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边猜测,一边将手沉入盘匜,任由冰凉的清水在伤口上浸过,草草用断掉的白绫重新缠了一道,重新取了条备用的缠在脸上。
宗洛重生的当天,正好是太巫推算出九星连珠的当晚。
明明是夜晚,天空却亮如白昼。
太阳,月亮,星星,同时存在于一片空中。所有人都感到莫名的困倦,一整天提不起精神,只想倒头呼呼大睡。
这个日子在他重生前也有,但是却不像这辈子一样,天下浮生大梦一场。而在大梦的同时,宗洛也迎来了自己的重启。
所有人都以为那个梦境是三皇子带兵支援函谷关,四面楚歌时自刎殉国。实际上只有宗洛自己清楚,他们梦到的其实是自己上辈子孤立无援回朝时,接到渊帝勒令他自裁的圣旨,绝望之下,用湛卢自刎的场景。
或许正是这个梦,被虞北洲看出了点什么来。毕竟七星龙渊和湛卢的外观迥异,只要亲眼看过这两把剑的人,都绝不会认错。
宗洛看着平静的水面,只觉得风雨欲来。
......
宗洛再度回到百家宴上时,发现顾子元周围竟然里里外外围了三四层。他远远地看了眼,似乎是在和另外一位学子争论些什么。
难怪没有发现宗洛这一去就去了这么久,原来是发生了意外事故。
文人相争最是风雅,就算吵得面红耳赤,跪坐在凭几前的身姿都不见得歪斜半点,这种直接站起身来争论的,倒是少见。
宗洛看见那边还站着几位皇子,顿时歇了过去看热闹的心思。旋即撩起下摆,安安静静坐在蒲团上,抓来一块茶芽制成的茶团,放进橘子和葱姜,慢慢用石舀捣碎。书童从水榭的曲水里汲水,拿着蒲扇跪坐在火塘碳炉前,见水烧沸了立马提了过来,将开水倒入其中。
大渊流行的饮茶步骤是拿来一块竹筒或烤罐,将茶叶碎末放在其中,置于火上不断翻炒。等炒到茶叶边缘微微泛黄,散发出焦香味时,再注入沸水引用。这已经算好了,其他列国都流行用茶煮粥的茗粥法。
宗洛嫌烤后的茶叶味道过于厚重,所以他从来都是省去烤茶步骤,放些水果增味,直接冲泡,便是现代的水果茶了。偶尔还会放点羊奶。虽然羊奶味腥,但也勉强算奶茶,就是喝起来不大美味。
等到茶叶碎末在陶壶内打转,半柱香后再解盖,从中传出清淡甜腻的气息后。宗洛不紧不慢地给自己斟上一杯,端着茶碗,慢慢看这兰亭水榭中百家论道。
不得不说,一位眼缚白绫,气质出尘的公子坐在这里,实在相当引人注目,不少前来找儒家论道的百家弟子都注意到了这一幕,暗地里打探这位究竟是谁。
此等气度,绝无可能是寂寂无名之人。
然而儒家弟子都只道:“顾洛公子是我儒家的贵客,应当只算随行,算不得正式的儒家子弟。”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订阅率不足, 请补齐订阅再清除缓存阅读即可宗洛在心里叹了口气。
倒也不是嫉妒,只是觉得习惯。
上辈子从鬼谷撕破脸开始,他和虞北洲就一路针锋相对。
能饮一杯无里的主角是他穿书前网文圈里最热门的成长型主角,前期起点虽不如宗洛高, 但是升级嗖嗖地快。等到从卫国结束为质回来的宗洛得在京城站稳脚跟立足时, 虞北洲就已经能接受渊帝召见, 天天在宗洛眼前晃悠了。
等到虞北洲正式进了京城,那更叫一个如鱼得水。
围在他身边的男配莺莺燕燕数不胜数, 效忠者云云。个个都把宗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不知道多少次宗洛同虞北洲暗中交锋,最后都被他们挡下来。虞北洲出什么事, 宗洛第一个背黑锅。他调去戍守边关,虽说是渊帝之命,但他们也没少出力。
刚开始宗洛还很不知天高地厚地打算策反几位男配。
后来时间长了, 碰壁次数多了, 也就习惯了。多么痛的领悟。
谁让虞北洲是《能饮一杯无》的主角,全世界都围着他转,而他只是个炮灰。
炮灰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还想和主角作对,这不是活得不耐烦了嘛。
这种无力感,堪比宗洛当初检阅毕设时遇见怎么改也改不会的学生。
只不过经历了一辈子, 这辈子也就习惯了,反正目的既然达到, 就懒得再做无用功。
他一点也不担心其他几位皇子是个什么想法。
只要不是脑子被驴踢了,都不可能在闹出一个乌龙的情况下, 在众目睽睽中再拉住他刨根问到底。
然而就在宗洛打定主意找个借口离去的时候, 兰亭水榭门口忽然又传来一阵嘈杂声。
远远地看去, 只见小厮撩起车帘,从里走出一位眉眼脱俗,姿态出尘的青袍男子。
这个时间点,不少达官贵人已经陆陆续续进场。
百家宴开宴的日子,不仅是学子们关心,贵人们也相当挂念。
列国贵族里养客风俗盛行,越有实力的大贵族,门下门客的人数越多,成了一种体现世家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例如魏国凤月君,豫国的武安王,皆是门客三千,说出去倍有面子。
门客也分为不同种类。
有专职刺杀的刺客或训练精良的死士,辅导世家子弟学习的文人,专门保护主子安全的剑客武士,还有专门出谋划策的谋士。除此之外,甚至还有驾驶车舆平稳的马夫,街头专门表演杂技逗趣的杂耍先生,有一技之长的厨子。
平时大多都是门客投奔世家贵族。
但有真才实学的大抵多自傲,特别是能够通过百家筛选的学子们,整体来说比普通门客质量高了不少,自然值得以礼相待。
“丞相阁下竟然来了......”
“都说裴相日理万机,怎么今天会有时间?”
报名六艺,最后夺了三项魁首,从一介布衣官拜丞相,一步登天,大渊丞相裴谦雪简直就是百家学子人人艳羡景仰的对象。
“你们忘了?这一届投签的法家领队,正是裴相座下的得意门生。”
说到这茬,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自渊帝肃清内乱继位后,拜了出身法家的裴谦雪为相。
裴谦雪一上位,立马雷厉风行地开始重新编纂渊律变法。
既是变法,自然要弄下去一批人。当时几位旧贵族联合起来反抗,势必要把这位新相斩于马下。结果转头后脚裴谦雪就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这些旧贵族们的罪状,直接参了折子上去。
渊帝二话不说,直接按新编的严苛律法处置,一律不留情。
这下就算再没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新相是渊帝的人了。
这一战,奠定了渊帝的暴君名头,也成就了裴谦雪的不近人情。自此,没人再敢小瞧这位布衣丞相。
虽说表面上看他如同天上雪莲般高不可攀,身上没有一丝烟火味。但经历过当初变法改革的官员们看着他那张脸依旧心有余悸。
因为不管再如何,这些人见到了都得一边牙酸着,一边恭恭敬敬称呼一声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