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活在明朝(170)

作者: 某某宝 阅读记录

“夏日游,杨花飞絮缀满头……年少轻狂,任意不知羞……”望着头顶盛开的芙蓉花,苏瑾再次浅笑看向孙毓培,“在苏瑾看来,这才是孙公子的生活……”

孙毓培依旧不语。宁波纵马高歌的日子,在他的记忆中是有些久远了……

正心不在焉的走着,突地斜里出插进一个男声,“瑾儿?”

孙毓培拧眉望过去,身侧小竹林旁,立着浅蓝衣衫,儒雅逼人的年青男子,正望着他身侧的少女。

“他是谁?”孙毓培语气颇为不善的看向苏瑾。

苏瑾也有些愣了,这人居然是许久不见的汪颜善,他不是应在国子监么?

汪颜善的目光亦不悦地打量着孙毓培,又望向苏瑾似是等待着她的回答。

苏瑾微微摇头,这汪颜善的心思她实在想不透,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扯了一把孙毓培,“不相干的人……嗯,我之前曾被退过亲,孙公子可知道?”

孙毓培一怔。她的事,他是知道的。可……没想到这人居然长了这么一副好皮馕。投过去的目光更为不善,向不远处的张茂全摆手。

张茂全立时带着四五个小厮过来,走到汪颜善跟前,行礼道,“请公子移步……”

汪颜善不悦皱眉,扫过眼前几人,立着不动,张茂全虽不知这人是谁,但看他的面色和自家少爷的态度,大约也能猜得出来是怎么回事,冷了声音,“看公子模样也是读书人,须知非礼勿视速速走开”

“相公……”竹林里传来一声娇呼,汪颜善哼哼瞪了一前一后远去的两人一眼,转身顺着小道儿进去。

张茂全顺势看过去,不多时看见一个身怀六甲的年青妇人自深处走来,两人在小叉口路会合,沿着另外一条小道向寺院方向走去。

有这么一个小插曲,苏瑾的好兴致全无,而孙毓培实则并没有甚么好兴致,草草用过午饭,目光颇为复杂的看了苏瑾一眼,上了马车,便绝尘而去。

“小姐,孙公子这是……”梁小青望着离去的马车,有些不解,象是存着气儿一般。

“走吧。”苏瑾转身上了马车。凭心而论,孙毓培是个很不错的人,是非常不错……只是她看得清楚明白……

靠在车厢里,轻揉着额头,好一会儿才疑惑地道,“那汪颜善不是应该在国子监么,怎的回来了?”

梁小青歪头想了一会儿,“是叫人给撵回来了么?”

“不象……”苏瑾摇头,转念一想,“莫非是回来备考的?国子监生要回原籍待考么?”

梁小青摇头,“谁知道哼,他方才还叫小姐闺名,真不知耻”

但苏瑾深入想想,大概是这个理由了。这死人,真是阴魂不散呐

海禁的消息愈传愈烈,整个归宁府都躁动起来。苏家在这个时候出清铺子,反而合情合理,并不招眼。

丁氏留下的成衣铺子,刚放出消息没几天,便有府城内的经营成衣的几家商人上门儿洽淡,这事儿由曹掌柜全权处理,很快便定下了意向。

这件事儿,苏瑾再没过问过,皆由苏士贞张罗。

孙毓培在几日后派张茂全再次递信儿来,说宁波总号又来了信确认,派税监的消息属实,叫他们着手开始歇铺子。

苏瑾没见到他,有些遗憾,也有些轻松。只是,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察到的,她已想不起来……

转眼到了六月底,朝廷果然下了旨意,海禁八月底全面开禁。

而孙毓培的离期已定,就在七月初。

苏士贞和常贵远决定随孙记的船南下,先到杭州,再转去松江,早早在那边打好货物,等和孙记的人一道出海。

苏家库存的布匹皆已做成成品,坊子暂时歇了工,除了张荀,余下的人都发了工钱遣散。

苏家的鞋铺子也有两家有意向接手。一年辛苦辛苦做起的坊子铺子,一月不到的时候便就这么歇了……

“爹爹,杂货铺子还留下吧”苏瑾想了许久,自已在家没甚事做,留间铺子也好解闷。“反正它并不占什么本钱,留下也好赚个家用出来。”

“嗯……好。”苏士贞想了片刻道,“只是货物种类收一收罢,只卖些酒水小食等物便好。”

“张荀我舍不得放他走,且叫他先留下。王瑞么……问问他的意思罢……拴子的全福两个,也问问想不想回乡。”苏瑾将这几日的人员安排说与苏士贞听,“若他们不愿回乡,早先贩卖旧衣的门路,还叫梁二叔领着他们去做。……这个暂时也不受什么影响。”

“也好。”苏士贞点头,将银子递过来,“留把你一千两的家用,爹爹此去,少则一年,多则一年半必归来,这些银子够你们吃喝了……”

苏瑾伸手接过来。

“瑾儿……”苏士贞沉吟片刻,问道,“孙公子那日可说了什么?”

苏瑾愣了下,摇头,“没有。只是为他摆宴送行而已。……爹爹,你记着,咱们和他们并不一是个世界的人……”

苏士贞叹息一声,点点头不再说话。

苏瑾再次见到孙毓培时,是在归宁府的码头。他如初见时那般,身着白色墨竹纹的长袍,在七月的晨光里长身玉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格外醒目。

看见苏瑾,他大步行来,立在她面前许久,问出一句,“……半年内可会成亲?”

苏瑾惊讶,又失笑,指指在人群中的苏士贞,“孙公子说笑了,父亲不在,我成哪门子的亲?”

“那便好”孙毓培不再说话,转身便向码头走去。

苏瑾跟上两步,扬声道,“孙公子一路顺风。下次来归宁府,苏瑾定会摆一桌好宴相迎。”

孙毓培轻身挑挑眉头,一脸的不信。

船缓缓驶动,直到远成一个黑点,苏瑾才收回目光。

码头送行的人逐渐离去,只余下苏瑾和常家一行。

“瑾儿姐姐,你搬来我家住罢”掌珠走过来挽着她着胳膊笑道。

苏瑾笑着摇头,因亲人朋友的暂离,情绪有些低落,“家里有些杂事要处理呢,处理完再去看你……”

“那好……”掌珠也看得出来,她笑得勉强,又劝道,“我爹爹早年常在外面走动,一去便是一两年,瑾儿姐姐不必担心……”

苏瑾再次望向繁忙的码头,繁华依旧,也许是她心情不佳的缘故,却觉这繁华格外不真实。

强笑着与常家人做别,回到家中。

栓子和全福已被接到家里,正在院中玩耍。看她进院中,齐齐停下,叫了声小姐。

“你们若不愿回乡,便叫常奶奶安排你们在坊子里住下,嗯,明儿罢,我有事安排你们去做。”苏瑾无精打彩的吩咐一声,自顾自进了东厢房。

…………………………………………………………………………………………………………

最近身体不舒服,这章发晚了。晚上还有一章,尽量定时发。

127章 不平

苏瑾猜得没错,汪颜善此次回乡,正是等待八月的秋闱。

上一篇: 沉香雪 下一篇: 将军,以身相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