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如风(192)
她的声音那样响起:“就让我与眼前这男子,生生世世,情缘不续。”
不是不疑惑的,这样的她,我从未见过。
事实上,那一晚,我没有见过的太多太多。
晴钰,一向在府中不甚起眼的庶出弟弟,竟然在众目暌暌之下,跪在皇上面前,只求有一丝陪在她身边的可能。
他的所求,那么卑微,那么小心翼翼。可是他脸上神色,却是那么坚定,那么不顾一切。
那一刻,我是羡慕他的,要与不要,干脆俐落,坦诚不讳,要比我勇敢。
她明显被吓住,有些搞不清楚状况。可是看得出来,她仍然是怜惜晴钰的,我在心里冷笑,若说她果真忘却过往,谁会相信?
那天回程的路上,晴钰说了一句:“玉书哥哥,我只说这一次,今生今世只说这一次。你放弃了她,你会后悔的,你一定会后悔的。”
我不以为然,以为晴钰只不过被她公主的身份迷惑,所以我断言后悔的,是他。
直到很久以后,再想起这一晚,才惊觉,原来那时我的笃定,早已变成了一种讽刺。
我与她认识十七年,成为未婚夫妻十七年,却是在与她分离后,才真正开始认识她。
骥山营在她的手下,大放异彩;猎场之上,她竟然可以在挥手之间,破了纳南家的剑阵。
不是不震惊的,难道我真的,从来没有认识过她么?
那一晚,她舍身救了我和晴钰。母亲担心,她会因为救了我而旧事重提,那么我们之前努力营造的虚假隔阂,岂不是前功尽弃。
因此去看她的时候,说了那些话,让她以为我只不过是怕她藉机要挟。出帐的时候,心中不忍,想再安慰她几句,却终究忍住了。
后来我常常想,是不是真的因为要经历伤痛,才会真正成长。
以前在她身上没有看到过的才华,性情,通通都在我离开之后,显现出来。
那一场让人胆战心惊的瘟疫,睛钰是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她为他,硬闯剑阵,要与他,生死与共。她说她要娶晴钰,她抱着他,绝然离去,她命人点了太女穴道,将自己隔绝于世。
再后来,她为求娶晴钰,不顾身份,坦坦荡荡的等候于纳南府外。
那一曲长歌,有微风拂过的温暖,是字字皆诚的真心。
那首次惊现于世的双面绣,更是她亲手所制,一针一线,染尽她指尽斑驳的血痕。
大堂之上,她对母亲客气有礼,却在顾氏面前,双膝下跪,对晴钰爱护之心,如此明显。
我突然间什么也不能想,什么也不能做,只能怔怔的看着她。心里翻涌的,是道不清说不明的情绪。
她今日为晴钰所做,散尽千金也换不来,是一个男子,极致的幸福。
大姐纳南宁站在我身后,喃喃说了句:“或许,你的倾城绝世,只是因为她敛尽了一身锋芒,默默的守护。”
我闭上了眼,如果,如果她最初能以这副真实的面目对我,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不过还好,只不过一场戏,戏后才是我们的结局。
只是这场戏,似乎越演越真。
我开始惶然,是不是有些东西,终究作不得戏。
纳南军边关失守,深夜她突然出现在房中,只说一句:“我送你去边关。”
我什么也没问,点了点头,将手搭向她张开的掌中。
她抱着我,一路急赶。她没说苦,我也不能。
夜晚,我躺在她的身后,看着火光中她认真画图的侧脸,这才发现,原来我从没有用心的看过她。
她的容颜,宁静而温柔,我竟然第一次发现。
天亮之时,秦简匆匆赶来。
她不明就里,只以为秦简就是如他所说的,马快所以来得这般迅速。
我却从那男子的眼里,看清了对我的顾忌。
我知道,秦简爱上了她,所以怎么可能放心,她与我再同处一路。
她孤身前往骊国,救回左相。
中了春药之后的她,竟然推开了自愿委身的秦简,跳入刺骨河水中。
寂家家王站在河边,捏得双手咯咯作响,却只是眼露痛色,看着河水中倔强抵抗药性的小公主。
我的心,也突然变得瑟缩而疼痛,如果她是这样的心性,当初又为何流连青楼。
这小公主,哪有资格说是我伤了她,明明是她在我面前戴了面具,骗了我。
这种委屈和不甘,终于在被那奇怪男子一拳之后彻底爆发。
正夫的玉佩,她给了秦简;
满心的怜惜,她给了晴钰;
真诚的眷恋,她给了寂行天;
真相大白之后,她要置我纳南玉书于何地?
终于等到那一天,皇上却说,许我自由选择妻主的权利,前尘往事,再不作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