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昨儿都说的那么清楚了,她又是宴几堂的人,顾见山只要有点脑子就知道该怎么办。
他又不是傻子。
在这里身份大于天,他怎么可能娶一个丫鬟,就算他现在因为一两分的新鲜感对她好,那等正妻进门,谁会喜欢小妾。
姜棠更不想插足别人受那委屈。
然后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打发到庄子上。
她赚钱存银子,不就是为了不去庄子吗,真要跟着顾见山,绕了一圈还是回到原点了。
她才不干呢。
这么想,姜棠就咬了一大口。
这瓜是好,最下面的挨着皮的地方也是甜的。
不仅瓜好吃,连着葡萄鸭梨都好吃,吃多了水果,姜棠晚上饭都少吃了半碗。
昨儿刚下过的雨,今天凉快,坐在外头吹风好不惬意。
因为顾见山送的瓜果,整个永宁侯府都喜气洋洋的。
韩氏正犯愁呢,这四房的常往正院跑,一回去了就带不少东西,下人看着,越发不敢在小事上为难四房。
这还不是最要紧的,韩氏也没想多为难,就是敲打一下。结果弄到最后成了郑氏敲打她,弄得她胆战心惊了好几日。
可事情做都做了,后悔也没用。
这回五弟送了不少东西,韩氏觉得婆婆应该把事情给忘了,这么多东西看着就让人舒心。
韩氏吩咐道:“给远哥儿留一些,再给大爷留点,剩下的分一分吧。”
顾宁远月中才回来,也不知道能不能留到那时候。
韩氏话锋一转,“别的院子都送去了多少?”
思瑕道:“这奴婢就不清楚了,是晏回堂的小厮抬来的,各院送的应该都一样。”
反正正院是两筐葡萄,一筐鸭梨,两个蜜瓜一个西瓜。
韩氏自然不希望一样多,顾见风是长兄。长兄如父,能和其他兄弟一样吗。
不过,问不出来,只能作罢。
其他院子的事轻易打听不到。
收买一个丫鬟很难,各院丫鬟的卖身契都是主子捏着,一旦出了事,还会连累家里人,谁会和前程过不去。
也顶多是舍些好处,打听点无伤大雅的东西。
韩氏就高兴了那么一会儿,就挥挥手让丫鬟下去,这两日忙着置办宴席下帖子,她一个人恨不得掰成两半用。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还不能赶这天办宴席,所以定在了十六这天。
这种大事一向是大厨房操持,她只用看过宴席菜品单子就行了。
韩氏现在仍然对张管事的事儿耿耿于怀,当日若是事成,姜棠现在不就是晏安堂的人了。
既能赚银子,厨艺还好,又能帮着置办宴席,还能哄她婆婆开心。这么得用的人上哪儿找去。
听说婆婆很喜欢姜棠,经常赏东西,要是有姜棠,韩氏就什么都不愁了。
可宴几堂的人,她实在没办法。
因为张管事的事儿,婆婆已经不满了,若是再来一回,她这个长媳就别当了。
韩氏有时候是糊涂些,但明知道会惹郑氏不快的事绝对不会做。一而再再而三,那是傻子才干的事。
人就得长记性,短时间内,她不会再找陆锦瑶的麻烦。
毕竟,顾见风才是世子。
现在只要风风光光的宴请宾客,告诉所有人顾见风是未来的永宁侯,这就够了。
“你去挑些好东西给晏回堂送去。”韩氏心底还是希望顾见山能拉扯他大哥一把,不说侯府,往上再数几辈,算上汝林顾家,顾见山也是最出息的。
年纪轻轻,就是正三品的将军了。
想了想,韩氏决定亲自准备回礼,直接拿了库房里的药材,别的东西,顾见山也用不到。
其他两房的瓜果也是这个数,许氏和云氏分别准备了回礼,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但顾见山能用得上。
大约是因为顾见山送了新鲜瓜果,以至于侯府几个小孩子都心心念念着小叔叔。
送给正院的瓜果和其他院子的差不多,顾见山既然做了,就不会让人揪出错处。
郑氏爱吃这些,吃完又嫌顾见山乱花钱,这各院都送了,这得花了不少银子吧,“还没成家呢,就这般乱花……”
其他儿子成家了有分的庄子铺子,顾见山什么都没有。
一点都不知道过日子。
南雪顺势道:“五公子孝顺,您爱吃,花多少钱都是值的。”
郑氏用帕子擦了擦嘴角,“其他院子也送了吧。”
这东西一个院子送两斤尝尝鲜得了,哪儿用得着送这么多。郑氏一向宽厚,可还是免不了心疼银子。她吃不完的,又怕坏了,只能分给下人。
南雪道:“当弟弟,都记挂着兄长。五公子不常在家中,难免更牵挂些。况且也是看在您的面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