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785)
这样一比较的话,便可以看出威廉对于克里斯丁妮是有多么的宠爱。
尽管威廉已经再三解释。但是克里斯丁妮还是有些气鼓鼓的,因此随后在车厢内克里斯丁妮一直没有再和威廉说话。
而这也让威廉的心中更加的不爽了起来。
当他们返回考纳斯之后,威廉立即对着迎上来的霍恩德说道:
“现在立即去给我调查那个内维尔,要是他的身上有什么污点,或者说他胆敢对某些事情有什么非分之想,那么立即给我拿下他!当然他要是口碑还不错的话。那么你就安排人专门跟在他身边进行观察,你明白吗!”
威廉说话的时候,脸色明显的不是很好,因此霍恩德在看到威廉的这副模样之后,不由的为那个内维尔感到有些悲哀起来。
有些事情对于统治者来说根本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或者说在一个国家根本就没有能够难倒一国实际统治者的事情,除非这件事情是他不愿意去做的,只要他愿意去做,那么所谓的难办的事情就根本不存在。
而这个内维尔真的除非是一个圣人,不然的话,被王室情报机构盯上的人还真没有几个是彻底干净的。要知道王室情报机构的那帮人,可是拥有能够查到你三岁时期都干了什么事情的本领。
...............................................
躺在病床上的鲁缅采夫已经无力继续指挥军队对叛军作战,在这种情况下,鲁缅采夫只能任命自己手下的第一大将托斯科夫暂代他的职务的。
固然托斯科夫是鲁缅采夫手下的第一大将,同时战场经验也是相当的丰富,但是毫无疑问,这位将军比起布兰科夫来还是没有布兰科夫的老辣。
“元帅,那些敌人这段时间的进攻越发的微弱了,照我看,我们现在完全可以趁着鲁缅采夫那个老不死的将要死亡的时候给那些罗曼诺夫的走狗来一招狠的!”
站在布兰科夫的身边,尼古拉维奇奉承般的说道。
本来尼古拉维奇和布兰科夫是相当不对路的,甚至在刚刚举起叛旗的时候,为了叛军的领导权,两人之间还曾经进行过明争暗斗。
不过从去年开始,攻占莫斯科后局势并没有像所有人想的那样好转起来,因此为了大家共同的前途,尼古拉维奇开始有意的靠近布兰科夫,而在看到尼古拉维奇如此识趣之后,布兰科夫也就不再为难尼古拉维奇了。
莫斯科的叛军目前拥有六万余人的兵力,而原先的那一批黑海老兵基本上只有十之二三,其余的都是在莫斯科附近征召的士兵。
布兰科夫已经统治了莫斯科一年了,但是局势的变化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俄罗斯帝国并没有因为他和库图佐夫两头夹击变得崩溃,恰恰相反,通过秘密渠道从圣彼得堡传来的消息,库图佐夫叛军居然被巴格拉季昂歼灭了,这个消息让布兰科夫可以说是变得相当的被动。
布兰科夫现在还不知道巴格拉季昂已经在亚历山大的命令之下不得不向瑞典人展开进攻,如果布兰科夫知道的话,或许他的行动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但是现在,在形势的逼迫之下,布兰科夫不得不开始谋划短时间内展开和平叛军的决定性会战,因为等到巴格拉季昂腾出手来的话,恐怕布兰科夫的处境会更加的被动。
正文 第六百八十三章 筑坝
在布兰科夫以及叛军高层大多抱有这种思想的情况下,很快叛军便悄悄的开始收缩兵力,此前曾经被布兰科夫派往其他地区占领城池的军队其主力也都被抽调回了莫斯科,利用短短一个星期俄时间,布兰科夫在莫斯科地区纠结起了一支四万人的军队。
对于叛军来说,这支四万人的军队已经是其所能拿出来的最大力量了,尽管还有两万余人分驻在莫斯科以及其他的城镇,但是这些军队大多是刚刚征召的士兵,在战斗力上远远不如被抽调出来的叛军精锐。
而在布兰科夫对面的则是鲁缅采夫率领的近七万平叛军,当然,因为鲁缅采夫的病重,所以这支七万平叛军事实上的指挥官却是托斯科夫。
现在的平叛军事实上也是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负责在莫斯科其他地区扼制叛军的发展,而另一部分才是专门用来对付布兰科夫叛军莫斯科主力的,而后者的兵力也仅仅只比叛军多了一万余人。
平叛军的大本营位于莫斯科西北方向的泽列诺格勒,眼下因为鲁缅采夫病重,托斯科夫正坐镇泽列诺格勒指挥平叛军。
从泽列诺格勒到莫斯科并不是很远,常人即便是走上五天也是能够赶到莫斯科的,而五天的距离对于急行状态下军队的话,只需要两天时间便能够赶到。
本来平叛军高层是不愿意将指挥部设立在距离莫斯科如此近的地方的,但是鲁缅采夫却以指挥部身处前线能够安定军心为由强制性的将指挥部设立在了泽列诺格勒。
在莫斯科聚集起四万大军之后。十月二号,布兰科夫率领四万大军趁着夜色恰恰的离开了莫斯科。
布兰科夫此行的目的地是莫斯科西北方向的希姆基。
希姆基是布兰科夫叛军和平叛军对峙的最前线,双方在这里各自都布置了超过一万人的军队。
布兰科夫在抵达希姆基地区之后并没有进入希姆基,虽然希姆基拥有叛军一万军队的力量,但是布兰科夫并不准备动用这支力量。
布兰科夫清楚,一旦他动用希姆基的军队,那么对面的平叛军肯定会立即得到消息,毕竟双方战线最前线上那些数不清的瞭望塔可不是摆设。
在这种情况下。布兰科夫准备从希姆基的东北方向绕行。
虽然希姆基地区,双方对峙的战线绵延数英里,但是只要小心谨慎的话,那么布兰科夫有把握自己的行踪能够不被平叛军发现。
布兰科夫在希姆基地区的东北方向绕行了一大圈,足足比直线距离夺走了数十英里的距离。
对于布兰科夫来说,他要的是一战定胜负,而定胜负的关键,便是布兰科夫能否彻底打残自己对面的这支平叛军。
平叛军拥有七万余人的兵力,但是因为之前为了遏制叛军的肆掠。在泽列诺格勒城内的平叛军不足两万人。而若是布兰科夫率领的叛军能够在平叛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便赶到泽列诺格勒的话,那么在兵力上叛军无疑便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思量,所以布兰科夫才不会去考虑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击败希姆基对面的平叛军。
要知道因为双方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在希姆基地区到处都是双方的战壕和工事。而且在希姆基,平叛军也是部署了近三万的大军。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布兰科夫拥有兵力优势,但是想要快速的推进无疑是非常不现实的。
布兰科夫突袭泽列诺格勒的行动被叛军列入了绝密,除了叛军的几个高层之外,其余的人包括叛军的将士们都不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在哪里。
..........................................
法国巴黎城下。联军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从塞纳河两岸的地区搜集到了数十艘的船只,尽管这些船只全部都是渔船和运输船,但是对于小斐迪南来说却是已经足够了。
十一艘小船被联军集中了起来,这些小船上都放置了千余斤的火药,这些火药全部都被放置在小船的船舱之中。
“安德鲁公爵。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么多的船只,你做的很是不错。如果这次能够一切顺利的话,那么你的表现势必将会在欧罗巴大陆青史留名!”
听到小斐迪南的称赞,安德鲁公爵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元帅阁下,作为联军的一份子,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说着,安德鲁公爵又对着小斐迪南说道:
“这次我们总共搜集了十三艘运输船和三十二艘渔船,那些被堆放了火药的都是渔船,至于运输船,参谋们已经进行了估算,预计十三艘运输船一次性能够搭载六百名士兵,在这种情况下,若能够潜入巴黎则罢,如果不能的话,那么在那些渔船点燃之后,这些运输船能够在第一时间送到巴黎城内的土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