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那个男配[快穿](11)
只是建为走了几步忽然刹住,声音颤颤,“公,公子,那是夫人吗?”
谢砚一愣下意识往前看去,只看到发饭的妇人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未施粉黛却依然难掩风华,她动作利落的盛饭分食浑然没有半点不适,甚至还和身边的妇人有说有笑,俨然是打入对方内部,成为了她们的一分子。
谢砚回过神后,快速的走向她,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特别想同她讲话,“夫人。”
舟舟听到声音抬头看去,笑着同身旁的分饭的妇人说了些什么,随即拿着分好的饭递给他。
“饿了吧,赶紧吃吧。”她端着一碗菜色并不算好的餐食拉着谢砚找了个田埂席地而坐。
谢砚默默吃着手里的食物,即便是简陋的粗茶淡饭,也被他吃出了宫宴的感觉来,简而言之谢砚连吃饭都赏心悦目。
谢砚吃了一口就没再吃,舟舟咽下嘴里的饭疑惑的看向他。
“不好吃吗?那晚上我们吃好的,有想吃的吗?”
谢砚摇了摇头,声音微微涩然,“没有,很好吃……”
舟舟左看右看,道,“那你怎么不开心呢?”
谢砚侧头看向她,忽又转头望向莽莽大山,“夫人千金之躯,本该锦衣玉食,如今却陪着砚吃这些粗茶淡饭,只是觉得,辜负了圣上娘娘……”
舟舟伸手指尖挡于他唇间,眸中星光闪烁,“我知道你想做好这件事,你想当个好官,你那么辛苦我想帮你的,我做的好吗?”
谢砚就这么看着她,缓缓道,“好,很好,比我做的好。”
舟舟笑了,转头看向田地,“这地开好之后打算种些什么呢?“
谢砚也看向去了石头后平坦的土地,“我曾在一本游记中看到,在黔中有一种稻与鱼共生的农作方法,在谷雨前插好秧苗再放进鱼苗,鱼会吃草松土,为稻增肥,两者相生互利,既少了农民劳作施肥,还有鱼可以吃,是很好的方法。”
舟舟听完就知道这是稻鱼共生系统,这种农作方法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汉代,对生态环境也有重大的保护作用,这种农作模式对于两千多年以后的机械化时代或许算传统落后,但对于现在而言显然算得上极为先进。
但谢砚并没有为此感到开心,甚至有些忧愁。
“但我只在这本游记中看过,从未亲眼见过……”
谢砚的担忧舟舟自然理解,他刚刚上任,来这犄角旮旯自然是想要展现自己能力让皇帝看到的,但毕竟第一次干事,忐忑不安是必然的。
谢砚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舟舟还能不知道吗,这种方法在后世还被列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重要文化遗产,显然是被试验认可的。
而且除了稻鱼共生系统,还有稻鱼鸭共生系统,两者都被列入文化遗产,可见其成功之处哪怕时隔千年也被后世认可。
不过换位思考,谢砚能因为一本书提过而进行大胆尝试,也足以见其魄力。
只是如今到底还有些稚嫩,过几年才能真正脱胎换骨。
即便天才,也要给他成长的时间。
舟舟想了想,轻轻握住他的手,“你既然选择了,我知道你心里已经有了把握,我一直都支持你。”
谢砚抿了抿唇轻轻一笑。
公子浅笑,濯如春柳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只听他含笑浅叹。
“多谢夫人信任,砚定不辜负夫人厚望。”
作者有话说:
稻鱼共生系统说明来自百度。
喂喂喂!有人吗?摩西摩西?有人就冒个泡泡吧~
打滚求收藏!
第六章
留在梅县的青壮年虽不多,但留下来的大多是对家乡有着一片深深的眷恋之情,没有人不渴望这个生他养他的故乡能够好起来。
紧赶慢赶终于在谷雨之前将两万多亩荒地开垦成良田,种下稻秧,洒下鱼苗,等待九月的丰收。
显然对于谢砚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检验他的计划成功与否,依然需要时间来证明。
谷雨的时候下了一场雨,山上长了许多野菌,舟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片生机盎然的山林,于是在雨后第二日的晴朗日子里,她拉着云杉上山采蘑菇去了。
主仆俩人拎着篮子上山,采蘑菇的主力是舟舟,因为只有她能认得出哪些蘑菇没有毒,如果对山菌不是特别了解的人,建议还是不要随便吃山上的菌类,菌子虽香,命更重要。
“殿下,这个可以吃吗?”
云杉指着一个椭圆形白色蘑菇好奇的看了看,夫人说颜色鲜艳的蘑菇大多有剧毒,所以当云杉看到一个白白嫩嫩颜色朴素没有虫洞的完美蘑菇时,完美主义的她显然对这棵蘑菇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