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346)

作者:好吧我错了名字 阅读记录

“那阿赫夫斯基元帅去了哪里。你知道吗?”

“很抱歉,元帅阁下的行踪属于军事机密,在下并不清楚”

“那军队主力在哪里。你清不清楚?”

“抱歉,军队的部署也是军事机密,在下也不清楚”

两个人就这样奇怪的交流起来,而随着问出的一个个问题被这个西莱姆营长以军事机密为借口告知无可奉告的时候。威莫斯卡简直快要崩溃了。

当第十个问题得到的答案依然是军事机密的时候。威莫斯卡失去了耐心

“我jǐng告你,如果你不将你知道的一些都说出来的话,我敢保证你将会被送到监狱中度过一生!”

“抱歉,这是军事机密”

威莫斯卡抽出了自己的军刀抵在了西莱姆的脖子上,而看到这种情况,他们四周的气氛立刻变得紧张了起来,原先指挥部的那些守卫立即抽出了武器和威莫斯卡带来的骑兵对峙了起来。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位西莱姆只是摇了摇头说道:

“抱歉。我只是个营长,原本也应该退役了。我的退役申请已经送上去一个多月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认为我凭什么能够接触到军事机密,那些大人物的行踪我又哪里能够知晓”

好吧,西莱姆的这番话让威莫斯卡词穷了,他摇了摇头清醒了一下然后放下了刀写道:

“好吧,算你好运,现在我不想为难你,请你告诉我你们第一集团军部署在哪个地区,我想这并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

西莱姆看到这个问题毫不犹豫的说道:

“第一集团军被拆分成了几个部分,有一部分支援到了摩尔多瓦前线,也有一部分被部署在敖德萨地区还有一部分分布在赫尔松到克拉斯诺彼列科普斯克的广大地区”

西莱姆的回答很诚实,诚实到威莫斯卡头疼的要死,开玩笑,第一集团军被分成了三个部分,而且每个部分的位置都是南辕北辙的状态,要是他贸然前去找错了,到时候来回跑起码要消耗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好吧,那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你们的参谋部去了哪里?”

“我只能说你顺着赫尔松一线前往克里木半岛,应该能够有所收获”

这句话让威莫斯卡对西莱姆的态度有了些改观,虽然没有告诉准确的答案,但是起码也指引了一个方向,总比让威莫斯卡带着人好像没头苍蝇一样乱飞的好。

威莫斯卡向西莱姆郑重的行了一个礼,然后立即带着人快马奔出了尼古拉耶夫

正如西莱姆所说,俄军指挥部的高层将领们大多都到了赫尔松以东地区。

而阿赫夫斯基则紧随着尼古拉维奇赶到了第三集团军的驻地克拉斯诺彼列科普斯克地区的亚米安斯克城。

走进亚米安斯克,很明显的可以感到到整座城市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一队队俄军士兵在街道上巡逻,而城外驻扎的两万多的俄军正在磨刀霍霍。

之前因为俄军的有意纵容,克里木半岛的叛乱得以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内席卷了整个半岛,但是尽管俄军有意放纵,但是他们也不会白痴到将亚米安斯克都交到叛军的手中。

克里木半岛与欧洲大6通过一条仅数公里宽的地峡相连,而这座地峡正好就在亚米安斯克城的北边。这样一来,亚米安斯克的战略位置便达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步,将它形容成是俄军在克里木半岛的铁门也不为过。

虽然叛军席卷了整个克里木半岛,但是在这里,每有一个叛军敢于前来打扰,亚米安斯克的俄军第三集团军三万大军可不是闹着玩的。

“尼古拉维奇,你的人还要多久能够出动?”

“元帅阁下,我的人已经全部做好了准备,只要您的一个命令,那么大军马上便能出动!”

听到尼古拉维奇的回答,阿赫夫斯基显得相当满意,他将第三集团军放在这里可不是摆着好看而已。

“很好,不过我们不能大意,你再去做一下战斗之前的最后准备,只要伊利洛夫那里传来消息,那么我们便立刻出动,到时候将那帮叛军碾成渣渣!”

“是的,元帅阁下!”

阿赫夫斯基做好了准备,而位于摩尔多瓦地区的基希纳乌城内,俄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布兰科夫正在会见一个奥斯曼人。

“布兰科夫阁下,您好”

“您好,尊敬的赛利姆伊玛目大人”

这个出现的使者显然让布兰科夫感到了吃惊,出现在他面前的正是奥斯曼帝国二十万大军统帅、瓦拉几亚地区的伊玛目、哈米德一世的侄儿、奥斯曼帝国的皇位继承人赛利姆.本.穆斯塔法.本.艾哈迈德。

这位赛利姆是哈米德一世的兄长穆斯塔法三世的儿子,因为哈米德一世无子而且念到乃是兄长穆斯塔法三世传位与自己,于是哈米德一世便将兄长的儿子立为皇位继承人。(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四十一章 奥斯曼人的部署

现在的罗马尼亚地区还不叫罗马尼亚,该地区主要是由两个公国组成,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而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从十六世纪开始便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国,尽管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历年的战争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过了一半摩尔多瓦地区的控制权,但是近两百年的统治并不是闹着玩,奥斯曼帝国刻在摩尔多瓦地区的烙印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去除。

就好像伊斯兰教一样,虽然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在一开始的时候信奉的是基督教,但是在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藩属国之后,伊斯兰教在该地区获得的蓬勃的发展。

所谓的伊玛目最早源自对穆斯林祈祷主持人的尊称。最初的职责仅限领拜。穆斯林祈祷时,所有参加者必须遵守伊玛目的领导,按伊玛目的要求完成祈祷仪式。但是当伊斯兰教发展到鼎盛的时候,伊斯兰教的多数派(逊尼派)和少数派(什叶派)都曾用伊玛目一词尊称伊斯兰国家或地区的行政首脑,也就是哈里发,或者是一些知名将领、知名学者。这个尊称在当时是穆斯林大众主动赋予的。..

但是不论是何种原因,只要是被大众承认为是伊玛目的人必定是伊斯兰教的杰出人才,而这个称号并不是皇室所能够直接任命的。

或许从布兰科夫口中说出的一系列称号中,唯一能够让赛利姆欣喜的便是瓦拉几亚伊玛目的称号。生于1761年,现年只有二十八岁的赛利姆能够拥有伊玛目的称号无疑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要知道尽管伊斯兰教在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地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东欧地区大多信仰的都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该地区属于较为弱势的。

而自从1785年,赛利姆来到瓦拉几亚之后。该地区的伊斯兰教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数十个清真寺在瓦拉几亚的领地上耸立了起来,感化了数以万计的民众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他才能够得到瓦拉几亚伊玛目的称号。

“赛利姆阁下,您的到来让我很是感动,贵国的诚意我在您的身上已经充分的感受到了”

“当然,布兰科夫将军。我的身上肩负着我国哈里发陛下赋予我的神圣职责,我必须要让你看到我方的诚意,这样有利于我们接下来的配合不是吗?”

说着赛利姆端起了桌子上的一杯葡萄酒抿了一口。那张英武的脸上不由露出了好似十分享受的神情

“时隔多年,摩尔多瓦的葡萄酒依然这么好喝,真是怀恋啊!”

听到这句话,布兰科夫暗暗冷笑了一下。嘴上说的是怀恋摩尔多瓦的葡萄酒。恐怕在心中惦念的却是摩尔多瓦的领土吧!

“赛利姆阁下,我方愿意在事后将摩尔多瓦地区移交给贵国,但是贵国必须帮助我方消灭苏沃洛夫”

“布兰科夫阁下,我要郑重声明一点,摩尔多瓦地区一直都是我奥斯曼帝国不可分割的藩属国,贵国占领摩尔多瓦完全是一种侵略的行径,我方并不认为贵方交还摩尔多瓦是值得感谢的条件!”

上一篇: 山河英雄志 下一篇: 军阀治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