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生活在明朝(428)

作者: 某某宝 阅读记录

苏士贞忙还礼,亦笑容满面,“同喜,同喜。”

苏瑾就在一旁闷笑,今儿这倒真是算同喜了。

与众人一道进了前厅,朱老太爷早换一身崭新地衣裳端坐在正堂,原本总是十分严肃的脸儿上,总算有些了点点笑意。

虽然他面对宾朋的恭贺,总要冷冷地来一句,有什么好贺的?不过占了尾巴

但可以看得出他仍然极开心。

自朱府出来,已是半下午,雨后的秋阳,又明媚起来,半斜的秋阳爽落又不乏轻柔,让苏瑾的心情格外好。

二人一时兴起,没乘车,款步慢行,沿街边,穿小巷,就那么缓缓地走到西边晚霞火烧。

又是科举年,又是桂榜高挂时,满杭州城里,整日有听不完的炮竹声,街上亦有一种节日里才有的热闹,皆是哪家孩子得了功名,沾亲带故的结伴前去恭贺地。

这时候,苏瑾自然也希望常家的小院里,也适时响起炮竹声,那说明林延寿也中了。

不过,归宁府离杭州少说也要十五六日路程,消息再快,总也要等。

因想常夫人和林寡妇等人心焦,苏瑾这日家里没事,叫陆仲晗自陪着赵陈二人出去游玩,她便去了常家。

才到常家门口,就听见潘家人住着小院里,隐隐有争吵声,听声音,却不象和自家人吵。

疑惑下了马车,往院中去,听声音似是从掌珠那院儿传来的。也不顾去见常夫人,急急进了掌珠院的后花园。

一进园子果见两架高梯竖在东墙,林寡妇极愤怒大嗓门儿传来,“……死老婆子,老娘不理你,你反倒来撩老娘,咒我家寿儿,今儿老娘要和你没完。”

“哟,你家儿子没中,你还怪老娘”隔墙传来汪婆陈氏的挑着嗓子的兴灾乐祸声。

苏瑾气笑了,这汪家人还真是眼皮子浅,秋试才刚过去七八日,这就急不可耐了。

掌珠气得立在墙着也跟着婆婆骂汪老陈氏,“死老东西,不看看你家儿子什么样儿,还敢惹我们,你等着,我叫人来,给你们一顿好打”

说着就滑下梯子,气鼓鼓地要去找人,苏瑾赶忙拦着她,又叫林寡妇,“林大娘,下来罢。林大哥是什么样的人,旁人不清楚,咱们还不清楚?”

“……这人呐,可不是人家咒一咒就能坏事地。自己个儿用功,自已个儿身正,旁人说破嘴又有什么用?不象有些人,整日只会吃酒赌钱逛窑子,这样的人就是天天烧香,在菩萨跟前儿磕破头,菩萨也是不瞧一眼的。快莫理那些人了”

林寡妇听这话颇合心,指着汪婆陈氏哼笑,“这话儿倒是,有道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功夫用得深,铁杵磨作绣花针。我家寿儿见天用功苦读,我不信他不中。你家那死儿子,天天灌黄汤,我不信就他那样也能得进士等老娘明年开春再来瞧你家的笑话”

说着气鼓鼓地下了梯子,犹气愤担心不已,又往门口瞧,“我家寿儿怎的还没信儿来呢。”

苏瑾一边笑安慰掌珠,又叫她,“林大娘放宽心,这人世间的道理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用功地人,自然会成事地,你莫担心了。走,我们去常婶婶院里说话儿吃酒,解解闷儿。”

林寡妇担忧得很,生怕又和上一届,还是没中。借着吃酒,又吃得大醉,嘴里犹嘟嘟哝哝地说什么,若不中,等来家看老娘叫你吃一顿好打之类的话,叫丫头们扶了睡去。

苏瑾失笑了一场,看看常夫人和掌珠,宽慰她们,“莫担心,林大哥的才学也算好的。山东虽一届的名额少,但参考的人也少。这一算,比着杭州这边,能中的比例还大些呢。”

宽慰了一回,见常夫人和掌珠仍是不甚开怀,就忙拿别的话问掌珠,“那家人不是早吵嚷着要走,怎的还不走?”

“哼”掌珠重重一哼,气鼓鼓的说道,“那家的儿子因吃酒又遇上个什么有钱人家,说是那人有什么远亲,正在京里做官,真正是个实权地人物。若要中进士,只他一句话儿就成。这不,他们又不走了,专讨好那人,那家的儿子整日出去陪人吃酒玩乐呢。”

苏瑾笑了,“这话他们也信?不知是什么样的大官,敢夸这样的海口,一句话就能叫人高中进士。难道不知两个词儿,一个叫作‘舞弊’,一个叫‘骗子’么?”

掌珠登时来了精神,“这么说,那人是骗子喽?”

苏瑾摇头,“骗不骗的,我不知道。反正这种歪门邪道,若是好走,天底下那么多有钱的人家,怎没见旁人拿钱去买?就他汪家有银子么?”

“对对对,正是这样”掌珠被汪婆陈氏气狠了,这会子自然巴不得他家遇着就是骗子,被骗个精光,才解气。

在常家坐了半晌,和常夫人说笑一阵子,苏瑾回家,和陆仲晗说起这边的事儿来,陆仲晗连连摇头,人到这份儿上,却是让人不知说什么才好。

期盼中又过了七八日,陆府的院门儿被人拍得“砰砰”山响,小厮一开了门,就见冲进一人来,兴奋地向他道,“告诉你们家少奶奶,我家姑爷中了还是高高的中了呢,第二名,第二名”

陆府守门地小厮被他这癫狂模样吓了一跳,忙笑道,“高兴糊涂了。你家姑爷是哪个?”

“林姑爷,常家的林姑爷”来人笑匆匆地补了一句,跳上马车就走,“我还要去苏老爷那里报信儿呢。”

陆府地人这才明白,原是他家,因陆仲晗和赵陈二人在前院的书房里说话儿,一人跑内院去回,一人就到书房去说。

赵陈二人一听此事,喜得忙站起来,问他,“常家那姑爷可回来了?”

小厮一怔,摇头笑,“报信的人欢喜糊涂了。没来及说就跑了。”

“管他来没来家,先去贺一贺”赵君正拉了二人就往外走。

苏瑾得了信儿,也忙忙的自内室出来,正好和三人在前院会合,几人见面笑了一场,二话不说,上了马车往常家去。

“这下林大娘的腰杆儿挺得可就更直了。”路上,苏瑾想到那日林寡妇和汪婆陈氏的争吵,忍不住感叹地笑。

陆仲晗也为林延寿高兴。和坐在外头的赵陈二人不时说着林延寿在归宁府如何如何的往事。

一时到了常家所在的米巷,远远就听见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一股股吉庆地青烟在常家门口腾空而起,原本安静的巷子里,围了不少人,那常家的下人正在与围观地人散喜钱儿。

得了钱地,散钱儿地,无不喜笑颜开。

苏瑾几人到了门前,老侯管家赶忙上前迎着,听说有林延寿原先在归宁府地同窗来贺,更是殷勤地往里让,边向里头喊,“快叫姑爷来,叫姑爷出来,他地同窗到了。”

话音没落,一身淡蓝新衫的林延寿匆匆跑来,看见赵君正和陈尚英惊喜连连,“原来赵兄和陈兄也在,何时来了杭州,快,快请进来”

一言未完,一声极尖利地哭嚎蓦地响起。如濒死之人自喉咙里发出的,悲悲切切,缓不过来气来。在喜庆的气氛里,显得格外怪异突兀。

上一篇: 沉香雪 下一篇: 将军,以身相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