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挺佩服姜棠的,比她小十几岁呢,但魄力远远胜过她。她苦了孩子十年,好在,及时醒悟了。
当会儿姜棠应是知道她家里什么德性吧,所以才故意那么说,她以为一天八文钱,结果给的却是分成。
还让她去最好做生意的书院门口,一件一件,王氏都记在心里了。
姜棠道:“嫂子,日子是你过好的,你赚钱靠的是自己的本事,欠我什么。”
给王氏分成是觉得她干的多,那是她该得的。
几个小吃摊里,就数王氏生意最好,赚的也最多。
王氏是豁出来去干,只要能推得动车,不管刮风下雪,她都去书院,付出的多,回报自然也多。
姜棠把被子收下了,等寒暄一阵后,王氏也走了。
姜棠这才有马上就要离开杼原街了的感觉。
住了一年多了,对这儿的床桌椅也有感情,好在点金乌金是跟着她走的。
姜棠来不及伤感,家里又来了客人。
安王府的马车停在巷口,安阳过来看看姜棠,省着成亲那日人多,没功夫说话。
安阳过来还带了礼物,倒不是首饰和吃食,而是宫里的药膳方子,说是吃了能容颜永驻。
姜棠惊讶道:“真的假的?”
安阳被姜棠这个模样逗得一乐,“哪儿有这样的奇效,我母亲也吃,只是比别人看着年轻些,若是能容颜永驻,皇伯伯早就吃了。”
安阳前些日子进宫,见安庆帝又老了,原来头发只是夹杂着白发,如今一眼看去,全白了。
皇家的事姜棠不敢随意说,她道:“肯定是有点用的,但得长年累月吃,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效果来。”
安阳笑了笑,“我吃了半年多了,身子感觉舒坦了不少,月事从未再疼过,你吃吃看,都是常见药材。”
姜棠觉得这是个宝贝:“那我就不客气了。”
安阳过来不单单是送东西,还要告诉姜棠一个消息,“我三月份定亲,下半年出阁。”
安阳不急,但是她母亲急,总说再不嫁人,就要留成老姑娘了。
再加上御朝大胜胡族,应是这几年都不打仗了,两国准备联姻,御朝得派一公主过去。
安阳可不想去那种蛮夷之地,虽说朝中公主不少,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安阳选了去年的探花郎做郡马。
自古做探花郎的学问虽不是最好的,但脸绝对是最好看的。
安阳觉得,郡马相貌和姜棠比差一些,不过勉强还是能看看的,最重要的是家世清白,日后留在盛京,他是兰陵萧家的公子,反正是个大美人,看着赏心悦目,倒也不错。
姜棠把郡马姓甚名谁家是哪儿的都打听清楚了,然后由衷为安阳高兴,“我到时为你贺喜!”
安阳也高兴,她摸了摸自己的脸道:“我们皇室血脉,也就长这样了,嫁给一个好看些的,生的孩子兴许能好看点。你的孩子肯定好看,希望像你多一点,到时候我给他做干娘。”
要是女儿,她就给拐来当儿媳妇。
提到成亲的事姜棠还是难免羞涩,去年六月份定的亲,知道婚期在来年二月份,姜棠觉得还远的很,可一眨眼,离二月十六没几日了。
她真的要成亲了。
二月十三,顾见山就不能过来了,幸好朝中事杂且忙,这三日专心处理事务。
不少大臣向他道喜,朝中大臣顾见山都没送请帖,若还在侯府,自有侯府的亲戚过来,如今倒也省心。
秦王有心去,可是别人都不去,他若去了倒显着用心不纯了,所以,他之和众人一道给顾见山贺喜。
如今燕王一党树倒弥散,对秦王来说,皇位是早晚的事。道了声恭喜,就回去处理公务了?
手握兵权的将军,不管文臣还是武将都愿意高看一眼。
故而庆贺之人很多,不过碍于永宁侯的面子,也有人在远处看看,并没有上前。
只不过看着年纪轻轻的秦王,以及众多年轻官员,再想想垂垂老矣的安庆帝,众人不约而同地想,可能真的要变天了。
顾见山对贺喜之人道谢,脸上的笑意并不作假,成亲自然是高兴的事,那日郑氏来过,再见永宁侯顾见山心里也好受些。
二月十六这天,一早太阳就刺破云霞,东边霞光万丈。
顾见山人在顾府,一早就梳洗收拾了。
相比于绣工复杂的嫁衣,顾见山的衣服简单多了,只有袖口和衣领有赤红色线绣的云纹,看着虽简单,可穿在顾见山身上,肩宽腰窄,看着分外挺拔。
这会儿天还有点冷呢,顾见山里面也没多穿,大抵是火力旺,一点都不觉得冷,还问春台,看着怎么样。
春台:“小的从没见公子这样过,比以往更有人情味儿了,想来大娘子看了,一定移不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