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地(133)+番外
蒋绍仪:“你师兄问我你的情况,说是有朋友和他一道回国来。”
姜湖:“姓什么?”
蒋绍仪:“没问。”
姜湖倒是大致能猜到是谁,是老唐。
还可能有Alma,那个说想要和老唐来中国过安定日子的Alma。
她向往中国,是因为和平。
**
三日后,山电。
因为辐射的扩散,这一方天穹像被一种高浓度的霾笼罩。
前所未有的人力短缺,是瞿蔺进入山电以来最大的认知。
封锁区域外,震后救援需要大量的陆军和消防部队官兵,更有不少人力在地震中负伤或者罹难,没有办法参与这一次的污染物清理工作。
交通线尚未完全复原,外地能够前来支援的人力暂时也有限。
原本作为技术层面的骨干,参与应急方案设计,为基层员工提供技术指导的专家们,也在旁观了厂区内紧迫的形势后,自发进入最前线,参与清理和修复工作,加入没日没夜无休的轮班。
几个月前修复了的安全壳,在这一次地震、起火后再度开裂。
此前蹿起的升空的烈焰让无数人心惊。
留在山电内的机器人进入核心区域测量辐射值,也因为过量的吸收射线而罢工。
不止机器人,摄像机带回的画面浑浊一片,全是闪动的黑白线,那些泵机……一系列的机器都因为辐射而故障频发,人不亲自涉足,就不知道里面的现状到底如何。
有人在厂区内竖起了无数面国旗,那种中国红,在瞿蔺眼里却是橙。
某些汗流浃背的时刻,瞿蔺抬眼看着烈风中飘扬的旗帜,那红在他眼里甚至是灰。
人眼在面罩后,躲不过所有的射线,稍久一些,眼睛便是怎么眨都挥之不去的疼。
离瞿蔺最近的那一面国旗,是块儿红布,有人在上面画了些五角星。
是个灵魂画手,五角星有些胖。
厂区里的一切,也就只有这几颗胖星星是让人看了想微笑的。
和瞿蔺一直同班倒的卫南体能不算好,从岗上撤下来往回走,速度总是不快。
回了休息区,两人仔细地冲洗身体,这是必须进行的一个步骤,洗掉身体表面可能吸收的那些污染物,纵然效果有限。
卫南刚关了水龙头,手就撑着墙开始呕吐,来不及挪地方。是被辐射后身体的应激反应。
瞿蔺也在隐忍那些恶心感,眼圈因为生理反应渐渐润了。
吐完了,卫南坐在地上,望着瞿蔺:“瞿工,问你个问题,你说这么下去会死吗?”
瞿蔺循声看他,卫南喘得厉害,抱着头。
瞿蔺:“怕了?”
卫南:“就是觉得还不应该到我死的时候。”
瞿蔺:“等撑不住了,大家也不会放弃我们,别想太多。”
卫南轻嗯:“昨天我见到抬出去了一个,也不知道那人现在怎么样了。”
那场景,瞿蔺也看到了,被抬走的是个年纪不大的武警,虚脱地喘气都费劲儿。工作强度太高了,受环境限制,效率却提不上去。
更何况面对辐射,人都不是铅做的身体,弱点太多。
瞿蔺:“是空运到后方治疗,还有戏。”
几天下来,手也变得比平时僵,弯曲艰难。
卫南掰着自己的中指:“希望吧。上学的时候,我看过切尔诺贝利的资料。到这会儿就只对那些前辈说得一句话记得深:不是我们,就是他们。当时还觉得挺光辉灿烂、英雄主义,甚至有些冠冕堂皇,搁现在只是觉得,没得选。”
国难当头,怕,也不能缩。
核电在发展,规模越大,电站越多,风险相应的也就在增大,入行时大家都知道。
他又长吁一口气:“好在我兄弟姐妹多,爸妈不是问题。”
可多,也并不意味着就不怕失去。
瞿蔺动唇,但最终也没再说什么,只摸了卫南后脑勺一把。
还得利用时间躺一会儿,三小时后,又是新一轮出征。
**
很累,可刚躺下没多久,瞿蔺就被前来找人的程烨喊了起来。
瞿蔺睁开眼,视线内的程烨起初不清晰,他闭眼摁了下眼窝,再睁开眼睛,程烨的脸才清楚一些。
时间紧,程烨也没得选择,知道大家都是身心俱疲,可还不到放松的时候。
程烨:“地道抢通了,前天你在魏工那儿和那几个外国人敲定的那个设备安装方案要开动了,跟我走。”
卫南也醒了,望了眼程烨,喊:“程工。”
程烨于心不忍,可还是说:“你也起,跟我走。”
眼见人都迅速消瘦,程烨又给了句安慰:“明天后援就从外地过来了,我们的人坚持了挺久了,能撤下来缓几口气,你们这群赶鸭子上架的技术股更用不着往前冲了,就坚持今天,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