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剧岂可修(265)

作者:百漱流央 阅读记录

只见游弋喾埋伏之人尽出后,远方山谷扬起高高的大旗,青底黑字,“燕”字大旗随风招展,骑兵开道、步兵相间,战车长驱而来,燕国大军来了。

燕国大军来了!

游弋喾心头一震:完了。

瞬间大势尽去,粗测五千燕军碾来,如放猛虎进了羊群。

“早该想到的,我早该想到的,燕太子怎么会同样的计策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否则岂非愧对他算无遗策之名,他在钓我们啊!”秦文卿仰天长叹,忽见一根流矢朝游弋喾当胸而来,“将军小心!”

他猛一拉游弋喾,那箭矢射穿他的肩胛。

“文卿!”游弋喾反手拉回被飞箭力道冲出去的秦文卿护在身后,杀出一条血道。

谢涵率军出来时,远远看到的正是这样的场景,天幕之下,沙尘飞扬,一片硝烟,“两军扑杀?”

“不,是燕军对齐军的屠杀。”豫侠道。

遥看服饰,燕军虽比齐军多了近一半,“却也不至如此吧。”

“右将军你看——”豫侠指着归来城前大大小小的土坑道:“将军可知那是什么?”

尊敬的将军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豫侠也不以为意,答道:“那是灶头。齐军不可能把灶头搭在城外,那只可能是燕军。”说着,他蹲下抓起一块土,再对比山下土坑,“看二者颜色,那灶头搭了大概有十余日,也就是说……”

谢涵面色一变,“也就是说归来城被围城了十余日,如今早就心生恐惧,无心恋战。”

他侧头问王洋,“咱们的兵马现在到了多少,要多久才能全部走出地道?”

“现在到了五千,按这个速度,还要小半个时辰才能全部出来。”王洋道。

五千再加上原本就在的齐军,当能和燕军势均力敌,“你说,孤是否该先拨一部分人马过去解归来燃眉之急。”

“殿下,不急于一时。”豫侠还未答,一边一中年老将抚须道:“照归来守军这模样,至少还能坚持一两个时辰。殿下不必忧心归来城。”

谢涵眉头一皱,“你叫孤就放任这么多齐军去死?”

“殿下何出此言?”那人道:“打仗总要死人的。现在派咱们军队过去了,一样要死人,死得很多还会是咱们的人。晚点过去就不一样了,而且——”他压低声音,诚心道:“归来城多是拾氏精锐,不少些人,殿下难以掌握军中话语权啊,军心不齐,乃是大忌,请殿下三思。”

“须得一?”谢涵认出对方,“你是须氏的人?”

须得一拱手道:“卑将乃大将军族弟。”

谢涵却已不理他,转头对豫侠道:“孤现在给你五千人马,你可有信心带领他们扑杀燕军?”

豫侠侧头看他一眼,随后道:“依地势,我军可分北、西、西北三路冲杀过去,与东南城角守军夹击。殿下,我只能带一路。”

“好。孤拨二千人,你走北路;”说完,谢涵看身侧一青年,“温亭带二千人走西路;还有你,班突是吗?带一千人走西北路。”

温亭脸一红,腼腆道:“是,殿下。”

班突吃了一惊,指了指自己,“还有我?”

“怎么,不行?”谢涵回头看人。

哎哟,这齐太子未免太好看了点,班突摸了摸鼻子,感觉有一阵热流往上涌,他晕乎乎的,“行,男人怎么可能不行?”

谢涵:“……”

赵臧:“……”他抬起脚,往旁边移动尺余距离,落下。

“哎哟!”班突跳脚,随后反应回来大声道:“殿下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君!”

等三拨人下山而去,谢涵才对因被漠视而尴尬不已的须得一道:“校尉是大将军族弟,性情倒与大将军不太一样。孤想,校尉最好搞搞清楚‘国’与‘家’的概念。”

言毕,也不看对方,继续等后续大军陆陆续续从地道出来。

周围几个一同从扶突城里出来的将领面色不甘——温亭就不说了,虽然年轻,好歹是他们的人;豫侠也算了,虽然名不见经传,那毕竟是太子的人,太子要提拔也情有可原;可这班突是怎么回事,不过一个马贼,居然也得了领兵的机会,让他们怎么不介意?

几人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人道:“殿下,三人年轻,怕是没什么经验,要否再叫几员身经百战的老将襄助?”

“身经百战?”谢涵一笑 ,“身经百战?却还不懂得仗是人打的道理?还不明白人命贵重?”

那人脸一青,不敢再说话。转头怨念地看了须得一一眼。

周围诸将纷纷心中暗怪须得一不仗义,为了家族利益之争,竟然要白送几千军马的人命,害的太子迁怒。

有的脑子快的心中还想:殿下不让他们带兵下去,是不是还在担心他们消极怠工,让归来守军多死几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