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被人议论着的姜鸾,此刻正走在出去紫宸宫门的长廊上,和二姊说悄悄话。
“珠宝首饰衣裳二姊应该都不缺了。”两人走在长廊,姜鸾提起一桩事,“妹妹再给你加点添妆吧。”
姜双鹭愕然,“还有什么添妆。去年你都送过了!”
姜鸾抿着嘴笑,附耳过去,悄声说,“上个月给二姊在京城置备了一座庄子,几百亩田产,地契早上送到景宜宫了。二姊回去应该就能看到。”
姜双鹭震惊了。
“不成不成,实在太贵重了。而且我实在不需要这些。四月我在京城,四月底便启程去辽东。我用不着京城的庄子。”
姜鸾坚持要给,“京城的地契你留着。你人在辽东过得好,京城的田产庄子就扔那儿无需管。如果你在辽东被人欺负了,带着你随行的人回来,京城里有地方住。”
姜双鹭觉得太贵重,心里不安,再三地推拒。姜鸾只抿着嘴笑,不肯松口,
“二姊只管收着。阿鸾现在手上有钱。”
姊妹两个边走边闲谈笑闹,长廊走到尽头,横次里穿过来一行人。
裴显在几个御前内侍的带领下,抄近路过来。
两边正好撞上了。
“找二兄说话说完了?”姜鸾停步问,“御前领了什么差事,出来就堵我?”
“确实有事找殿下。”裴显遥遥地停步,冲着姜鸾客气地颔首,“不过并非公务。还请殿下借一步说话。”
姜鸾便走出几步,两人远远地站在长廊另一侧,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说话。
姜鸾拿眼风瞄他,“你要说什么,正经点说。二姊在面前盯着呢。”
裴显规规矩矩地站在她面前三步外,从袖里掏出一张精美请帖,双手奉上,果然极正经地和她说起一件事。
“恭贺殿下生辰。京城春日好事连连,家中侄女定在四月出嫁,还请殿下有空莅临寒舍喝一杯喜酒。”
姜鸾诧异地翻了翻大红请帖。出嫁的是原来是在京郊别院有过一面之缘的裴家小六娘。
“你家六娘和我同岁吧。”姜鸾想了一会儿,“记得是个守礼乖巧的小娘子。说给了哪家郎君?”
“新郎名叫崔泷。乃是崔中丞的侄儿。虽然是庶出,人品端良,勤奋上进,是可造之材。”
“崔泷?没听过。”姜鸾随手翻了翻请帖,看明了日期,把请帖交给随行的女官,随口问,“长得可好,可配得上你家小六娘?”
“殿下见过的。”裴显护送她往前行了几步, “崔泷,就是去年秋日宴上得了殿下青睐、召近身说话的崔家小郎。”
“竟是他。” 提起秋日宴上的崔小郎,姜鸾依稀有些印象,“长得秀气,人害羞。记得他过了年才十七?”
“年纪是不大。但是已经可以定下的时候了。和我家六娘脾性也相合。”
裴显把姜鸾送到姜双鹭身侧,边走边说,“殿下和我家六娘一般年纪,圣人刚才相召,说殿下可以开始考虑驸马人选了。”
姜鸾听着听着,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劲,“怎么变成二兄相召了?刚才明明见你在殿外等着觐见。”
裴显笑而不答。
短短十来步距离并不远,姜鸾走出几步,有所察觉,往身侧瞟了眼,
“换新衣裳了?早晨见你穿的不是这套。你穿这身鸦青色的蜀锦料子好看。”
“谢殿下夸赞。“ 裴显平淡道,“值房里亲兵备好的衣裳罢了。”
把人护送到了姜双鹭身侧,并不多话,客气告辞。
姜双鹭瞧着裴显挺直如松的背影,露出诧异神色,直到人走远了,才轻声和姜鸾道,
“原本以为是我闻错了。没想到真是裴小舅身上佩了沉水香,那香气留得久,阿鸾你也喜欢的。裴小舅今天这身穿得也齐整。他不常用这么好的蜀中锦彩料子,裁制得也好,极衬托他。是不是等下要会客?”
许久不见姜鸾答话,姜双鹭侧头打量,却发现姜鸾的目光正盯着远去的挺拔背影。
姜鸾在瞧那道身影腰间挂着的松草纹香囊。
“稀罕事。裴中书身上带回香囊可不容易。”她瞧着瞧着,弯着眼笑起来,继续和二姊往前走,
“新衣裳是值房里亲兵备好了的,难不成香囊也是亲兵备的?我瞧着不像。”
第83章
京城四月是一年里最好的月份。
春夏交替的季节, 天气既不冷又不热,栽种满京城的杨柳树都发了新枝,绿意葱茏的长柳枝沿着护城河两岸从城里延伸到城外, 垂柳如烟云。
京城四月里嫁娶的人家比其他的月份都多。
崔小郎和裴家小六娘的婚事定在四月中旬,懿和公主出降的前几日。
姜鸾那天照常去京兆府转了一圈, 看看天色,日头开始西斜, 东宫马车出了光德坊, 停在主路边。
黄昏时分, 远处一阵鼓乐喧天,那是京城裴氏的送嫁队伍过来了。
裴小六娘是河东裴氏本家出身, 裴显在京城里开了兵马元帅府,河东本家把及笄的六娘送来京城, 在京中谋个妥帖的婚事。
裴氏在京城的这一支不敢怠慢, 寻了门当户对的清河崔氏, 祖上也是河东祖籍,当家的崔知海和裴显在朝中交好。两家一拍即合, 互换了庚帖。
裴显是裴家六娘的小叔叔,送婚队伍里少不了他。
姜鸾听到长街远处马嘶人笑,锣鼓欢呼,围着婚车队伍拍手讨要喜钱的童子们里外围了许多圈, 铜钱一把一把地往外洒, 新娘乘坐的花车行驶极为缓慢。
姜鸾掀开马车的碧纱帘,远远看到身穿大红婚衣的新郎骑在马上,陷入讨钱童子的笑闹歌舞包围, 左支右拙, 半天动不了一步。
一道她熟悉的矫健身影护送在队伍前方。
裴显今天作为女方送亲的娘家人, 穿了身墨青色镶银边的窄袖修身锦袍,裁剪得当的好衣料穿在身上,越发衬托得身姿挺拔,肩宽腿长。
他勒马停在不远不近的地方,事不关己地笑看新郎被围堵的狼狈模样,并没有任何试图拯救的意思。
悠闲观望了一阵,裴显注意到远处街边停放的形制并不起眼的马车,又注意到跟车的文镜,视线蓦然一凝,从长街另一头纵马行过来。
“殿下怎么把车停在路边?”他控着缰绳绕马车转了半圈,“东宫的马车越来越简朴了。差点没认出来。”
姜鸾往围堵得水泄不通的长街远处笑指了一下,“月初新换的马车,就是不想出门遇到这种事。”
裴氏和崔氏联姻,两边的帖子她都接了,今天索性跟着女方的送亲队伍,去男方家里讨一杯喜酒喝。
崔知海亲自接了出来。
他是今天成亲的崔小郎的大伯,今天大喜的日子出面招待贵客理所应当。
崔知海领着姜鸾在崔氏大宅里转了一圈。
“外苑设主宴席,宾客众多,喧闹嘈杂。”
崔知海引着她就要往里走, “专门为殿下单独安排了一处清静雅致的阁楼吃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