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天喜帝(302)

作者: 行烟烟 阅读记录

他僵了一瞬,猛地一攥拳,正欲开口说话时,却被她抬手止住。

“到时邺齐国中狼烟四起,两军激战谁胜谁负虽难言,但……”她淡淡一笑,“军中都知,助朕率邰涗大军一路踏关入境、深进京周之人,是你谢明远。两军如若开战,你便是邺齐国中第一罪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他身上打了一个寒战,眸光微散,盯着她,张口却说不出话来。

她挪动一下身子,好整以暇接道:“到时候,你于邰涗是敌军之将,擒之即杀,不在话下;你于邺齐是国之罪臣,助敌为乱,亦当重惩。”

殿外雨声越来越大,水落砸瓦之音裹着她话尾轻音一同闯入他耳中,嘈杂如马蹄纷踏。

他站着,待足下都已发麻,才慢慢动了动嘴唇,哑声低道:“臣应陛下之计。”

英欢眼底黯光弱动,秀眉轻平。

他闭了闭眼,停了半天,才僵然又道:“……臣当初因一己私情而负君恩,一罪九死亦不抵……然上却不念此咎,仍委臣以重任,臣纵是赴汤蹈火亦难报此恩德。如今臣又因皇后一命而助陛下之计,以至今日局面……虽有上意在先,然上未薨便行此举,亦是负恩……而今臣是进是退皆为罪,肯率部倒戈,非因臣惧乱臣之名,实是不忍见无辜者受无妄之灾。”

她微微晗首,勾了勾唇,脸上却是不置可否之情,看他道:“今日一言既定,断不可有悔。”

他点头,不再多言,行过礼后便朝殿外退去。

临推殿门之刹,她又忽然将他叫住。

“为了一个女人,”她慢声道,“值得否?”

他顿了顿,侧身抬眼,眉目逆光模糊,半晌才低了头,开口时声音微不可闻:“此言……陛下当去问皇上。”

她乍然怔住,看他出殿,脑中空了一片。

殿门开合之间雨丝被风吹入,微凉潮润,暴雨骤急之声转为淅沥碎音,将她一颗心溅得湿乎乎的。

良久,才垂眸。

为了她,值得否?

…………

大历十四年五月初七,诏江平麾下将校入京,委军于副将田铭及龚明德代掌。

十一日,宫中言帝醒疾愈,诏文武重臣入宫觐见,摆宴乾阳殿,令两军诸将共赴。

是夜大宴甫开,不见帝幸,或有问者,皆为谢明远所安。

有顷,上至乾阳殿,军将集殿门,宣言策上废帝,上大骇,速止之,不听。

时朝中自中书以下三品文臣皆列于殿,军中有谢明远、江平等,闻言亦惊,未及有对,江平起而斥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

邰涗诸将自方恺以下皆露刃于庭,见江平谋御之,遽伤其于殿上,余等皆骇不能言。

谢明远见之,弃剑而叩,言愿奉上,其麾下诸校皆罗拜,呼万岁。

诸将遂拥宰相宋沐之等进,上见之欲却,未及对,列校有人按剑厉声谓宋沐之等曰:“我辈今日须得上为新主。”

宋沐之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

遂召文武百僚,令翰林承旨古钦出帝禅位制书,不从。方恺按剑迫之,仍不从。上嘉其忠,释之,曾参商出已备制书于袖中,有司引上就庭受拜,宣书于殿,上即帝位。

迁帝于西角偏宫,易其帝号曰平王,仍尊太后为皇太后。

十二日,废皇后为颍国夫人,赐宅宫外。诏告后宫诸院,有愿出者赏百金,不咎其节,余者皆入祈业寺为尼,自是宫中粉黛尽散。

十六日,上诏诸将曰:“……平王、太后,汝辈皆东面事之,不得惊犯;降臣皆汝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诸将皆载拜,遵上旨意。

…………

夜里湿气重重,皇城内外铁甲层层,天幕闷扣,压抑非常。

嘉宁殿中烛火通亮,浴后花香随荡其间。

曾参商手捧一叠薄折,自外入殿,步履放轻,待看见英欢并未歇息,才快步走了过去,轻声道:“陛下。”

英欢微乏,抬睫瞧了她一眼,口中轻应,半倚在案后,身上淡色宫衫滑垂,于腹部隆过一弧,如薄翼般分落而下。

曾参商抿抿唇,将折子搁在案上,“……陛下身子今非昔比,还是应当早些歇息才是。”

英欢眉头小动,“城防今日如何?于宏及林锋楠二部……”

“陛下,”曾参商开口打断她,眼底略暖,“这些事情方将军自有分寸,陛下不须多虑。”

她长睫卷垂,勾了下唇角,瞥了眼最上面的折子,“谢明远仍旧不受封赏?”

曾参商点头,眉微皱,“陛下诏命三出,他都抗而不受。依臣所见,陛下不必再动这心思了。”

上一篇: 兰陵缭乱 下一篇: 我的皇后(出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