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机而动(51)
在章明月还掌管茶馆时,沈经年不止一次进来过,同一个地方,已然换了个环境。
关青禾将抽屉里的木盒拿出来,放在他面前,抬眸看向他:“这是我家的。”
“我虽然带来宁城,但一直没打开过。”
沈经年视线落在木盒上。
两个木盒是一双的,放在一起并排,最边缘雕刻的鸳鸯成了一对,恰好交颈同游。
关青禾第一次发现:“原来是一对。”
沈经年笑说:“盛放婚书的东西,寓意要好,总不可能孤零零一只,这样连望月楼的客人都要差评的。”
关青禾被他逗笑,眉眼弯弯。
精致雕刻的木盒们被一起打开,两张相同的红色婚书各自安静地躺在里面,被一红一黑的丝绳缠绕而系。
沈经年拿出关家那卷婚书,解开丝绳。
黑色的丝绳缠在他白皙的修长手指骨节上,黑白对比极其强烈,加上婚书的大红色,三色交织。
关青禾望不知为何想起刚来宁城时做的那个梦。
虽然她看不太清,但眼前的似乎与那只在她手腕上绑细带的手重合了。
她见过不少人的手,像沈经年如此漂亮好看的手,实在少见,也令人印象深刻。
但她那时分明还不认识沈经年。
关青禾匪夷所思地想,要真是沈经年入了梦,难道她提前做了一个预知梦不成?
她想起一部电影。
婚书传承古典,所以是竖排,上写琳琅满目的吉祥话,关青禾的右侧是空白。
关青禾叫他:“沈先生。”
沈经年见她双眸水光潋滟,难掩紧张,“你说。”
关青禾音色温婉地斟酌问:“那个,你应该没有……特殊癖好吧?”
沈经年挑了下眉。
他弯了唇角,语气却温文尔雅:“关老师,哪种算特殊呢?”
第18章 名分
若说沈经年是故意询问,好像也不太像。
关青禾话出口,又觉得好似太过直白:“就是……一些比较小众的喜好。”
她斟酌着用词,脸颊发热。
沈经年神色自若:“我想,我应该没有。”
关青禾:“嗯。”
她只是觉得他的手过于和梦里的那只手相似,也许只是偶然,并非同一人。
这个话题好像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过去了,但书房里还残留着似有若无的暧昧与尴尬。
如果沈经年回答有,关青禾还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答,估计要当场退缩。
还好他没有。
沈经年捏着婚书,笑了下:“关老师,你还有什么特殊的问题想要问?”
关青禾:“……”
她轻轻摇头:“没有了。”
暂时没有了,其他的要在以后才能想起来。
“那我就将婚书带回家了。”沈经年望着她,“一旦写上我的名字,我们的婚约就定下了。”
关青禾晃神,垂下眼帘。
“我们的婚约”几个字听起来过于正式,她做好心理建设:“好。”
沈经年重新将丝绳系好,放回木盒里。
关青禾忽然想起来:“对了,我爷爷在清江市,这件事之后,你可以陪我回去一趟吗?”
沈经年温柔道:“当然可以,我也需要见老爷子。”
关青禾弯了弯唇,眉眼清淡,又想起来今天和爷爷的通话内容,问:“沈先生,我冒昧问一下,你爷爷和奶奶差几岁?”
沈经年答:“十五岁。”
老夫妻俩真的差蛮多岁,所以沈老爷子离世那么早,爷爷才这么不高兴吗?
关青禾觉得有必要让沈经年做好心理准备,轻声开口:“如果那天,我爷爷说了不太好的话,你多担待。”
说不定爷爷一不高兴,觉得沈经年大她九岁不好,就对他没什么好脸色。
沈经年敛眉,轻而易举就能猜到她指的是什么,但他没有问,而是说:“你放心,我一向听长辈的话。”
关青禾弯眉:“我爷爷虽然执拗,但也听劝。”
一次性解决婚约的事,关青禾放松不少,可以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茶馆上面。
关青禾是个慢热的性格,所以许多曾经的追求者都是上来就进攻猛烈,她只觉得烦恼。
微风细雨般相处,她更喜欢,也更自在。
沈经年看了眼窗外的天色,神情淡然:“关老师,今晚不如一起吃个晚饭,送你回去,如何?”
关青禾怔了下。
她与沈经年私下相处次数并不多,多数时候都在茶馆里,如今口头定下婚约,的确要多相处。
关青禾迟疑两秒,轻点头。
沈经年弯了下嘴角:“你喜欢吃什么?本地菜?还是清江那边的口味?”
关青禾说:“本地菜就可以。”
“行。”
两个人一起从书房里出去,天色昏暗,各家的灯笼已经亮起,朦朦胧胧的光映在白墙黑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