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早逝原配的女儿/穿成后妈文里的原配女儿(91)

“是啊!”张爱民看向胡玉兰,“玉兰到底是江城的姑娘,脑子活络,有些事情费科长和陆厂长一说,她就懂了呢!”

“那敢情好啊!让玉兰阿姨在江城呆着,你心里也有个底。”

胡玉兰站起来,拉着两个孩子说:“叔,婶儿!我带着孩子先回去了。”

“回去干嘛?吃过晚饭再走。”阿娟婶儿从里面走出来,“你回去还要做饭,就在这里吃了,我煮了一大锅。”

陈玲玲拉着胡玉兰:“玉兰阿姨,留下吃饭吧!回去还要带孩子,还要做饭不方便。”

阿娟婶子一锅子面疙瘩汤,里面青菜加上荷包蛋切成了块,用酱油调味,反正就管饱吧!

一家子挤在客厅里吃饭,门被敲响,容远去开门,门口胡老师和余老师站着:“许书记在家吗?”

容远看着他们:“不在!”

“砰”门被容远十分利落地关上了。

陈玲玲对着看着门口的胡玉兰说:“吃饭,吃饭。”

胡玉兰吸了一口气低头喂小儿子吃饭,阿娟婶子劝她:“玉兰,你这个爹娘就别认了吧?你想想,就是外人,无论是许老师还是小林,都是掏心掏肺帮你,你这个爹娘是要讨你的心讨你的肺,贴他儿子啊!”

“嗯,我知道。”

胡玉兰吃过饭,站起来:“叔,婶儿,我带孩子回去了。谢谢大家帮我!”

阿娟婶过去拍着她的背:“玉兰,熬过去就好了。看看许老师,那么难都过去了。你看看现在两个孩子都长大了,她的好日子不是在后头吗?你也是!”

“嗯!”

胡玉兰牵着两个孩子的小手,打开了门,门口她爸妈还没走,胡老师叫她:“玉兰。”

胡玉兰的大儿子仰头叫:“外婆,外公!”

余老师低头伸手摸孩子的脸,胡玉兰拉过孩子,余老师的手在半空中,胡玉兰说:“你们说过,我要是带着俩孩子,就当我这个女儿死了。我现在也跟你们说一句,你们就当我死在李家庄,我这个女儿没了。”

胡玉兰要下楼,被余老师拖住:“玉兰,你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弟弟没了工作,他孩子才刚满周岁,以后这个日子,你让他怎么过?”

“就算我是你生的,为了你们死没关系。可许老师跟你没关系,林红跟你们没关系,你们为了儿子的前途,差点害死许老师。林红陪我回去,在车站,如果不是玲玲和阿远在,就凭李庆祥那个狗东西的性子,林红那么漂亮,你知道会遇到什么吗?”胡玉兰扯开她妈的手,“这件事上,你认为我还能做什么?我要是求许老师放过培峰一马,那还是人吗?”

胡玉兰带着两个孩子下楼,两位老师站在他们家门口,胡老师看见陈玲玲拉住她:“陈玲玲,我是胡老师啊!你帮帮老师,跟你奶奶说一声?”

陈玲玲拉开胡老师的手:“你是不是想说:玉兰阿姨只是差点失去她的一条命,你们家儿子可是失去了一份工作啊!真的给你机会,你有脸在我奶奶面前说让她网开一面的话?人要有点羞耻心。”

胡老师看着门再次被关上。

夫妻俩回到家里,儿子急急忙忙赶上来:“爸,怎么样?许书记答应了吗?”

他摇了摇头,儿媳听见这话,把桌上的碗扫落在地上:“这个日子没法儿过了!”

说着儿媳抱着孩子,往外走去,儿子冲出去叫:“秀秀……”

第58章

第二天,陈玲玲和容远早了十分钟进教室,容远坐在刘剑的位子上,打开参考书开始做题。

学生陆陆续续进来,看见容远坐在刘剑的位子,一下子了然,昨天打架谁胜谁负,不言而喻,刘剑进来看见容远,拎着书包去了最后,本班一霸彻底易主。

陈玲玲不理解了,做操的时候,男生们都去拍容远马屁,这群人的眼神有问题,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

容远被男生包围,陈玲玲和方圆圆一起上楼,刚刚坐定就听一帮子女生在说:“听说国庆节上来,学校要派两个人,去参加科研工作者和中学生代表的恳谈会。参加过这个会的人,基本上就是推荐去上大学的。”

“我们一共两个毕业班,一个班级一个人吧?我们班的话,葛慧敏和李伟峰,两个里面选一个吧?”

“那可不一定哦!论背景,那肯定是陈玲玲,毕竟妈妈和外公都是烈士,以前这种事情轮不到她是因为她怕生,现在要是不让她去,是不是说不过去了?”

“也是哦!她参加文艺汇演,还被首长接见了。而且她一直说要读大学,她应该会去吧?”

“上次陈玲玲去参加了文艺汇演,这次应该葛慧敏去了,哪能什么好处都占全的啊!”

这些话传进陈玲玲的耳朵里,她只能呵呵。上头基调已经定了,京城已经有科学家勉励青少年要学好数理化,江城的科学家跟青少年见面,估计也是一样的,跟所谓的推荐上大学压根没有关系。

不过什么叫她参加了文艺汇演,就该让给葛慧敏,文艺汇演跟葛慧敏有个屁关系?科学家见青少年,难道见一个跳舞唱歌的?

让李伟峰去还合适些,葛慧敏?得亏是生在这个时代,基本不用考试,否则她那个水平,拿她跟费雅茹比,她又不开心,实际上两人真的相差不大。去参加跟科学家的恳谈会,真是为难她了。

上课铃声响起,昨天老师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今天不知道会怎么样?

物理老师走了进来,手里抱着一堆卷子,放在讲台说:“今天测验。”

不是?整个班级响起哀嚎。陈玲玲看着这群小孩儿,真是没有卷过,但凡经历过她那个年代,刷测验卷就跟贪食蛇吃小豆豆似的,还会这样?真是没见识。

接过卷子,写上名字,开始快速做题,陈玲玲唯一的嫌弃就是这个年代的卷子,都是老师手工刻蜡纸之后,用油墨一张张手工印刷的,一场考试下来,蹭着考卷的手,总有黑乎乎的墨迹。

和上辈子考试考到最后,越来越深,越来越偏不同,这个时代题目是正常的,不会给你挖很多坑,陈玲玲经过将近三个月的知识回温,这些题目对她来说出得太标准,脑子都不太用转的,在别人才答了一半,陈玲玲完成站起来交卷。

提着书包去外头走廊上,靠近楼梯口那里,不会影响正在上课的学生,也不会被他们影响,她把学习资料,放在阳台口上,继续看自己的书。

很快容远也交卷出来,他出来跟陈玲玲站在一起,开始刷题。

翁老师从楼下走上来,听两人在讨论数学题,探头过去想要看看,到底讨论什么。

不是?他们手里的这一本,算是数学方面专业参考书了。

难怪了昨天把容远叫进去,他想要故意试试这个小朋友的深浅,他以为至少最后一题,小朋友是做不出来的,谁想到这小子一边抬头看办公室里的钟,一边解题,用了十分钟把三道题,全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