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活在明朝(308)

作者: 某某宝 阅读记录

“对,是访友”叶妈妈也赶忙附和道。

苏瑾却是不信,脚下不停,往老太爷院中走去,一边问,“老太爷到徽州访哪个府上的人?我怎么没听人提及?”

“唉,本是老太爷今儿早上临时起的兴。说是去访徽州胡家的胡老太爷……表小姐,走慢点儿”叶妈妈一边解说,一边劝她,“您放心,老太爷不会这么直梆梆地就找到陆家去……”

“胡家?”苏瑾拧了眉,好象听陆仲晗提过,徽州几大姓,程、胡、汪三姓排在陆姓之前。“这胡家是做什么的?读书人家?”

叶妈妈看她脚步慢下来,松了口气,笑道,“也是书香门府世家。哦,对了,听说他们是龙川胡氏一族,两家先祖的先祖曾是故交。老太爷年轻的时候和胡府的老太爷相交甚密,后来年龄大了,这几年来往便少了些……”

龙川胡氏……苏瑾拧眉细想,历史上徽州姓胡的知名人物,她倒是知道一个。是去徽州旅游时,专门参观了他的故居,因而听导游小姐讲过一些。但她不敢听见一个相同的姓氏就往历史名人身上套,那会露了她的底地。只好又向叶妈妈确认,“老太爷真的不会去陆家?”

叶妈妈连连点头,又笑,“表小姐,您若还不放心,便这么想:老太爷本就气陆家老太太,因而将表小姐接了来,正是为了等陆家派人前来说这事儿。他即这么做了,怎么可能主动去陆家?”

苏瑾听她这么一说,倒也有道理。本来老太太有些不想认她,如今女方再主上门儿,那陆老太太的气焰不更高了么?

这么一想,吊着的心终于稍松。

转眼间,几人便来到老太爷院门前儿,朱老太爷今儿身着一身诸色蕉布夏衫,新刮了胡须,整个人显得极精神。

他一见苏瑾这样子,眉头一皱,“你来做什么?”

“我来送送外祖父呀”苏瑾瞬间改了主意,笑呵呵地迎上前道。抬头望了望天空,又有些埋怨道,“现今正是天热的时候,新安江水正大呢,自杭州到徽州是逆行呢,水大可不好走您去访友,等入了秋也使得。路上万一中了暑气,可如何是好?”

“你管好自己便是。”朱老太爷撇了她一眼,也抬头看看,向叶妈妈几人吩咐道,“近些日子不准她出府。好生在家将养。”

正说着,大夫人郭氏与二夫人王氏闻讯而来,二人也一齐劝老太爷,要访友等天气凉些,路上不遭罪。无奈二人刚说了两句,朱老太爷便瞪起了眼睛。

刹时,郭氏和王氏一齐闭了嘴,直到将人送出二门,才立在马车外面说了些路上保重身子之类的话。

“大舅母,外祖父真的去访友么?”苏瑾望着消失不见的马车,和一众人往院中走,依旧不大放心的问道。

“嗯,是去访友。你放心罢”大舅母郭氏拍拍她的手安抚笑道。待进了二门儿又问道,“瑾儿生意上可是缺银子么?”

“银子?”苏瑾一怔,不晓得她为何突然问这个,笑着摇头,“多谢大舅母挂心。银子不缺呢”

“好,不缺便好。若缺银子,你只管与我说。莫自己闷头为难”郭氏笑着拍拍她的胳膊,“行了,你回院中罢,现如今天儿愈来愈热了,你也要顾着自己的身子。”

苏瑾点头道谢,向自己的院中走去。只是心头很奇怪,大舅母为何提及银子的事儿。

走到院中,一眼瞧见明月正立在廊子下和小秀说笑,苏瑾一拍头,不好意思的笑了,“我一时慌张,竟把你扔在院中了。”

明月迎下台阶,微微一笑,“婢子又不是什么贵客,您有事儿只管忙。”

说说笑笑,众人进了屋子。明月又坐了一会儿,要告辞,苏瑾便想随她去丁府走一走,叶妈妈在一旁笑道,“这会儿日头升起来了,不若明儿早早动身,路上也少遭些罪。”

明月也劝她,一切以身子为重,反正现今儿的事儿都不急,早一日晚一日没甚么。

明月走后没多久,大少奶奶秦氏带着丫头进院来,苏瑾正窝在书房中看书,隔窗瞧见,起身迎到门口,笑道,“这么大热的天儿,大表嫂忙什么呢?”

秦氏拿帕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道,“还能忙什么?为你的事儿忙呗”说着接过小秀递来的冰镇酸梅汤来,自找椅子坐下。

“我的事儿?我的什么事儿?”秦氏这些日子来得极勤快,苏瑾也不与她客套,也自在她对面坐下,好奇的问。

秦氏一气吃了一盏杨梅汤,拿帕子沾沾唇角,笑道,“你前些日子是不是跟祖父说过想做茶生意,却没门路的话?”

苏瑾不妨是这事儿,有些惊讶,“是说过。大表嫂怎么知道的?”

秦氏笑了,“自是祖父说的呗。因我娘家有几个茶园子,他便叫了我去,问我那茶园子可能供茶给你。我这才知道地。不过,因我娘家的茶园子都极小,也有两家惯常往来的茶商,一时下不好与人说不再供茶的话……”

苏瑾听到这里,顾不上惊讶老太爷竟然私底下帮她问茶货的事儿。连忙道,“怎么能叫大表嫂家中为了我,断了以往的老关系?”

秦氏笑着道,“你别急因这事儿,我叫人回家问了问我哥哥,他听了后,说他也认得几个家中有茶山地,又说,若想长期做茶地生意,买别人地茶,不若买茶山合算”

………………………………………………………………………………………………

第一卷:梁家巷子 224章 分号

224章 分号

“买茶山呀”苏瑾心中微动,笑道,“多谢大表嫂指点。只是不知这茶山价钱如何?好茶山好茶园大多都是有主的罢?也不晓得好不好买。”

秦氏看她面色象是动心的,想了下便道,“你若有意,我叫他帮你留意着。嗯,咱们杭州府周边的茶山许是不太好买,价钱也高些。我听他说过,池州府那边的茶山不少。那边儿的山大约是小山包,山坡较缓,半山以下大多种有茶山。另外,湖州府有几个县也是多山……”

苏瑾听到“湖州”二字,眼睛一亮,“大表嫂不提湖州,我倒忘了,相公在归宁府的师长,补任了湖州府同知,我被外祖父吓得倒将这事忘到脑后了。”

“真的?”秦氏一怔,笑起来,“那感情好。在当地有个依靠,诸得皆好办。湖州离咱们这边儿也稍近些,若能在那边买几座茶山,当是不错地。”

接着她顿了一下,又道,“你若手边没合用的人,我叫我哥哥身边的人替你走一遭儿,先看看茶山的数量,再问问价钱儿。”

她肯帮忙,苏瑾自然大喜过望,连忙道谢。

自来杭州之后,苏瑾也听叶妈妈几人说过秦氏娘家的事儿,秦氏娘家也是读书人家,虽有几处茶园。每处多则几十亩,少则七八亩。不过也似朱府的水田庄子一般,只是为了维持府中的正常花销罢了。与正经的茶商之家的茶园子还有些差距。

上一篇: 沉香雪 下一篇: 将军,以身相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