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巧喜已经等着了,忙拉了她回房换衣服,又为她梳头发。她的手巧,梳的发髻比之云芝也不差,然后簪上几支发簪。
镜中的人雪肤玉肌,眉似远山,眼若秋水。
曦光看着镜中人,忽觉身边有些空。
皇帝总爱在她梳妆时坐在一旁看着,有时还会过来亲自为她簪钗,可现在……
她看向身侧,只有巧喜。
忽然间,曦光满心的欢喜就散去些许,连着面上的笑颜,也不由淡下。
“小姐,你不喜欢这个发髻吗?”巧喜不知她心思,看她淡了笑立即问。
曦光摇了摇头又笑,说,“巧喜梳的这么好,我很喜欢的。”
她抬手拂鬓,掩下心中思量。
不能这样,曦光对自己说,既然决定要走,就要干脆些。
但面上的笑,却总是淡淡。
夜里,秦枕寒的信如约而至——
曦光,这是你离开的第十一日。
与宫里的殿阁比起来分外小巧的院落,窗扇半开,院中的梅花树上仍绽着花朵,灯火跳动中,曦光坐在桌后,垂首回信,写了她今日的高兴。
等到最后一顿,她有许多的话想说,却又一一藏了起来,最后落在纸上的,仍旧只有那四个字。
‘记得吃药。’
曦光走之前,为秦枕寒准备了整整两年的药,包含每月十五的药,和平时调理身体以及药浴配合拔毒的药等等。
这般配合着来,再有两年,秦枕寒这些年因为中毒亏损的身体就能恢复如常。
她总是希望,他能长长久久的,好好的活着的。
外面的梅花开的正好,幽香拂来,曦光抬眼看去,想了想起身,匆匆出去,抬了手又放下,在梅花树下站定,扬首看着。
“姑娘,外面冷,您披上披风再出来。”云芝拿着披风匆匆出来给她披上,无奈的说。
“这就回去了。”曦光本来做好准备摘了花就回去,可等到来了,却总想挑一支最好看的,竟耽搁了。
这般挑拣了好一会儿,曦光才选中一支满意的,折下回屋,小心放进信封。
常善低头,仔细说了内卫传回来的消息,包括曦光挑选这枝花是如何的用心。
“小骗子。”
晨曦轻薄的光慢慢落进大殿,秦枕寒看着信,声音低沉。明明一句好听的话都舍不得说,偏偏他还被哄的这样高兴。
勾了勾唇角,拿着已经有些蔫的梅花,秦枕寒笑了。
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江南几乎将雅致和诗意沁到了每一个角落。
曲径回廊小桥流水,一页扁舟顺水流下,耳畔都是娇软的吴侬软语。
曦光倚在船上,眼见着小船穿过桥洞一拐,却又到了一株大树底下,巨大的树根在水面盘旋交错,竟被人踩成了一个阶梯,有妇人蹲在上面洗衣服,旁边青石道上小孩子们在笑闹。
春起带着些许暖意的风拂面而来,下午的阳光温柔落在身上,曦光看着周围,觉得她很喜欢这里。
没有玉京的威严雍容,亦不似蜀州的奇峰险峻,这样精致的地方,她喜欢。
汤成在前面摇着船,笑着和曦光说起这周围的种种。
两人顺水而下,有人想要搭船,被他笑着拒绝。
他们走着前面忽然热闹起来,侍卫开路,让所有人都停下。
后面王府的马车徐徐行来,又有知州的马车,一行人浩浩荡荡过来,显然是刚从城外回来。
“今天是二月二春耕节,这些官老爷们……”汤成嘴里的话忽然就没了,往常机灵滑溜的人愣愣的看着王府马车飘起的车帘一角,舌头仿佛被叼走了一样。
他这样引得侍卫看来,狠狠瞪了他一眼,低斥道,“看什么呢!”
汤成难掩震惊的转过头,看向倚在船边的曦光。
曦光不解的看他,不知道他看见什么了,怎么这么样子。
马车渐渐远去,那侍卫临走前还不忘狠狠瞪汤成一眼。
汤成一个激灵,匆忙摇了船往回走。
“师哥,怎么了?”曦光忍不住好奇的问。
“回去说,等回去了再说。”汤成鲜少的面色郑重,一路皱着眉,竟也没怎么说话。
一路回了宅子,他带着曦光就去了师傅哪儿。
他一路上脚步匆匆,曦光在后面好不容易跟上,等终于进了药室,已经忍不住喘起了气。
“做什么毛毛躁躁的。”看着曦光这样,唐贤瞪了眼汤成。
汤成这才回神,扶了曦光坐下,忙不迭的就说,“师傅,我今天带着师妹出去,看见王府马车上的女眷,和师妹特别像。”
话音一落,屋内两人都惊住。
曦光呼吸一顿,皱眉难掩惊愕,“师哥你说什么?”
“是真的,当时我就扫了一眼,但是那眉眼,和师妹简直太像了,就是年纪大点。”汤成认真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