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细水长流(80)

作者: 卉苗菁彩 阅读记录

“咱庄里若是羊群不够,你们把钱算出来,跟我拿钱。”

虽然没养过羊,但养猪得买猪仔,养鸡得孵鸡子,李满囤还是门清的。

买猪仔鸡子都得要钱。李满囤想着庄子的粮种都是他给出,便就决定自己拿了这买羊羔的钱。

说话间,骡子已经磨好了面。李满囤瞧那骡子一身青毛,油光蹭亮,便觉喜欢,笑问道:“这骡子,会拉车吗?”

潘安也笑道:“会的。”

“这是大青,脾气好。”

“还有一头大黑,那可真是驴脾气。”

李满囤爱惜的摸了大青好一会儿,心说:等羊养成了,有了钱,他也尝试着养个牛和骡子啥的。这些大家伙,可比羊值钱多了!

余庄头晚饭后才回来。今儿一个白天余庄头都去隔壁赤水县打听枸杞苗去了,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回来后,余庄头听了潘安来说养羊的事,也以为可行。

最近余庄头在外面跑了几趟,亲眼目睹了周围村户的改变。村人真是有钱了––进城买肉都是三斤,五斤的割;细布,也是整匹整匹的往家买。想来养羊卖肉,也会有主顾吧。

村人的这些变化都是枸杞带来的。连带的,村人也特别在意枸杞苗––压根就没人卖。

余庄头本想去邻县碰碰运气。结果去了这一趟,余庄头才发现邻县也有外地商人在收枸杞,便知在这周围想买到枸杞苗的机会几乎没有。

既然买不到枸杞苗,余庄头发狠,那就养羊!总之,他不能啥都不做,干受穷。

因李满囤留了话说想买羊找他,故于庄头和潘安、潘安他爹潘小山和以及潘安他哥潘平,商量了整一个晚饭方才拟出一个大概。

现庄子里有一个20来只羊的绵羊群。但到腊月交租,庄子里却要出成羊16只,那时便即就只剩下十只羊。

庄子要养羊,若按15只成年母羊配一只公羊然后一年产30–50只小羊来算,那便按一块地一群养算,就要最少再买30只成年母羊和两只公羊,这便就要60多吊钱了。

余庄头,不知道李满囤手上有多少钱,所以在商议好后,便趁来李满囤家接余曾氏的机会赶紧询问。

李满囤听完余庄头的账,想了想说:“这钱,我有,明天送去给你。你看着买。”

“就按你们说的,先买两个族群,放在山那边的两块地上养。”

“原先年底给我送的十一头羊,我今年,也不全要。”

“除了冬节的这一只,我再要四只,一只除夕祭祖,三只家吃外,余下的六只,也都留着做种。”

“你们的五只,若是不吃,我这边也买下来做种。”

“这样,就有三群羊了。”

余庄头一听,自是愿意,他们的羊本来就是要卖掉换粮食和猪肉的,现李满囤愿意收,自是免了他们卖羊的麻烦。

对比卖羊难,买羊却是简单。谢家庄子多,这些年租交下来,余庄头也认识了好几个小庄子的庄头。他跟他们能收到成年母羊。

有了羊,还得准备牲口棚。李满囤于是又加给二十吊钱买石头和砖瓦,而木料则用庄里工房现存的就好。

送走余庄头和余曾氏,李满囤便关了大门和后门,然后方拿着铁锹进了柴房。

搬开柴房中间的柴禾,然后又搬开铺在地上隔潮的石头,李满囤便开始挖地。不一会儿泥地里露出一口扎着油纸的缸。

小心的解开油纸,露出缸口,李满囤伸手自缸里掏出一锭银子来。将银子放进篮子,然后又接着掏。如此,掏了二十回,凑足100两,李满囤方才停手。

照原样,把缸扎好,土填上,土上的东西又一样一样放好。李满囤拿着锹,提着篮子出了柴房。

王氏瞧见李满囤进房提了这许多银子,不觉问道:“这么多钱?”

“咋了?城里的房子,看定了?”

经王氏这么一提,李满囤方想起八月节他说过进城买房的话,偏这阵忙,他竟给忘了。

“不是。”李满囤摇头笑了:“刚你提醒了我,我明儿进城瞧房子去。”

“这是买羊的钱。”

李满囤简要地和王氏说了多出一百亩地和准备养羊的事。王氏闻讯自是十二分的欢喜,不提。

早起,李满囤趁余庄头送余曾氏过来时把80两银子给了余庄头,让他买羊和建牲口棚使。

余庄头没想到李满囤拿出来的竟是银子,吃惊过后便是感叹:新庄主人不可貌相,家中竟有存银。先前,他倒是小看了。

吃完早饭,李满囤决定进一趟城。冬节在即,李满囤准备把冬节的节礼给办了,然后就是打听打听房子,最后则是顺路给自己也添一套全新的棉袄棉裤。

看过了媳妇和闺女的新衣,再看自己的旧袄,李满囤便觉得有些寒碜,故他觉得有必要给自己也添套新袄裤。

眼下正是农闲,李满囤想着进城也没有要事,倒是把红枣带上才好:一来两人路上作伴说话,也不寂寞;二来天气日冷,若待下了雪,这进城可就是遭罪了。到时,红枣就是想进城,他也不能带。

似红枣这么大的孩子,若是染上风寒,那可不是玩笑。

这一次,李满囤依旧背着红枣进城。他还没学会赶牛车,而潘安得留在庄子里和他父兄一起帮着余庄头张罗养羊的事。

随着收购枸杞商人的离开,大刘村码头停泊的船只明显少了,连带的北门外聚的短工越发多了。

因为活少,李满囤很轻易地在县城北门外的茶馆找到了空坐的朱中人。

小县城的中人,一向都是身兼数职––招工招徒、帮佣帮闲、商铺租赁转让、房屋买卖,甚至还有保媒拉纤。总之,不管啥事,只要肯使钱,中人啥都能办。

朱中人瞧见李满囤也很高兴。他甚至还记得李满囤的姓氏。

“李爷!”朱中人站起身,冲李满囤抱拳笑道:“好久不见!”

中人这行当吃的就是朋友饭、信用饭。先朱中人和李满囤不熟,不敢招呼。但经了崔师傅这桩生意,他摸了李满囤的底,知道对方是个殷实的庄户人,故现才敢交道。

呵呵,不是殷实人家,可招待不起崔师傅师徒三个的吃喝。此外他没从崔师傅嘴里听到一句李满囤家的不好,这便即就难得了。

李满囤这两个月做了老爷和里甲,与人说话交道能力也长进不少,当即也抱拳回笑道:“朱中人,您发财!”

哈哈哈,寒暄过后,李满囤说明来意。朱中人回想一刻道:“李爷,今年因为枸杞生意,城里,特别是北街这块,房屋涨价涨得特别厉害。”

“如您先所说的,一进宅院,再加三间铺子,现今,已不是120两,而是150两了。”

“还有价无市!”

“涨这么多?”李满囤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嗯!”朱中人肯定地点头:“价钱就这三个月里涨的。”

“我七月居中了西街一个三开间店面加一个齐整院子的宅子,也才115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