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晚(97)+番外
未晚变得很忙,开始跟着商号里的老辈们外出谈生意,去了一次苏州,去了一次扬州,几个月的时间就匆匆而过。
跟风月俏也就见了几次面,她还是从前开朗豪爽的性子,笑起来没心没肺,再也没有跟她提起过某个人。
宣扬依旧很闲,谈笑间给人治个病,有时分文不取,有时要了人大半家底,在温柔乡女人怀的时间比在家里多。
未晚已经可以独立承担杨家的大小事务,虽然常常挑灯看账簿,站起身已是天方露白。
府中嬷嬷实在忍不住了就会试探地问她——可有意中人了?
她只是笑。
年方二十,别的姑娘在这个年纪早已嫁作他人妇,当然,她不是没人要,上杨府的提亲的媒婆依旧络绎不绝,只是不知道是为了她的貌还是杨家的财。
丫鬟们好奇地看那些送来的画像时,她也会瞅了上几眼,不过实在是没什么喜欢的人。
很忙的时候,她已经开始骑马来往,骑术精湛,英姿飒爽,常常引得路人仰望。
只是偶尔夜归的时候听见清脆的马蹄声在石板路上响起,她会恍惚听见谁的声音回荡在耳畔——如果我说,我希望刚才坐在我马上的人是你呢?
就这样不知不觉,蹉跎了岁月。
第七十四章 向晚
春去秋来,天气渐凉,眼看大雪纷飞,又是一年。
官道上早已覆了薄薄一层银白,抬头望天,却是璀璨的烟火在夜空绽放,随着细密的雪花无声坠落,仿佛下了一场最温柔的金银雨。
“小姐,今儿是大年三十了,府上肯定都等着你回去吃年夜饭呢。”一旁的随从与未晚并骑,笑着对她说。
未晚回头望了望身后的满载货物的车队,不由笑道:“不过辛苦大家了,这时候还跟着我在外面跑。”
“小姐客气了,谈成了一笔大买卖,大家都能过个好年,再说,这不都到家门口了么。”车队里的伙计笑着连声反驳。
未晚闻言微笑,仰首却望见眼前宏伟壮丽的酒楼,夜色中灯火辉煌——一时间,笑意停滞在嘴边。
“小姐?”旁人见她勒住缰绳,不禁诧异询问。
“你们先走吧,把货送到商号就回去好好和家人团聚,在场的诸位今年的工资都提高两成,多出来的那些酬金大年初一去账房那里领,就当是我给大家的拜年了。”
“谢谢小姐!”众人都喜出望外,纷纷致谢而去。
未晚望着远去的车队,视线移回眼前的酒楼,她下马,缓缓地往门口走去。
这幢新酒楼就建在当初她很想要的这块地上,上一次离开杭州的时候它还没有竣工,这趟回来却已经落成开张了。
乌黑的匾额上是三个铁划银钩大字——向晚楼。
她知道那是谁的笔迹。
他的笔势沉稳,横笔刚劲,竖笔利落,勾笔婉转、捺笔霸气……就如那一次他有意想让她受窘的四个字,秀色可餐。
向晚楼,向晚。
握着马鞭的手竟不由自主地轻颤,胸中仿佛有什么压抑很久的感觉,在蠢蠢欲动,即使她将它藏得那么深,那么久。
------------------------------------------------------------------
“姑娘,天气寒冷,不妨进来一坐,尝一杯本店的新出窖的酒。”一位身材瘦长,相貌斯文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微笑致意。
未晚迟疑了一下,还是缓步走了进去。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是大年三十,店里还是有不少客人。
“贵店生意不错。”她开口赞道。
“今夜阖家团圆者不少,但漂泊天涯者也很多,不过是世间常情。”那人笑答,“敝人姓洛,是这里的掌柜,姑娘请随我来。”
“宁负韶华,此心向晚——掌柜的,这正好应了你们的招牌啊。”行至楼梯,却听见有人叫好。
未晚的脚步瞬间顿住,缓缓望向大厅正中的那两根金漆圆柱,上面分别雕刻着两排字。
左边,是“宁负韶华”。
右边,是“此生向晚”。
“那是咱们爷的字。”洛掌柜笑着解释。
“哦。”未晚轻应,跟着他上了楼,却觉得脚步虚浮,似乎使不上力气来。
“姑娘,您看这顶楼的风光是否不错?”洛掌柜含笑望着她,“天气寒冷,所以关着窗,不过这层里窗和楼顶都是由上好的琉璃所制,外头的景致依旧清晰可见。”
未晚有些诧异地伸手触摸琉璃窗面,外面雪势渐大,抬起头,绵密的白雪已经覆盖了天顶,如果是晴天,一定可以看见满天星光。
“的确是独具匠心。”她不由叹息。
“姑娘喜欢就好,”洛掌柜看着她笑道,“韩爷说,这酒楼盖了就是要送给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