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地(126)+番外
他们此刻的位置仍旧在西,翻过前方三百米外的高坡,才能看到掩于坡下的市区,和更远处曲折的海岸线。
那里的高楼广厦如今会是什么模样,几个人都拒绝去想象。
男人走了,姜湖视线追着他们的背影,很快便看不见了。
耳中有孩童哭闹的声音钻进来,姜湖看向车窗外,见到车后方有位父亲抱着个男孩,男孩额上粘着创可贴,伤口有些长,一条创可贴近乎遮不住。
姜湖视力一向极佳。仔细看过去,在这对父子过车身那刻,姜湖甚至能看到男孩那双蓄满泪水的眼睛。
是怕分离,怕疼,还是怕死?还是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吓到?
**
路上碰到的人都说要奔就近的安置点,嘴里提及各项隐忧。
瞿蔺和莫石南一路东行,三百米后,终于撕开了被高坡堵死的视野,看到了同样残垣断壁遍立的市区,和远处的那片浩瀚汪洋。
两人脚步刚落定的那刻,脚下的大地再度震颤。
在这极速消失的震颤中,瞿蔺和莫石南看到了让他们目呲欲裂的一幕。
平日安宁的海岸线,正推着数米高的浪,侵袭着沿海的低洼地。
这浪层层碾压涤荡着地表。
它不再蔚蓝,而是深黑,像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怪兽,咆哮着前奔,似要强势地毁天灭地,不知餍足。
曾经的风景,是而今的梦靥。
它掀翻沿海的建筑物,将渔船推上楼顶,将民房完整地卷起……也将那些来不及撤退的、失察的人卷走。
无数的物件被卷起泡在前推的浪潮中,归途不定,生死未卜。
瞿蔺听到身边传来各种各样的语气词,是各种难以置信和恐慌,各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各种痛失引起的悲戚。
天灾扫荡,世界满目疮痍。
他见过的战场,人祸横行,亦是遍地废墟,鲜血淋漓。
瞿蔺站在原地,紧攥拳,胸腔内有无数情绪在冲撞。
这一瞬只觉得人命……太轻了。
人从远古进化至此,不断制造着让自己引以为傲的文明,可人祸横行时,这文明能瞬间退化到蛮荒时代,救不了命,尖端文明制造的尖端武器甚至要人命;天灾肆虐时,善良和智慧,金钱和财富,也救不了命,地震和海啸来临时,无意区分人和人有何差别,一视同仁,比高考对待考生还要公平。
冲入内陆的水一浪接一浪,看到被摧残,只能静待被捶的故乡,莫石南眼瞬间红了,喊瞿蔺的名字。
瞿蔺看过去。
莫石南又喊了一遍他的名字,喊到第三遍时说:“才知道踏马的人能病死,也算善终。”
瞿蔺收了眼底翻腾的情绪,斥了声:“乱感慨。”
他靠向莫石南,但安慰的话一时间说不出口。
只是更明白了,为什么要且行且珍惜,且活且珍惜。
莫石南听后哦了声,又说:“我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几年了,我没想到它会有面目全非的一天。”
瞿蔺:“怕什么?你还活着,它在你那儿无非是故乡那一种模样儿。”
温软,哪怕它满目疮痍,也仍旧让人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怀念。
就好像在勒革时,他带姜湖去取酒时见过的那个塞给姜湖地图的女人,战争让女人流离失所,虽然她身在异乡为异客,虽然故土已失,但那儿仍旧是她午夜梦回时最想回归也最想与外人道的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取材自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福岛核电站在此次地震中损毁。发没发现最近评论没有回复,是因为完结前后一般不敢看评论,这是病。再汇报俩进度,梨哥和任妹的影视剧本和实体书都在走流程中。简体稿编辑前几天发回来我还没二改好,萌编说是小□□要改,讲真我的节操表示不服!那俩很纯洁,很清新。他俩大家问得比较多,就一起说一下。
第58章 二更
结局篇:玻璃之城(二)
另一边。
望着相携逃难的人潮, 姜湖从口袋里摸出手机, 想给远方的人报个平安。
微琢磨,又觉得朱古恐怕以为她在北京,其他人更不例外。
不说相安无事,说了恐怕是找事, 更遑论此地手机信号时断时续。
一旁有结队跑步前进的官兵,姜湖从那些稚嫩的面庞上一一扫过,等他们跑远, 她脑海里只留下一抹橄榄绿。
都说多难兴邦, 可没人期望灾难降临,那不过是一种无奈之下的自我慰藉。
人生一梦几十年,姜湖觉得她这一辈子的大起大落恐怕都已经停留在这一季的春夏秋冬。
本就难忘的人和事因为这一场灾难,冲着刻骨铭心这四个字撒蹄子狂奔, 拦都拦不住。除非老年痴呆,这一年发生了什么恐怕得记足后半生,都是此生无二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