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在食堂里一起做的年夜饭感觉好香啊!我自家吃的都没那么香。”
“哈哈,我家的年夜饭倒是不错!”
“可惜没有放烟花,总觉得不是那个味儿。”
“放什么烟花,不怕异种找上门吗?”
“ls怎么能这么说,不应该是:放什么烟花,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懂不懂!”
“不说了不说了,我看春晚去了!”
“我也去包饺子了。大家新年快乐!作者也是,新年快乐!悄悄问一句,明天有没有爆更?”
辛灿:“……”
看着前面那些评论的时候,他的情绪起起伏伏,飘飘忽忽。像是一根没了引线的风筝,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往何处。
按理来说,独自一人度过的新年对他来说才是寻常,前面二十年的人生都是这么度过。当时他开着春晚写代码,一点儿都不觉得不对。
可现在,房子里热热闹闹地响着歌舞声,手机里满是读者们的各色言语,辛灿听着、看着,却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他与那种感受的名字之间隔了一层薄薄的纸,稍微一戳,就能将其戳破。
事实上,那张纸也的确要破了。
只是在那之前,辛灿:“爆更是不可能的,直到第三部 分结束都不会再有了,谢谢。”
作者有话说:
第163章 抵达
“盛珣”对队伍的规划进行得十分顺利。等到天气回暖, 他们这百余号人里,已经有三十名异能者。除了八个是意外感染之后被他「净化」,另外二十一名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人。
平心而论, 虽然有前面的种种准备,他依然不能说这些人一定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甚至是确保他们不会变成类似李钺那样的人。但是, 就算有下一个「李钺」出现, 「盛珣」相信, 他也会被其他异能者一起压制的。
他们终于启程。
一百多个人,分散在足足十辆大巴车上。
这些车原本都是学校里的校车。不光来自他们落脚的那座理工科大学,还有一些来自附近其他学校。
每辆车上都有十来名队伍成员。在车队开头、结尾的地方,上面成员中的异能者数量会多一些, 并且更偏向于攻击属性。而在队伍中间的地方, 异能者数量会比较少。不过, 还是会确保每辆车上都有能保护其他人的人。
老弱病残们也被分散开来,除了最开头和结尾的车子, 剩下每辆车上都有。
这是「盛珣」和其他人一起商议出的结果。
按理来说, 把比较弱小的成员放在一起,会不会更好照顾?的确是这样。但是,这是在车队可以一直平稳行进的前提下。
可他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 离开大学城后的每一分钟, 都有可能有某个异种忽然出现,打乱整个队伍。
这都是比较好的情况了。万一遇到了不得不分散的时刻, 当一辆车上全部都是老弱病残,或者某辆车上只有很少量的食物储备, 他们要怎么办?怎么活?
有前面的经验在, 人们知道, 这些都是很现实、极有可能发生的问题。
所以,人们一起拟定了如今的「平均分配」方案。
每辆车上都有足够的食物、药品——“盛珣”在的那辆车上药品会少一点,但是也有——以及强者和弱者。
临走时,“盛珣”面向所有人讲话:“我们合在一起的时候,是一个大队伍。但是,每一辆车,又都是一个小队伍。”
照他的想法,其实「小队伍」还可以少一点。可惜需要带上的物资太多,每一样都很难舍弃。这么一来,只能让人们在分散一点。
但这种安排并非全无好处。一旦遇到某辆车子损毁的情况,车上的人员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转移到其他车上,也算是给整个队伍上了一重保险。
闲话不说。总之,伴随着朝阳,人们激动、坚定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这注定是充满波澜的一路。
和平时期,从国家最东部的沿海城市,到国家中西部的内陆城市,在同纬度的情况下,至多只用花费数天工夫。
现在却不一样了。这个一百人的队伍面临着被异种损毁的道路、铺天盖地的追杀攻击,还有在路途中新碰到的人们……每一项,对他们而言都是一样挑战。
整体行进的速度很慢。可以说,《曙光城》的时间线,和现实中近乎是一致的。
队伍走了一个月,读者们就揪心了一个月。
“明明每天都有两章!明明每一章都有剧情进展!为什么我还是觉得看不够!”
“能不能多更一点?赶紧到曙光城吧。”
“感觉盛珣要坚持不住了,我也要坚持不住了……”
无怪读者会这么说。在种种危机之下,“盛珣”作为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在用最快的速度成长,同时也在用最快的速度被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