑。

“琴哥儿这皮肤赛雪,点上胭脂,更是艳若桃李。这掀了盖头,秦大哥一看,还不得眼睛都拔不出来了呀。”

琴哥儿羞恼的瞪了唐晓福一眼。

“臭福哥,你快来帮我参谋参谋,哪个钗子更好看。”

“诶!来了!”

唐晓福应声上前,就见琴哥儿面前摆着两套金钗。

一套并蒂莲花的,一套喜鹊金步瑶,两个都是赤金。

而琴哥儿手上更是带着赤金的龙凤镯,这一套头面下来就是价值,与那鎏金的首饰不可同日而语。

唐晓福看了看将那并蒂莲花放在手中端详,不由的感叹。

“这并蒂莲花寓意最好,我看也趁你今日的发髻,不如就用这套吧。”

琴哥儿接过那金钗放在头上,笑眯眯的说道:”我刚才看了许久,也觉得这病地莲花更加好,咱们两个果然眼光一样。”

俩人说说笑笑,唐晓福帮着琴哥儿整理衣物,这边刚刚收拾停到那边外头,就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

“来了来了,新郎官来了。”

“不许进不许进,要喜糖,要喜钱,才能见到新夫郎。”

大齐这边的婚事不流行伴郎之类的,而是有喜么么搀扶着新夫郎与新郎官拜堂。

唐晓福作为已成婚的哥儿,自然不便于跟在新夫郎旁边讨喜钱。

他见新郎官快走过来了,就跟秦哥打了声招呼,连忙躲到外边去了。

这场婚礼虽然办的简单,但是却极为隆重,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前来道喜

这边欢欢闹闹,那边就已开了流水席。

唐晓福坐在李氏旁边,赵向北坐在他的右手侧,就那一盘子一盘子的好菜摆上来,同桌的村民那眼睛都亮了。

去年的收成欠佳,大家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活的。

这会儿秋季眼看收成下来了,家里也没啥余粮了,谁家敢这么吃肉菜呀。

如今看到那油滋滋的红烧肉,肥嘟嘟的大鲤鱼都是吞了吞口水。

唐晓向来不缺吃食,唐晓福对这些肉菜倒也没有垂涎若渴。

下意识的四处看了看,就见一个一身灰扑扑衣上的男子,坐在席面西北角。

那人脊背挺,但是意外的十分不引人注意。

如果不是唐晓福对村中人熟悉,仔细打量之下觉得他陌生,只怕都不会注意不到这个人。

不知怎的,唐晓福的第六感,却觉得这人有点不寻常。

于是他转头看了一眼赵向北,朝着西北角那个方向使了个眼色。

赵向北朝那边看了一眼后,眉头微蹙在唐晓福耳边低语。

“那人应该是个内家高手,敛气功夫极佳,我会注意他的,也许只是想沾沾喜气,吃杯水酒。”

唐晓福点点头,在桌下握了握赵向北的手掌,他对自家糙汉子的武艺那是十分信任的。

其实在农家这般流水席,就算是不随礼的,说几句吉祥话,人家有些也会允许坐下来吃席。

办喜事,每家都会匀出两桌,来供那些手头不宽裕的人,或者是村中的孤寡老人,以及孤儿上桌来吃酒席。

甚至当婚宴结束之后,如果剩的菜比较多,也会让村中那些真的家庭困难或者无依无靠的老人,来端些饭菜回家吃,这也是村里边的一种人情味儿。

这婚宴热热闹闹,唐晓福也吃得十分开心,西南角那个灰衣男子,却不知何时那人已经离开,竟然丝毫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