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早逝原配的女儿/穿成后妈文里的原配女儿(356)

庄玲玲看着袁雅琴:“这样,你带他去吴茂成眼镜商店验光,拿到数据后。”

庄玲玲到问询处写了一张纸条递给袁雅琴:“来这个地方找我,我让港城的人给你配好,让他们送眼镜到机场,明天中午有航班过来,你来问询处拿。”

她又看向那个老外:“眼镜的价格按照小票价格,服务费我收你三千港币,眼镜的价格你大致要什么价位的?保证你明天上午拿到。”

“三千港币?太贵了。”

“先生,这是特别服务。你要知道等我拿到你的眼光数据是什么时候了,拿到了找眼镜商店定制,这也得找人处理。特别服务都是有价格的,而且一直价格不菲。你可以考虑考虑!”庄玲玲说。

“航班到了,我们先去接人。”容远伸手搭在庄玲玲身上,“袁雅琴,那就这样,需要我们帮忙的话,可以来找我们。还有你刚才太过于激动了,不是任何无理要求都应该被满足。”

两人转身看向到达口。

亚历山大和加齐会来华国是陆金誉把家里的战机设计的一些想法跟他们讨论,讨论来讨论去,两位说最好是现场见见。

陆金誉打电话回来问,国内这时候只要是洋的全是好的。不是说崇洋媚外,实在是打开国门之后差距大得吓死人。

人家肯给意见家里的人一个个眉开眼笑,陆金誉找庄玲玲,庄玲玲一想,不如来个团建,在一起吃吃喝喝走走逛逛,然后去川中把事儿给解决了?

两个德国人和陆金誉蔺毓彤一起出来。

上了车蔺毓彤就忙不迭地要说八卦。

“我跟你说,我三姑姑说的话……”蔺毓彤皱着鼻子,“真的好气人好气人,我让她离开垃圾,她把垃圾当成宝,还私下说我离经叛道,只配嫁大陆佬。”

“啊呸,秦永年那个垃圾给我师兄提鞋都不配。”庄玲玲也无奈,“不过秦蔺嘉兰的活法跟咱们不同,人家就是那种默默地熬死男人,最后成为胜出大婆的女人。前提是比谁命长,港城原配早逝的也不少,熬出头靠命。咱们还是尊重并且祝福。”

车子驶入挡雨车道,蔺毓彤抬头看:“哇!好有味道。”

蕴佳和壮壮过来帮忙搬行李,庄玲玲笑着说:“三十年代的老房子,修缮了一下。我带你们去房间。”

上了三楼,庄玲玲推开了主卧的门,跟蔺毓彤说:“姐,这是留给你的。”

蔺毓彤进去,看见落地窗,看见大露台,陆金誉也进去,庄玲玲挠头:“你们要是住一间也可以。”

蔺毓彤伸手捶庄玲玲:“神经病。”

说完推着陆金誉出去:“去你自己的房间。”

庄玲玲把他们几个都安排好:“你们先休息一下,半个小时后下来吃饭。”

第238章

庄玲玲上辈子的渣爹就是做涉外旅游起家,对世界各国旅客分析得清清楚楚,一桌子东北菜就非常合他们的口味。

“小张师傅,来一起吃饭了。”小张师傅是阿大师傅那里从从黑省驻江办请来的厨师。

“来了!”小张师傅端上来一个锅子,里面咕咚咕咚冒着泡的是小鸡炖蘑菇。

“大家一起坐。”庄玲玲叫了从宾馆里借调过来的服务员一起坐下吃饭,在内地就不要拿着外头那种规矩,还是要讲究工农一家,搞阶级区分不好。

蘸酱菜对标色拉,酱猪肘那是看家菜,酸菜炖粉条加上血肠跟德国的血肠有得一拼,还有蒸香肠,大拉皮儿,鸡蛋炒木耳,这个东北菜那个地道,就是本地的啤酒欠点儿味道。

陆金誉对着喝得没味道的加齐说:“等后天跟我去川中了,我们那里产华国最好的白酒。”

“最好的白酒不是在贵州吗?”壮壮说了句公道话。

“谁说的,我们那儿的酒才是最好的。”陆金誉有根深蒂固的家乡情结。

“对了,机场里我们出来的时候,有一大堆人,怎么回事?”蔺毓彤问庄玲玲。

“这个呀?小事儿,就是我看见问询处的小姐姐被刁难,帮她解围而已。”庄玲玲把事情讲给大家听。

“东西掉了,什么环节都可以,人家已经立刻去找了,还要怎么样?”

“是啊!我们现在对外宾非常重视,都希望给他们最好的印象,所以服务起来肯定是顶顶卖力的。”

“其实港城也一直这样,殖民地吗?在英国人面前,华人总归是低一等的。”

“其实这个是个过程,英国人也瞧不起德国人。”加齐说。

庄玲玲不知道怎么就从刚开始讨论华国人对老外的态度太过,怎么就变成了欧洲人之间的互相鄙视,这个话题太可乐了,笑死人了。

“你给他开三千港币,他肯定不会让你去买。”亚历山大笑着说,“凑合用用这里的镜片,回去再配不好吗?”

“我就是这个意思。听见这么贵,他肯定不要,回去可以买好几副了。”

“原来你不是真的要给他解决问题啊?是为了让他知难而退!”

“对呀!”

正在说话间门铃响了,正在吃饭的服务员大姐下楼去外头开门。

从里到外要段时间,庄玲玲还在嘚瑟:“这就叫机智,真要给他当天从港城弄一副眼镜过来,那还真是劳民伤财,三千块固然可以搞定,可我还得让下面的人跑断腿呢!”

楼梯脚步声响起,还不是一个人,庄玲玲以为是费家杰跑过来蹭饭,转头见袁雅琴带着那个老外,还有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

想着刚刚说过的话,庄玲玲一下子感觉脸疼,真疼!这特么妥妥打脸啊!

袁雅琴走进来:“容远,庄玲玲,这个事情还要你们帮忙。”

“小庄和小容是吧?”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走进来,看见他们饭桌上还有外国人,“ 这是?”

“有两个朋友,为了一个项目而来。您是?”庄玲玲问。

“这位是我们江城钢铁的副总经理刘副总。”袁雅琴介绍,“这位Marco是我们项目高炉用设备的一位意大利技术专家。”

江城钢铁是改革开放后一个非常大的项目,对以后的基础工业有着深远的影响。袁雅琴作为B大的毕业生被分配到这种重点工程,也是合情合理。

庄玲玲问:“三位吃过饭了吗?”

“已经吃过了。”

“我们去客厅聊。”

“要不你们先吃。”

“没事,没事,我们早就吃饱了,就是在闲聊。”

庄玲玲和容远带着他们去客厅,容远拿起暖水瓶给他们倒茶,两人一起坐在沙发上,庄玲玲问:“是要配镜吗?”

“是的。”那位副总经理说,“马可来我们这里支持工作,刚刚带他去配镜,临时配了一副,他觉得不舒服。所以,小袁说你这里能够配到眼镜。”

“我只说可以帮忙,我也不是开眼镜公司的,刚好港城有自己的公司,可以让人跑腿而已。我又从小在机场长大,可以让机场的空姐帮忙带一下。”庄玲玲喝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