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啊,找到了!”
罗伊,女,1992年出生,25岁。
2014年大学毕业后并没有直接去找工作,而是在一家名为“晋江文学城”的小说网站上做签约作者,用稿费维持每个月的生计。
看记录,她从2011年就开始在这个网上发表连载小说,2014年后算是小有基础。
江源打开晋江文学,搜索“罗伊”,然而作者里边并没有这个名字,说明她没有用本名。
程野:“和晋江联系一下。”
没过多久,那边就发来回复。罗伊的笔名,叫“夏时”。
再翻看夏时的写作记录,从2011年开始的《嫁给乔医生》、《最佳拍档[古穿今]》都还算正常,但查看最近一本,发表时间在2016年7月14日的悬疑推理《暗探谜城》,一切就开始变化了。
《暗探谜城》以单元故事为载体,在第一个故事“边缘者的悲歌”正常收尾后,第二章“颤栗的诡笑舞者”除了标题正常,里边所有的文字都是乱码。
许瞳发现这本书已经被管理员发了黄牌,恶意发无所谓的文字涉嫌刷分,而下边的评论从9月底开始全部骂声一片,一直骂到了11月份,陆陆续续再没有人问津。
然而就在2017年2月开始,一个ID为“舞”的号陆续打赏了足足17个深海鱼雷。
所谓的深海鱼雷,是晋江读者对作者的红包奖励,属于最大的那种。
17个,1700元人民币。
江源再点开这个读者ID为“舞”的号时,发现对方同时还是一个作者。
再点开作者号进去……
“竟然是罗伊的作者号。”
什么情况?
江源有些不明白了:“刘叔刚才说罗伊至少在2016年底就死了。”
那2017年所有的文字和鱼雷……
“那个男人想要伪装罗伊在世的假象,发乱码已经足够,怎么还要花钱打赏?”
一般而言,读者对于很喜欢的文才会给予打赏。
“或许……这个男人是罗伊的粉丝?”
许瞳的一句话让江源恍然:“有可能,但粉丝会杀了自己喜欢的爱豆?”
“狂热的粉丝是有想把对方占据成自己的妄想,这个世界上杀害崇拜对象的事件也不止出现一两次。”程野补充道,但眉头却没舒展。
如果那男人是因为崇拜狂热,杀害了罗伊,后边的怎么解释?
罗伊在“诡笑舞者”这篇并没有写一字半句出来,时间显示2016年8月19日。
也就是说,她很有可能在8月19日后几天就遇害了,这个男人一边在网上胡乱码字,一边杀人?
8月19日前,罗伊更新都很准时,固定每天晚上20点。从恢复更新的9月1日开始,更新时间都在凌晨4点到6点期间。
程野觉得奇怪,因为从行为推理角度而言,如果他热爱罗伊这个人的话,会对她的作品予以很高的复原和尊重。按道理不会打乱更新的时间,更不会将文章以乱码代替让罗伊遭受谩骂。
法医将里边的人抬了出来,鉴定科的人拿出笔记本,路过霍廷琛的时候忍不住:“你们知道最诡异的事情是什么吗?”
“什么?”大伙齐刷刷地转头。
那人扬了扬袋子里的笔记本:“我们发现的时候它没有插电,但刚才打开,电池竟然是满的,电脑半年多电池竟然是满的!”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期间一直有人在给它充电。
而纵观整个屋子,好像只有这一台电脑。
有个小伙子刚才吐完,这会听见了扭头又跑去吐了。
什么人能和一具尸体并肩坐着上网的?
而且罗伊被发现的时候,保持的就是坐着上网的姿势,只是因为肌肉关节萎缩,佝偻半趴在桌面上。
“打开看下。”
笔记本很快亮起,除去网页保留的晋江文学城的痕迹,还有新浪微博。
这会大家像是看见什么都不奇怪了,但当江源点进微博,一伙子人还是吓了一跳。
“自说自话?”
罗伊的微博ID为“舞”,在最近频频有发消息。而回复也都是“舞”。
4月17日发:大家好,我是罗伊,新故事请多支持。
4月18日凌晨2点30分回复:
——在不在?
——你的提议很好。
——针和线,很完美。
4月18日下午3点回复以上:谢谢你的鱼雷哦~不过一次性砸8个太太太太破费了!你喜欢我的故事就好,真的!
这类似的自言自语对话还有很多,私信里一片空白。
对话偶尔夹杂着其他窜门人不懂的黑脸问号,但从2017年开始,就没有正常过。
程野这会拉着许瞳:“水落石出。”
江源还是有些糊涂:“怎么就水落石出?我怎么越来越糊涂?”
“没发现?只要那个男人存在的时候,罗伊是消失的。而罗伊在线的时候,这个男人永远不可能在。”程野说完,指着电脑,一语惊醒所有人:“那个男人,把自己活成了罗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