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姬(62)+番外
在最初她们观赏龙舟的地方可能会晒的头晕,但流云台这边可不会,薛青知道她是怕惹麻烦要自己回去,也好,还不知道那柳春阳是个什么性情的,柳五儿看起来不好相处,挑拨告状什么的。
如今压了他们一头,先避一避的好,三人便离开这里向家中走去,路过商贩给暖暖买了一架秸秆编织的龙舟,小丫头欢喜的举着在前跑。
蝉衣看了眼含笑的薛青,道:“青子,你原来还会作诗啊。”
薛青道:“我不会啊。”
蝉衣哪里会信,只当薛青谦虚,想了想适才的场面忍不住笑,道:“青子,你适才感觉怎么样?”
适才么她是不会作诗,但她会抄诗啊,这是每个穿越主角必备的技能啊,她也没想到来这种事的这么快,又这么巧适才她跟杨静昌刚好谈论龙舟赛的诗词,恰好她想到曾经读过的唐朝张建封的这首竞渡歌。
因为这里的时空与她熟知的历史不同,人物也不同,李白虽然有,但也有很多人没有,比如李商隐陆游什么的,于是询问杨静昌有没有张建封这个人,杨静昌思索一番摇头说从未听过此等人物。
才说完柳春阳就送上门,又有什么办法,不打脸都不好意思。
薛青抚了抚长衫,道:“感觉么,欺负人啊。”
咿,又说欺负人?柳春阳提出作诗为赌的时候,他就说欺负人,蝉衣理所当然认为这欺负人指的是柳春阳欺负人,但现在难道是说他自己欺负人么?
为什么这么说呢?蝉衣紧走几步拉着薛青的衣袖问。
“说了我是文曲星下凡生而知之嘛,跟我比作诗什么的,岂不是我欺负人。”
“又说笑。”
这边三人说说笑笑的远去,那边龙舟赛台前新一轮的比试又将开始。
李知府再次敲响了号令,锣鼓呼喝声四起,站在高台上的人几乎都有些站不住,但大家都面色含笑欣赏着胜景。
“此景只应天上有”
“今日的诗词不少吧?”
站在高台上名门望族的男人们一面看着河中破浪的龙舟,一面低声交谈着,话题多数是围绕今日的诗词,李知府也不例外,治下出文士也是他的政绩,但作为一个诗画大家他的眼光也很高。
“先前的倒有几首还算不错。”他含笑道,这已经算是夸赞了。
几人便把那几首不错的读来赏析,有人分开人群上高台来,神情激动。
“又一首好诗诸位瞧瞧。”
纸张你推我让最终送到李知府手里,李知府笑着抬了抬袖子将写了诗词的纸拿到眼前,先略扫一眼。
“嗯,是乐府啊。”他道,从第一句开口念去,“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念到这里他笑了笑,四周的人也笑了笑。
使君嘛,自然是指知府大人了,文人啊也是最爱吹捧的嗯,诗词多数就是用来吹捧盛世的。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李知府的声音继续。
嗯不错,他脸上的笑容渐收,眼神认真起来,四周的人也竖起耳朵,四周锣鼓阵阵呼声如雷,大家的视线又不由落在场中,居高临下望去。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确实如此,如描如画。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笑声消散,李知府的声音越来越大,他甚至也看向了场中,身边围拢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听着朗朗声,视线凝固在河中龙舟胜景上。
锣鼓声,呼喝声,彩旗摇晃,垂柳舞动。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四周似乎一瞬间陷入安静,而视线里却依旧繁盛似锦,一动一静,似远似近似真似幻。
第六十七章 告发
李知府手里握着诗,耳边欢呼声陡然高扬,原来这一轮的龙舟赛结束了。
“好诗啊。”他道。
四周的其他人也回过神纷纷点头。
“此首最妙。”
“可列前十。”
“前六也可。”
“不知作者何人?”
听到这个询问,跟大家称赞赏析的李知府才重新看向诗词的纸张。
“我来瞧瞧。”他道,念出末尾的字,“于流云台结庐社”
流云台大家知道,这便是说这首诗是在流云台赏龙舟的人写的,至于结庐社,诸人有些陌生,但也有人笑了。
“这个啊,是裴家的七少爷裴禽裴焉子建的诗社,原本在外求学,青霞先生归来后,焉子少爷便拜入青霞先生门下。”此人道,“因为喜爱作诗与六道泉山的学子们成立了一个诗社。”
此人说着伸手指向一旁,看着一位身穿锦袍身量高瘦的中年男子。
“裴四爷,是你家焉子的结庐社吧?”
众人的视线便都看过去,被唤作裴四爷的男人含笑点头,裴焉子是他的侄子。
“小儿玩闹而已,不当一提。”他和煦道。
“原来是青霞先生门下啊。”李知府笑道,“怪不得如此。”
他的视线继续移动,念出后两个字。
“薛青。”
他的声音一顿。
这个名字比结庐社还有些陌生,众人刚要互相询问,李知府却已经笑了。
“青霞先生教的好啊,果然门下多才俊。”他道。
众人便忙跟着称赞,迎合了知府大人,称赞了青霞先生以及裴氏子弟,一举三得皆大欢喜。
至于这个薛青,既然是结庐社的,那必然也是六道泉山社学的学生,青霞先生的弟子,知道这个就够了。
李知府兴致更高,伸手做请。
“来来我们去看看龙舟的胜者。”他道,关于这首诗的话题便结束了。
众人当然捧场,于是你推我让你请我先拥簇着李知府走下高台,引发了又一番热闹,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挤到知府身边,一些人渐渐落后不远不近的跟着自己说笑,但也有人若有所思。
“这个薛青,好像郭怀春的那个女婿的名字”他道,但那个孩子就是个笑话,怎么可能作诗,还入了结庐社裴焉子的眼?
如果真这么厉害,郭怀春早到处宣扬了,或许只是同名吧,男人摇摇头不再自言自语,跟上身边的人说笑今日的龙舟赛事。
而郭大老爷此时还在问昨日蹴鞠赛的事。
郭子安郭子谦都没有去看龙舟赛,郭子安是脚受伤,虽然伤的并没有那么重,郭子谦如今则有些畏惧出门听小厮说薛青去看龙舟赛了,遇到了怎么办。
“他去蹴鞠这么大的事,你们怎么不告诉我?”郭怀春沉脸喝道。
郭子安神情有些奇怪,道:“伯父,蹴鞠这事,算什么大事啊。”
郭怀春噎了下,道:“输了也就罢了,赢了且受到知府的夸赞,这还不算大事?我怎么也得去感谢一下知府大人。”
哦,原来知府大人才是大事,郭子安明白了,撇撇嘴,闷声道:“还没来及伯父你刚回来,我都不知道。”
郭怀春有些不可思议道:“他竟然会蹴鞠,还能踢的那么好?”
他蹴鞠踢的没多好,踢人踢的很好,郭子安心道,看了眼郭怀春,道:“伯父不会这样就觉得他配得上宝儿妹妹了吧?”
郭怀春咳咳两声,道:“蹴鞠这种事还是读书重要。”又捻须,“不过这孩子,胆子好像变大了竟然能跟你们一起玩。”
胆子变大?他的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郭子安垂在身侧的手攥起,这小子明明是个小混蛋,如今在外边不知道怎么得意洋洋,而自己却躲着连人都不想见
“伯父。”他道,“薛青他根本就没有上学,也没有读书。”
郭怀春一怔:“什么?”
郭子谦在一旁喊了声子安哥,神情有些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