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主役的生存之道(26)+番外
白夫人听后,先是露出惊讶地表情:“瑜亲王同意帮你查案?那……那你需要为他做什么啊?”
谢贽:“他要我帮他解决一些小问题,大概是,做他幕僚的意思。”
“瑜亲王……我听说他为人乖张,小瑞你跟他来往要多加小心,也千万不要冲撞了他。”谢贽做事白夫人也插不了手,只细声嘱咐道。
“执瑞明白,让夫人操心了。”谢贽微笑着说道。
“诶,你跟清扬那孩子,一个在官场,一个在皇宫。我一个做长辈的,却什么忙也帮不上。”白夫人自责道。
谢贽:“您说这个干什么啊夫人,这些都是晚辈该承担的。不说这些了,我扶您回去休息吧。”
白夫人把谢贽的手推开说道:“诶,你这孩子,我还没老到需要人扶着才能走的地步。”
谢贽闻言只能无奈地笑道:“好了,夫人。执瑞知道您还年轻的很。”
谢贽目送白夫人回到了东厢房,自己也回主屋准备休息,只是她心里并不平静。
脑海中是一遍又一遍方才与杨得瑾交谈的景象。
关于案子,关于自己的出身,关于白夫人,这一切都是她秘密进行着的事情,瑜亲王又是怎么知道的?
太古怪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事态发展开始逐步脱离她的控制。
皇帝突然变得勤政,一改从前凶残暴戾的性子,开始想要插手朝政。
瑜亲王也不像以前那样碌碌无为平庸愚钝,不再是那个好懂的草包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
谢贽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给自己解开外衫,拔掉了头上的簪子。
谢贽不让白清扬立马出宫,是因为她知道,白清扬留在宫中能够逐步掌权,扩大她的势力。
但这样,白清扬要在后宫中受上许多苦,许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
可是谢贽只能这样做,谢贽知道白清扬一定能坚持得住,毕竟她以后是要君临天下的人。
最后一件衣衫褪去,谢贽思绪乱糟糟的,茫然地扭头,看到了铜镜中的自己——那个披散着头发,最真实的自己。
不一样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贽:解释一下,你怎么知道的?
杨得瑾:只是充分地利用了一些原作知识罢了。
第13章 回溯前后
谢贽是十二岁那年遇到白丞相的。
那时候的白巽还只做到吏部尚书,他自请去陇州治理黄河水患。
在陇州街头,他捡到了当时晕倒在地上的谢贽。
那一年夏季的雨水异常的多,决堤的大坝涌出好几丈高的河水,带走了谢贽的父母亲人,将他们永远地埋在了泥沙底下。
谢贽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是干净的,粗布衣裳滚过黄土,身上也有大大小小的伤口。她发起了高烧,被安置在陇州府衙里,一躺就是十来天。
黄河流经了陇州中部,那里沟壑纵横,土地支离破碎,黄河像一条荒野中躁动不安的龙,陇州驾驭不了它。
水灾之后,又有疫病,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不堪其扰,卑微地乞求河神息怒。
白巽爱民如子,联合陇州地方官员,带领那里的百姓,以黄河为线,向南北各迁移百余里,在陇州南部和北部修建新的家园,只剩下地方官和工部的外派人员留在中部进行灾后重建。
水患毁了很多人的居所,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陇州城突然多出了许多孤儿,这些孤儿中几乎都得了病,最后救活的不多,谢贽就是那活下来的其中一个。
谢贽病得很严重,伤口感染加上高烧,那几天里,尽管大夫全力医治,还是没办法让她从昏迷中醒来。许多人都觉得她活下来的希望不大,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康复了。
白巽很高兴,问她能不能想起自己叫什么名字,十二岁的孩子睁着那双圆圆的眼睛,支吾念着:“谢……谢……”
“你姓谢吗?”
“他哪儿姓谢啊,他父母就没给他取名字。”一边的衙役插口说道。
“没有名字?”白巽惊讶地说。
那这个孩子只是想谢谢自己?白巽想着,会心地笑了。
还挺有礼貌。
“诶,这小孩儿,爹娘都没了,房子也被毁了,这可怎么活下去?”
“现在居养院和安济坊人员都过饱和了,就是再挤挤也难以容下一个小孩子了。”
白巽听到了官员们话含怜悯的交谈。
他蹲下,对年幼的谢贽说道:“小孩儿,要不要跟我回京城?本大人可是很厉害的哦。”
一旁的官员听了这话都很惊讶,他却不管他们怎么想,年幼的谢贽刚刚病愈,似乎也不能理解他话中的意思。
“你想不想跟着我姓?”白巽说完想了想,似乎是不想被人说闲话,摇了摇头,自顾自说道,“算了,你还是姓谢吧,名字我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