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阀治世(287)

作者:菜鸟如林 阅读记录

在山地作战中,兵力显然不可能展开,就算是敌人迫近,也没什么压力,长枪兵和火枪兵也可以在相对狭窄的地形中很好的抵御敌人的进攻。炮兵自然不需要打得那么远了,只要能把眼前的敌人压制住就可以了。

团级的山地部队,则装备了125毫米攻城炮和榴弹炮,主要是为了攻坚所用。

山地部队则没有旅级单位。

参谋部按照这个方案,正在计算目前的兵力和乡勇能编出多少个旅,赵岩则前往狙击学校视察。

走进狙击学校,马上就看到了许多士兵正正在打靶、伪装训练等等。赵岩一来,狙击学校校长马上前来汇报训练情况。

自从狙击学校开设以来,已经招收了将近两千名枪法不错的火枪兵,一律配备科技院研制的两倍瞄准镜。

新式火枪,在射程上达到七百米,有效射程达到五百米以上。根据狙击学校的校长反映,大部分士兵都能在使用两倍瞄准镜的前提下,精准的命中三百米远的目标,还有一部分在不用瞄准镜的情况下也能命中三百米远的目标。

到了五百米的目标,精准率就不是那么高了,但也超过了60%。

赵岩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心想这些狙击手可以派到战场上去实践了,练到这个程度也差不多了,现在就差经验了。

在学校里死练是总结不出什么经验的,赵岩的经验也不是很专业,总得通过实践来不断总结经验。

三百米远能准确的打死人就行了,狙击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般在上千米外进行,在上千米外甚至是两三千米外进行狙击的,那是特制的狙击枪,打击不是万分重要的人物就是敌方的弹药库、油料库什么的。

战场上一般的狙击,距离也就是两三百米,再远就看不见人了,除非用瞄准镜,像二战中的狙击之王,就是不用瞄准镜的。同时朝鲜战争中,中国的狙击手也没有瞄准镜。同时西方国家在能制造高倍率瞄准镜的情况下,也只是用2.5倍的而已。

目前狙击手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火药方面,因为狙击之后会冒出浓烟,敌人一看就知道狙击手躲在哪里。

因此孤身狙击的行为,只能在山地中进行,那样才好逃脱。而在其他地形,则只能编入作战部队。

狙击手到二战时才普及到军队中,赵岩却打算现在就把狙击手普及到军队中去,见狙击学校里的士兵训练得差不多了,赵岩便决定将他们分配到各连中去战斗。

第四卷 赵岩的意志 第一百六十四章 :猪仔登船

第一百六十四章:猪仔登船

经过参谋部的不断计算。

以目前的兵力,加上那六万乡勇,一共能编成5个步兵旅,一共62550名战斗人员,同时需要20850名后勤人员。

同时可以编成4个骑兵旅,每旅1.3万人,共有战斗人员52000人,战马其实只够4万骑兵所用,但骑炮团可以使用质量差一些的马匹,一般也差不到哪里去,骑炮团总共1.6万人。

而步兵旅中的骑兵,则使用质量稍差的上马,上马和军马的差别在于耐力与速度方面,而跟随步兵的骑兵,马匹并不需要那么高的耐力和速度。骑兵旅则不同,他们很多时候要面临的是没有步兵配合的战斗。

按照这个方案改革之后,赵岩将拥有11.5万作战部队,同时海军也将建立2个步兵旅,2个山地团,陆战队的总兵力将达到38340人。

其中一个步兵旅和一个山地团调往加州,以应对美洲的扩张阻力。另外一个步兵旅和山地团,将调往新的海外殖民地。

海军水兵,也将扩招到2万人,免得以后海军扩建时不够人手。

雇佣营将取消番号,并入陆军体系。各省稽查盐丁,也将扩建,将扩建到3万人,主要用于解决内部争端,战斗力并非需要多强,最要紧的还是灵活以及部队素质问题。

海陆两军,总兵力将达到20万。其中陆军一线部队11.5万,二线部队3万。海军部队达到6万人。

改建预计将在两年后完成,20万人的部队,每年军费开支将达到1500万两左右,这绝对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赵岩厉兵秣马的意图,还是在于扩张。

今年的军费,打了日本后全赚回来了,而且还有盈余,战争红利这东西,在这个到处都是未开发的殖民地的时代,非常容易赚取。

打完日本,向西北可以对沙俄发动战争,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到处都是金矿,沙俄还有大量的农奴。

向南可以打台湾、南洋、中南半岛,向西南还可以打印度,再向南可以殖民澳大利亚,再向西可以打南非。

20万部队还是太少,但如果作为职业化军队来说,20万的职业化军队也差不多。

职业化军队是必须存在的,后世爆发的中越战争中,虽然中国快打到河内,但就士兵素质来说,中国的阵亡远比越南高得多,交换俘虏时也是一个越南兵换五个甚至十个中国兵。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象,完全是因为军队的专业化程度不够。越南的士兵可以当到五十岁,而中国只有三年,今年练好队列什么的,明年开始练作战技能,练得差不多又拉去练别的。

当然,今后的战争打的已经不仅仅是士兵素质了,更多的还是物质基础,就拿中越战争来说,虽然中国士兵的战斗力比越南来得低,但还是推进到离河内一百多公里的地方,后迫于国际压力从越南撤退,特种部队还留在越南排了五年的地雷。

二十万的职业化军队,其他军队采用义务兵役制,义务兵当中再安插一些职业化的士官,整体上也就差不多了。

如果采用义务兵役制,军费可以节约许多,只要管好军械和后勤就行了,其他没什么需要开支的地方。

然后在从义务兵中选出优秀的士兵转为职业兵。

海外驻扎的海军陆战队,则是三年轮换一次。例如后年,就必须将新兵调往美洲,将美洲的士兵接回大明,然后调入其他部队。

毕竟海外荒凉,不可能要求士兵在海外待上一辈子。

“主公,按照这个方案,我们还要招募五万人,才能组建好这二十万部队。”茅元仪将参谋部统计上来的数据呈送了上来。

“还有五万人的缺口。”赵岩沉吟了一会,问道:“现在山东可有足够的兵源?”

“兵源是有的,只是抽调后农业生产会遭到一定程度的荒废。”茅元仪说道,赵岩点了点头,说道:“王文岳不是在日本抓到三十多万倭奴了吗?让他再多抓点人来山东。那几万倭奴在各屯地管理得如何?”

“主公,这些海外劳工管理得都不错,虽然做起活来没有我们大明百姓勤快,但胜在劳作时间长,本身又没什么需求,划算得很。”茅元仪笑道。

“呵呵!是很划算呀!”赵岩点头笑道,“所以要多找一些倭人来山东做工。”

“那招兵之事?”茅元仪问道。

“招吧!”赵岩点头道,“再把王征的第二营从四川调回来。”

“是。”

日本江户。

经过十多天的准备,王文岳已经和第一舰队准备好了,将那上千艘回船分两批,用绳索连在一起。

每艘回船上有几个至十几个不等,能娴熟驾驶回船的倭人。

五艘武装商船,及三艘军舰已经开始待命,就差把那些‘海外劳工’装船了,这样连在一起的回船,若是遇到风暴,那些大点回船倒没什么,那些小回船肯定得翻。

不过王文岳和苏步恒都不在乎,翻就翻吧!遇到风暴也算是倒霉,也没见那些坐着破舢板的倭寇怎么翻过。

这天一早,抓捕到的三十万‘海外劳工’开始登船,这些‘海外劳工’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一个个都是十三四岁到三十岁左右的,除了岁数上的要求,那些体质弱一些的也都放了。

至于那些人怎么生活,不关他们的事,反正本州混成旅没有怎么在关东平原上抢掠粮食。

上一篇: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下一篇: 江山美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