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替身女配之后,我拐走了女主(218)+番外
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唯有脑子颇为聪明,可他家中贫寒,没读过几本书,有无功名在身,也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他学习。
他咬咬牙找了个能供得起自己读书的活计。
他上了青楼,做了清倌儿。
他无美貌也无才艺,既不通琴棋书画,更不会风雅之事。
唯独读过几本书,识得几个字。
他虽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却在夫子的课堂外偷听过,凭借他的聪明,拿出来忽悠一些不通文墨的土地主是绰绰有余。
这年头,读书识字的清倌儿都是达官贵人的专享,而有钱无权的土财主们哪里见过少年这样风姿高彻,全然不会讨好金主,只一心一意想着学习的单纯少年?
他凭借着精心打造的新奇人设,很快便打出了有墨公子的美名。
生意日渐兴隆,你给他砸钱读书的财主越来越多,每一个都觉得自己便是少年唯一的哥哥。
少年在这样混沌的烟花之地中依然保持着一颗出淤泥而不染的向学之心,赚到的钱都拿来读书习文。
他很快就攒够了一笔钱,又委托了金主为自己赎身,带着大笔的钱财去书院学习。
少年摇身一变,从清倌变成了书生。
从此之后,人生一片坦途,高中后,又凭借着自己的才学被高官榜下捉婿,娶了世家贵女做妻子。
在外家的帮助下登科为官,官路亨通,一路坐到尚书之位,成为了大圣朝排得上名号的重臣。
谁能想到他曾经是烟花之地的清倌呢?
这就是柳尚书的前半生。
第一百六十二章 从花魁到尚书:我的转型之路
浓缩了一位重臣跌岩起伏的前半生,却只是一个不到一千字的故事。
清熙从正午写到天黑,月光灿烂下,一天就写完了这个故事。
照例是系统第一个欣赏。
系统看着最后一行字,震惊道:【柳尚书曾经当过清倌?你怎么知道的?!】
清熙理所应当道:【原著中写的呀?你没注意吗?】
系统语气坚决:【这不可能!原著中的每一个字都刻印在了我的主板上!我都不知道柳尚书曾经做过清倌!】
清熙为它解释,【就在瑟瑟带球跑逃离端王府之后,是烟花之地出身的大娘收留了她。】
当时的顾瑟瑟,每天警惕的如同惊弓之鸟,一点风吹草动就让她敏感不已,好心的大娘不忍心她这个样子,便讲故事宽慰她。
其中就有说到,少年为了读书而投身青楼做清倌的故事。
系统极速搜查原著,道:【大娘可没说这少年就是柳尚书!】
【对,】清熙道:【但是大娘是平溪人,而柳尚书也是平溪人。】
系统冷哼一声,【这很有可能只是个巧合!平溪可不小!】
【证据不止如此,】清熙道:【原著在后面有讲,瑟瑟出门碰上了有人在闹事,是有一个破产了的地主在柳尚书门前要钱,事情闹得很大,瑟瑟扫了一眼,却发现那个地主有性病。】
性病,证明地主常年流连在烟花之地。
清熙慢慢道:【多重印证之下,我有五成把握,那少年就是柳尚书。】
【万一不是怎么办?】系统提问。
【不是就不是。】清熙哼笑道:【柳尚书反正肯定不干净。】
清熙要做的就是把中后期的事件提前,她现在要提前搅混这潭水,让柳尚书自顾不暇,分身乏术。
只要他不能再去找公主姐姐的麻烦,清熙就算达到了目的。
系统嘀咕道:【你去哪找那个原著中的地主呀?来得及吗?】
【我才不去找。】清熙道:【我只负责写好这个画本子,把它发行出去,至于那些费心费力的找人伙计,自然会有人干的。】
柳尚书的政敌们,想要拉下他坐上尚书之位的下属们,看到画本之后,自然会有所联想,积极主动的去找人找线索。
她一个普普通通的千金小姐,何必去做这些麻烦的事儿。
清熙想了想,又提起笔,划掉了几行说柳尚书是清倌的字迹。
她可没有明示暗示谁!
清熙狡黠道:【我只是思路比较清奇,写了个不同寻常的话本子罢了,那些心眼比蚂蜂窝还多的政客们自己要有所联想,可不能怪我呀。】
系统感慨道:【你们人类真的好复杂。】
清熙笑笑,把手里写好的画本递给侍女,叮嘱道:“这一本印刷不用多么精美,唯一的要求就是快,最好明天就能上书店发售。”
侍女蹲身,笑道:“小姐放心吧,一定给您办的妥妥当当。”
清熙笑嘻嘻的往她嘴里塞了个桃酥,愉快道:“你办事,我一直都很放心!你可是我最重要的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