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细水长流(1103)

作者: 卉苗菁彩 阅读记录

“这些年真是多亏了大哥大嫂,”李桃花感激道:“早年照应他哥儿俩在城里念书。不然一直窝在家,只怕现今还是个睁眼瞎!”

跟村里其他的孩子一样!

“是啊!”陈龙点头认同道:“还是大哥大嫂有见识,只我跟桃花可没本事把儿子培养成现在这样,没得耽误了孩子!”

不是事实摆在眼前,陈龙做梦也不敢想他家还能出秀才童生。

这事追根溯源都是因为他有一个早逝的姑。

“大哥,大嫂,”陈龙道:“今年中元节的时候,我爹早起给我姑烧包子的时候说我姑若是还在,今年正好六十六岁。老话说‘人到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今年十月我姑过冥寿的时候,叫我和桃花搁城里城隍庙给她放台焰火表表心意。叫她在地底下也高兴高兴!”

李满囤一听当然愿意,感叹道:“还是舅舅想得周到!我娘过世几十年,这世间怕是也就我舅还念叨着她了!”

他爹早就忘了!

不过也没啥,有他呢,不会少了他娘四时的祭奠。

“桃花,”李满囤告诉道:“每年娘过冥寿,我这做儿子的总是要烧的。我现烧的都是在城东纸扎铺子定的现成元宝坛子。今年即是娘过六十六,你随心意出点钱,也去那家店请几个坛子,等到了日子,叫店家和我请的一起送到祠堂,我给娘上坟烧纸时带了你的一起烧!”

这世女人不给上坟,出嫁女也没法给过世的爹娘上坟烧纸。

这也是李满囤看他妹家现有闲钱,掏得出,且又有他舅的话,有这个心开这个口。

李桃花闻言自是求之不得,一口应承道:“若能这样,那真是再好不过!”

李满囤李桃花兄妹情深,相谈甚欢,舒窈在一旁却是添了愁绪——这就是有兄弟的好处了,舒窈不起失落地暗想:似她父母冥寿忌日,不同四时祭祀能随大溜,先她祖母在时都是她祖母遣她堂兄们代祭,现她祖母不在了,只她却是有心无力,寻不到人替她给父母上坟了!

红枣留意到舒窈的脸色,不过眼下却无甚办法——封建社会下的男尊女卑由来以久,想要踢这块铁板,哪会容易?

就舒窈个人而言,比较可靠的的办法就是指望她弟高中,进而成为她娘家人笼络的对象。

而她弟年岁尚小,离科举高中衣锦还乡还差好多年。

转过头红枣问金凤道:“听说你想跟着桃花姑在城里开铺,还适应吧?”

李金凤羞涩道:“还行!”

……

第645章 一起去看榜

“商定几号去山东了吗?”王氏问红枣。

按计划, 八月节后红枣便要去山东给谢子安看孙子,顺带小住。

红枣告诉道:“八月二十启程。带着孩子走得慢,得二十九才能到。”

顺路再看看铺子经营。

王氏闻言颇为不舍, 李满囤也停下筷子问道:“明年会家来吧?”

官都是三年一任。算下来谢尚明年一任期满, 可以来家探亲。

红枣点头:“明年陛下五十圣寿, 大概率会开乡试恩科。若是开了,就跟这回一样, 还是五月底左右家来。”

回家虽说费事,但有亲人在,确是比一人带孩子呆在京城的好。

王氏听后方觉出点高兴,搂着谢丰笑道:“下回再回来,咱们丰儿就是满嘴的小牙, 可以自己吃肉了!”

谢丰因为牙出得比一般人晚, 家常没少听红枣念叨“牙”。

现听到牙字, 谢丰立刻条件反射地张开小嘴给王氏看他才刚冒头的两个下门牙,表示他可是有牙的!

一屋人见状自是笑逐颜开, 连声夸赞谢丰的小牙生得好,王氏更是和红枣道:“咱们丰哥儿就是聪明,咱们话说到哪里就懂到哪里, 跟你小时候一样!”

陈玉的小儿子陈荣一听也张开自己的小嘴给王氏看,骄傲告诉道:“舅奶奶, 你看我的牙都长好了!”

王氏一听就更乐了, 夸赞道:“咱们荣儿也聪明!”

不过比她外孙子还是差一点, 所以得带个也字。

“这么说,”李满囤问道:“你女婿明年还是不能家来?”

“家来也必是要等年底或者开年了,”红枣告诉道:“二月会试,等一切忙好, 又接乡试恩科,这便就到十月底了,临近三年一考,然后又是万岁圣诞,想来家必是得过了腊月十五。”

“听着不是一般的辛苦,”李满囤感叹道:“似今年中秋,你女婿就要一个人在考场过了,不想明年还是这样!”

连着两个中秋都一个人独自在外过。

何止中秋,红枣心说:生日也是这样。考官不比考生,得提前入贡院为考试做准备——考生八月初九入场,他们八月初一就断了和外界的一应联系,叫她想送封贺信都送不了。

“红枣女婿做考官是吃了些辛苦,”李桃花却不能认同,出声道:“但辛苦的值当啊!一场考下来,几百个新进举人,进士一起叫老师,那场面,尊贵荣耀,可是俗话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依我倒是巴不得能吃这份辛苦,但可惜只能想想,根本没机会!”

“这话倒是!”

想起簪花礼时大宗师的气派,李满囤认同道:“不说乡试的鹿鸣宴了,就是秀才的簪花礼,那也是大场面。一省的布政、学政、州府都会到。上回陈玉中秀才,表弟、桃花你们没去瞧真是可惜了,下回陈宝院试,你们可别再错过了,怎么都要去瞧一回才成!”

提到这件事,陈龙也是特别懊悔,认同道:“大哥,说的是。当时没想着陈玉能中,再一个就是夏收,地里活计走不开。”

“不过下回陈宝再考,不管怎样,我都打算同桃花去府城瞧瞧。”

“大哥,不瞒你说,我长这么大,都还没去过府城呢!”

“去!该去!”李满囤赞同:“不过依我说,你也别等下回陈宝院试了,现陈玉不是在府城考乡试吗?等九月发榜的时候,咱们一起去府城看榜。陈玉能中最好,不中,也没关系,咱们去开开眼,瞻仰瞻仰新举人们的荣耀,回来好好敦促孩子们用功!”

红枣没想她爹还有这个想法,倒是颇为赞同,替她娘问道:“我娘也一起去吗?”

“去啊!”李满囤奇怪道:“她在家又没事,不如出门长些见识。”

自古夫荣妻贵,他没本事考举人,还不兴带媳妇看回乡试的热闹吗?

横竖他要走这一趟,带上王氏也不多花钱。

眼光看到舒窈,李满囤又补充道:“贵中媳妇也去!”

自打儿媳妇进门后,李满囤明显感受到儿子各方面的变化——衣服素雅了,念书用功了,甚至连个头都通过坚持每天跑圈长高了,快赶上谢奕了。

果然是老话说的成家立业,李满囤心说:儿子娶了媳妇就知道跟自己要了!

带了儿媳妇一起去,更能鞭笞儿子回来好好用功。

早先看红枣带着儿子来往京师、山东、雉水城,舒窈内心就不无羡慕,想着自己也能有这么一天。现听说去府城看发榜,舒窈颇为高兴——府城是从雉水城往她家乡济南的必经之路,上回来时她蒙着盖头,啥也没看见,这回可要好好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