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栖息地(10)+番外

作者: 苏尔流年 阅读记录

这阵仗,连珠炮般。

相识三年,姜湖琢磨她可能对朱古的智商和听力水平有点儿误会,她赶在朱古挂断电话前补充:“姓姜名湖。”

口气也微冲,她咬牙才忍下后半句里的“你大爷”。

姜湖刚报完姓名,有重物落地的声音即刻传过来。

朱古从沙发上爬起来,也不顾掉在地上的水杯里的水正流得满地,问她:“老板,你到了?”

姜湖挑眉:“废话!”

朱古笑几声,追问:“那边什么情况啊,要是遭罪你抓紧回来呗,那文学作品,你天马行空一点儿译就好。”

声筒里的人声始终伴随着电流刺啦声,朱古的大嗓门在姜湖听来模糊掉不少。

姜湖不想和他啰嗦,挑重点再度嘱咐:“过几天消防检查,别忘了。”

她这话一出口,朱古半饷没答一句话。

在这逼死人的沉默间,姜湖隐隐察觉到在她离开的这不足三天的时间内,酒吧有些变故。

她没逼问,等着朱古说。

又过了五秒,朱古终于挤出了声音:“姐。”

称谓从老板换成了姐,是真有事儿。

姜湖等他上报。

朱古说:“昨儿江湖着了点儿火。”

姜湖了解他癖性,事儿越大他越是轻描淡写。

姜湖额角一抽,咬牙嗯了声:“继续,你这个着了点儿具体来说是几点儿?”

朱古小心挑选说辞:“……大概烧了半层。”

半层等于四分之一。

姜湖觉得胃疼加牙疼,就好像那些部位突然中了刀,刀没拔/出/来,刀柄牵动刀身,动一下就带出血来。

姜湖觉得朱古可能对她的脾气有些误会。

她在朱古眼里难道是温柔的、善解人意的、包容的女人?

默了两秒,姜湖开骂:“好样儿的。三天烧半层,我他妈要是在外面待一个月,回去是不是就只能给它收尸?!”

她刚吼完这一句,耳边传来一声“滴”。

姜湖拿开手机看了眼屏幕,通话断了。

胃里的火还没发完,姜湖重拨电话,可糟糕的网速让skype歇菜,她用新sim卡号回拨,信号在屏幕上闪了几下跳没了,直接转为无法提供服务。

操啊。

老天够意思,骂人都不让人骂完。

***

一墙之隔,瞿蔺听到那句“收尸”的时候,刚给身在交火地区的傅砚笙发讯息,说人已接到。

隔壁姜湖的话传过来,他的接差点儿打成劫。

消息发过去了,但傅砚笙没有回复。

这是常态,深入战地的人通讯总是时断时续。傅砚笙通讯畅通的时候,一般是回新闻基地往外传素材的时候。

唐见善的这家中餐馆不是瞿蔺的大本营,他也只是从约旦的难民营回勒革后暂住在老唐这里。

冬末的时候,有一堆国内的志愿者运载物资前往设立在约旦国境线的难民营,同时为那里的人提供短期医疗服务。领队的女医生春回是瞿蔺在国内的朋友,瞿蔺应春回的邀约和傅砚笙一起前往约旦协助志愿者展开工作。

回勒革时,这个冬天已经过了大半。

瞿蔺入睡不快,他习惯了浅眠,以维持随时装甲上阵的警觉性。

适才楼梯上姜湖最后那句话,听来稀奇。

有生之年,还未曾有女人对他说过这些。

她想太多,可她说完,他思绪的确往那儿拐了下。

这姑娘不一般,他见识到了三回。

性别歧视、浴室那一抱后的若无其事,以及聊一聊后让你从压根没想变想出事儿。

回想这一日和姜湖的短兵相接,他入睡比平日更慢了些,姜湖的影子在眼前徘徊了几分钟。

***

清晨姜湖那边传来开门的声音的时候,瞿蔺也已经起床准备下楼。

姜湖走得慢,两人最后在楼梯相汇。

听到身后一如既往的沉稳的脚步声,姜湖微侧身回头。

是瞿蔺,她听声判断的没错。

姜湖问:“这附近哪里有畅通的线路稳定的固话?”

她问完才发现瞿蔺今日身穿的毛衣领低,锁骨露了大半。黑衣衬得他脸白,缺少血色。昨日的硬没了,人柔和了不少。

瞿蔺居高临下,回她:“有。”

姜湖说:“指个路?”

姜湖站在原地,瞿蔺往下迈了一阶,他垂眸看台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问:“姜小姐一般骂人一定要坚持骂完?”

他问的正经。

姜湖:“……”

昨夜她那通停在开骂的电话,他听到了?

他听到就算了,还没装没有听到,直愣愣地给说出来了。情商呢?

他猜她找固话的原因,猜得还很准。

姜湖原以为瞿蔺是事不关己一字不会多说、多过问的那种安静且善解人意的人,毕竟见面至此他们交换过的语句不多,他甚至还采用递纸条的方式问她某些信息。

上一篇: 小白花重生 下一篇: 听说你不曾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