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细水长流(125)

作者: 卉苗菁彩 阅读记录

高庄村的人为了表示自家的热情,不管谁来登门, 都要盛满满一碗红枣茶来招待。可大年初一,没人会空着肚子出门拜年,故而也没谁能吃下这许多的枣子。

何况拜年不是拜一家,而是要拜一族的所有长辈。这一家一碗,谁又能吃足三碗?就是真有人有这样的肚量,过年也不作兴做客时搁人家穷吃——多少也要留个碗底,以示自家富足,自己是在家吃饱了饭才出的门。

于是凡是要点脸的人,拜年都只吃几个枣子。下剩的差不多还是整碗的枣子,主家会在客人走后重新倒回锅里,然后盛给下一个客人。

(呃……)

红枣第一次看见她二婶郭氏这么做的时候,差点没被恶心死––这辈子活了六年,红枣能接受自己三月不洗澡,但实在接受不了吃别人,甚至不知道多少人下剩的枣子。这自己脏归自己脏,别人脏,红枣是无论如何也忍不了的。

拜年第一家自然是李高地家。李满囤领红枣进堂屋与李高地和于氏贺年。

李高地辈分高,故而今儿他哪都不用去,只要在家呆着等人上门拜年就行。

红枣瞧见堂屋的八仙桌上有人吐出的枣核,便知已有人来吃过一波,当即就提高了警惕。

李满囤红枣与李高地于氏磕头,并且念拜年的贺词“恭祝爹娘/爷奶,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李高地高兴地受了头和祝词,然后也回了一句“满囤啊,爹祝你心想事成,早抱儿子!”的吉祥话。

李满囤闻言笑笑:“谢谢爹!”

于氏虽然啥都没说,但还是极慈祥地拿了一个极红的苹果递给红枣。

“红枣,”于氏道:“这个果子你拿去吃。”

李满囤见李满仓和李满园都不在堂屋,便就知道都出门拜年去了,也不以为意。

郭氏倒是要给李满囤盛红枣茶,但被李满囤拦住。

“二弟妹,”李满囤笑道:“别忙活了。”

“我们都刚吃过饭。现在是一点不饿。”

“再说,我们也不是外人。”

李高地一听觉得有道理便摆手道:“满囤,你赶紧的去你二伯家拜年。”

“满仓、满园都已经去了!”

李高地家出来,李满囤又去了隔壁的二伯李春山家。

李春山家也只李春山一人在家,他的儿孙也都出门拜年去了。李满仓李满园也不在,想必又去其他家拜年去了。

他两个,李满囤想:和他不一样,族里说得来的兄弟子侄可着实不少。

李满囤给李春山拜了年,然后就被李春山的儿媳妇孙氏硬拉着灌了一碗红枣茶方才出了门。孙氏的全部注意力都在李满囤身上,故而红枣一口汤没吃,她也没发现。

拜年的第三家就是族长李丰收家。来李丰收家拜年的人多的很,他家堂屋两张八仙桌都坐满了吃枣茶的人。

眼见李满囤进屋来拜年,原先桌边坐着的族人不少都站了起来。他们极热络地和李满囤打招呼,然后相互间挤了挤,愣是给李满囤儿在桌边挤出了一个位置。

客套间,李贵林的媳妇江氏的红枣茶也端了过来,李满囤左右推辞不过便和族人一桌吃了果子茶。

至于红枣,江氏见她却是不肯吃枣子茶,便多给了她一个大桔子。

三家的血亲长辈的年拜好,大部分的族人在族长家也都见过打了招呼,李满囤不放心王氏一人在家,便就回了家。

家里,余庄头同潘安,以及几个常走的庄仆已经在侯着吃枣子茶了。

由余庄头打头庄仆们在瞧见李满囤进屋后都赶紧丢下碗站了起来。他们请李满囤和王氏堂屋上座坐了,然后都跪下给他夫妻两个拜年。

李满囤头一次经历这种架势,一时间颇有些紧张。

他清了好几下嗓子,方才说道:“咳,过年好,好。你们都起来吧!”

王氏虽然也紧张得嗓子眼儿冒烟,但幸而她不用说话,故便就没人看出她的异常。

余庄头他们起身后又要给红枣磕头,把红枣吓得躲到了她爹李满囤身后。

受过前世人权平等教育的红枣,可不习惯受别人的头。

见状李满屯也说:“红枣年岁还小,哪儿经得起别人的头?余庄头你们快别行礼了,没得折了她!”

听李满囤如此说,余庄头一行人方才罢了。

打发走庄仆,红枣眼见几个碗吃得干净并没有碗底,不觉心松一口气。

族人们都要先给长辈拜年,现还没来轮到她家。她家锅里的枣子该还都是干净的。

刚将桌上的碗筷收拾好,就有族里半大的孩子结伴来与李满囤和王氏拜年。

有孩子上门是喜事,王氏赶紧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苹果桔子给来拜年的孩子一人一个。

出乎意料,二房三个大点的孩子和三房的李贵富,也都照规矩上门来了。

一进门几个孩子就由李贵雨领着,给李满囤夫妻拱手拜年。

见到几个侄子上门,李满囤自是高兴异常,他一迭声的让王氏给侄子们拿果子。

对于素来眼高于顶的侄子们侄来拜年王氏虽然诧异,但还是照男人的意思给了他们加倍的果子––每人一个苹果和一个桔子。

拜好年后告辞出门,李玉凤忽然回头问道:“红枣妹妹,你要和我们一起去拜年讨果子吗?”

李满囤闻言心里一动。他看向红枣,结果却看到红枣摇头,心中暗道可惜。

拜年讨果子,是李满囤幼时最祈盼的活动。这一天,他和他妹桃花能得到半篮果子,够他俩吃很久很久。

红枣可没有李满囤的怀旧情怀。她作为一个怕冻星人,在自家不缺吃喝的情况下,她才懒得为几个果子在西北风里东奔西走呢!

何况,红枣今儿还有大事要办——她得盯着她娘,防备她把别人吃剩的枣子茶给倒回锅里去。

眼见红枣不去,李玉凤很是失望,但还是尽力笑道:“那下次吧!”

“行!”李满囤替红枣答应下来:“玉凤,你们就先回去。红枣还小,还没独自出过门。”

“等明年她再大一点,就和你们一起去。”

刚才一进屋李玉凤的眼珠子就叫满堂的红漆家什给映得通红。

此前,李玉凤从未见过大伯家这种红得发光,甚至能照见人影的家什。而堂屋里,除了漂亮的家什,还有黄铜的油灯、黄铜的香炉、白色的细瓷贡盘、黄铜的洗脸盆、以及黄铜的锅和茶吊子。

黄铜,那可都是钱!看到几样铜器,李玉凤终于明白她娘郭氏昨晚和她说的她大伯家有钱,到底是多有钱!

难怪红枣能穿这么漂亮!红枣家钱多得能做家什,确是能随便买棉袍子穿。

想着娘的话,李玉凤决定交好红枣。故她方才约红枣一起玩。不想红枣不接她的茬。

正失望着呢,不料大伯却是接了腔,这又让李玉凤看到了希望––明年就明年吧,她明年有棉袍子穿也行。

李贵雨瞧见他大伯李满囤家的堂屋,也是震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