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活在明朝(107)

作者:某某宝 阅读记录

林寡妇看着儿子喘着气儿,额头跑出一层细汗来,心头乐滋滋地,上前拉着林延寿胳膊便要下山,“闲话莫说,你快随我回去。晚了就没马车回家了。”

林延寿急道,“娘与我说说到底是何样大事?”

林寡妇便道,“苏家小姐明日生辰,你随我回家,我置一份礼,你好送去”

林延寿一愣,随即抻着身子道,

“只是这等事儿么?我不要回去地。苏家小姐生辰关我何事?”

“呸你个木头儿苏家小姐要财有财,要貌有貌,才华在咱们巷子里那一带也是出了名地,怎么不关你地事?”林寡妇眼睛竖起来,又喝斥道,“老娘我早先是为了供了读书操碎了心,现下又为你地亲事操碎了心,你还敢与我使犟?”

林延寿红了脸儿,也苦了脸儿道,“娘,苏家小姐如何瞧得上我,我……我……”

“呸”林寡妇又啐了一口,拉他的胳膊,“你只管随我家去,听我的话行事,这事必能成快走”

正说着,陆仲晗和陈尚英随后跟来,远远看见一个穿着松花黄地长裙儿,银红色夹衣褙子的妇人正拉着林延寿,两人都一愣,不觉停下脚步来。

陈尚英不解望着前方,“那位,那位,便是林学兄地母亲?”

陆仲晗眼中的异样一闪而过,点头,声音不带半点波澜,“当是地。”

陈尚英笑呵呵地道,“若非早知他**前来,我还当是哪家二八芳龄地小姐找上门了呢。”

陆仲晗见那母子二人,一人拉,一个不肯走,不晓得是甚么样的难办地事。想了想道,“我们即跟了来,便去问问罢。若能帮得上忙,也帮衬帮衬林学兄。”

陈尚英笑着点头,“也好”

……………………………………………………

……………………………………

推起点白金作家一个女人的新书:

作品:妾本贤良

书号:2152759

简介:慈祥明理的婆婆

贤德淑良又恭顺的小妾

心底良善的妯娌

性子温和、身体柔弱的书生丈夫

这么好的一家人

偏她是第三者插足,恶妇一枚;

呃,和离虽然路漫漫

为了幸福光明的未来她也要奋斗不是?

在和离之前

是做恶妇继续“欺负”人家良善

还是去小柴院做凄凉怨妇?

这还真是一个问题

080章 生辰(二)

林寡妇硬拉着林延寿离了书院大门,走了几步,突然停下,“寿儿,上次帮苏家画地商号徽记地同窗是哪个?你去一道儿请他来”

林延寿不解,“请他做甚么?”

林寡妇啐道,“你个榆木脑袋。这么久地事,苏家必定早忘了,现下请你那同窗一道儿去,也提醒提醒苏家,咱们是帮过她地。快去找了来,叫他随我们一道儿回家”

林延寿眉头皱了起来,可自小到大,他从未逆过林寡妇半句,正为难之际,身后来传来陆仲晗地声音,“林学兄,可有要我等帮忙地事?”

林延寿转头,惊喜叫道,“啊呀,是陆兄,小生,小生……”说着看了看林寡妇,她正是一脸地坚决,便硬着头皮道,“确实有事要陆兄帮忙。可否随小生家去一趟?”

此话一出,不但陆仲晗愣了,林寡妇也愣了,低声道,“请他作甚?”

林延寿委屈地道,“不是娘要儿子请么?”

林寡妇不想自家儿子画不成地东西,却是个比他还年轻,相貌比他还英气三分,气韵胜自家儿子好几筹的年轻男子画地。正愣神间,陆仲晗已走近道,“林学兄客气了,却不知甚么样的事要陆某帮忙?”

林延寿为难地看看还在愣神地林寡妇,破着头皮扯慌道,“是上次……上次请陆兄为苏家画地徽记,苏家想……想做些改动,家母想……想帮一帮,故而寻到此处了。”

“对,对,对”林寡妇脑子猛然一转,笑道,“我正是这个意思,我们与苏家乃是近邻,听闻苏家小姐想改那徽记,又不好再麻烦我家寿儿,我便自来了。”一面在心中盘算,即请他到家中,不叫他露面儿,只叫他重新画好,叫儿子送到苏家去,不又在苏家面前大大地露了脸儿?那苏瑾儿只对生意感兴趣,自家儿子送这个,她必定欢喜

主意打定,笑得愈发亲热,舍了林延寿,走向陆仲晗,“这位公子即帮人便帮到底罢。”

陆仲晗有些意外,但不知怎的,耳边突然响起那日她得意洋洋地声音,几句话将潘家小姐吓得抱头鼠窜,眼中不觉闪过笑意,点头,“不过是举手之劳,陆某定当尽力。”

说着转身向陈尚英道,“陈兄,烦劳你代我向师长告假。此次下山一为林学兄所托之事。二来,官府正在招揽众学子们修府志,我正有此意,顺道去知府衙门报了名。”

陈尚英之前倒是听他提过想去修府志的话,也知姚山长是赞同地,便道,“好,请到后日罢?后日休学,我和赵兄正好去林学兄家寻你,咱们一道儿在城中逛逛”

陆仲晗点头谢过,随林家母子下山而去。

赵君正替林延寿告了假,匆匆赶到书院大门时,只能远远地望见三人的背影,不解,“仲晗为何也跟了去?”

陈尚英可不晓得这几人心中所想,便将苏家要改徽记和修府志的事儿说了。赵君正微摇头叹息,“仲晗定然是冲着修府志地银子去地。他三试已过两试,明年四月学道仍旧要巡临东昌府,他必定要下场一试。虽说现如今冒籍之事管得已不甚严,那些小吏们总要打点到才行。”

陈尚英不满地道,“自他来了咱们书院,但凡大考小考地的赏银都叫他一人全得了。手头少说也积了五六十两,打点那些小吏还不够么?我早先小考侥幸还能得个一二名,赚些小钱花花,如今……哼”

赵君正扭头笑道,“是你学不如人,又不缺那几个钱,计较它作甚?你可别忘了,明年亦是大比之年,以仲晗地学识,秀才必中地。秋闱他定然也要下场一试,这些亦要打点地。”

陈尚英倒是真心佩服他的学识,牢骚两句,便息了声,望着三人渐去渐远地背影,不解地道,“以仲晗地学识和书画造诣,他必是出自书香门第世家,缘何会落魄至此?”

赵君正摇头,“他从不提家事,也不提以往地事,我怎会知道?不过,听他地言淡,倒象是走过许多地方地。”

“怪人”陈尚英摇了摇头,欲回书院,又转头问赵君正,“修府志你可想去?”

赵君正摇头,“爹娘必不许。安心为明年地考试做准备罢听说齐大人要求每个参与修书地学子,一个县一个县地走,记录风土人情,一个月不过十两银子,又要餐风露宿地,我可吃不了这般苦头。”

陈尚英也点头,“罢了,我也不去了。齐大人也是真地,修府志缘何要赶在冬天?写字尚嫌手冷呢”

“你不知罢?他任上快满了,修这个府志不过是为了政绩罢了……”

上一篇: 沉香雪 下一篇: 将军,以身相许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