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地(111)+番外
瞿蔺没坐,见姜行额间浮汗,他动了几步,给姜行推了把木椅,放了个腰靠上去。
将姿态放低,是他的行事风格。
面对姜湖的亲人,这更是基本的态度。
挺有眼力见儿。
姜行没拒绝,随即把自己摔进木椅里。
姜湖走了,他站着收了睥睨的气势,坐下也懒散了不少,身体累,走多了发虚。
瞿蔺仍旧没坐。
姜行抬眸淡声问:“瞿先生习惯站着?”
两道眸光相接,一道是凌厉的审视,一道平和且诚恳。
老朋友既然差一点是姜湖的嫂子,眼前这人无疑是需要敬重的大哥。
该说什么,该做什么,瞿蔺已有定夺。
他给出原因:“有对不住您的地方,站着合适。”
这不过是两人见的第一面,还没说什么、没做什么,姜行觉得稀奇:“哪儿对不住?”
瞿蔺语气如常交代:“还没上门经过您同意,就想非她不娶,急躁了些,没忍好,对不住了。”
他虽站着,但背轻躬,不是个居高临下的姿态。
声儿沉静,人也静。
静得像是这话天经地义般。
坦坦荡荡,无愧于心。
姜行闻言凝眸望着瞿蔺,第一时间没有给出回应。
他听到的是姜湖喜欢的那种直白。
好像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世界之大,人海苍茫,觊觎姜湖的人不少,而她最终领来见他的却是这一个与她萍水相逢的男人。
有人相爱十几年,差临门一脚就能修成正果了,却分道扬镳就此陌路;有人相识几天几小时,就能豁出一切闪婚,就此尘埃落定。
感□□如何发展,只看你遇没遇到那个能突破你极限的人。
如果你从对方眼中能看到飞蛾扑火般的坚定,那你怎么可能还会放得了手?
姜行很快收回了扩散的思绪。
从时酒那儿得来的信息已是不少,不止年龄。
姜行有话要说。
他从他们两人身上巧合的经历开口。
姜行说:“不知道姜湖有没有对你提过,我之前外驻卜勒。”
此地是军区医院,不远处的案几上放着套叠好的夏常服,姜湖送给春回的那颗子弹的来源,此刻不难猜。
瞿蔺没来得及从姜湖嘴里得知眼前人的过去,但他有基本的推理能力。
瞿蔺认真听着:“很多事,我们还没来得及谈。”
是姜行意料中的那个答案,他也坦承:“那不巧,我已经听说了你的过去。”
瞿蔺瞳孔微缩,又微扩:“是有了解的必要,这是对她负责。”
他这么想最好。
姜行道:“你去战地,我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我带队到卜勒的那一天,在前往驻军营地的路上,就碰到了政/府/军和反/对/派交火。迫击炮落到我们的装甲车旁,当地平民在我们车前被炸飞,尸体四分五裂。差一点儿,那颗炮吃得是我们。”
是在中东常见的景象,前一刻还生,下一刻就可能会横死。
无法预料明天,遍地变数。
和疾病以及贫穷相比,为生提心吊胆以及满世界流离失所更让人煎熬。
姜行继续:“当时手里有个兵,告诉我,他觉得这世界上除了想做英雄的人,不应该有人往这些地方扑。他想做英雄,想为结束战争做些什么,所以他主动请缨。后来,他牺牲在了那里。满额血的时候告诉我,理想和命比,故土和异乡比,他要命,也要身在故乡的亲人,那是他的遗言。”
不是什么大道理,姜行只是想借这个士兵的个例,说接下来的话:“瞿先生既然只身赴中东,想必不惜命。”
不惜命……
这三个字乍出,瞿蔺即刻明白了姜行字里行间真正想要表露的那个意思。
瞿蔺的职业,未来变故和险境可能还有,姜行本意想阻拦姜湖冒险。
但姜湖如果意已决,他只能旁观陪伴。
她什么德行,兄妹那么多年,他摸得透。
认准了,有人拦,没有用。
但无论她怎么往前闯,好歹还有他和姜家是退路。
姜行的话已经明了。
瞿蔺心领神会,给出回应:“我会看好自己,让命硬着点儿。不挥霍她的珍视。”
是个君子之约。
姜行收尾:“你记清楚,你今天跟我说过什么。”
他们站在同一个立场,以不同的名义,去爱护同一个女人。
却又站在背立的两端,各自有自己的考量。
姜行说:“你做不到,我的妹夫随时可以换人。”
***
没在姜行那里耽搁太久。
瞿蔺只身离开病房时,带出来姜行要休息谢客这则意思。
来意本是为了让俩人相见,如今达成,姜湖便没再进去。
姜湖也没问他们聊了什么,内容必是跟她有关,想必是老生常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