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乡人家(1104)+番外

一面用手肘急捣郭俭,要他表态。

郭俭赌气道:“我就要去!”

这娃儿脑子里想的是荆州不过“一天”路程,想回来也不是太难,因此不以为意;再者,他被爹娘说小,觉得被看轻了,觉得他们不像哥哥姐姐一样认可自己的能力,所以很不满。

原本最反对的蔡氏反倒没声音了。

她被“国公”“王爷”的名头给吓住了,怕人笑话她没见识,轻易不敢发表意见,任凭郭大全拿主意。

郭大全便说,等郭守业回来,问他怎么样。

郭勤生恐有变,当时就跟方初去了方家,恳求清哑出面。只要清哑赞成此事,那爹和爷爷也就没话说了。

清哑无需郭勤游说,她岂不知郭俭学木匠的深远意义。

若郭俭不是那块料,她也不好强逼。

如今郭俭志在木工,她当然要促成了。

她对郭勤道:“明天我回去说。”

郭勤放心了,拉着她手笑道:“我和姑姑一条心!”

清哑捏着他腮颊软肉嗔道:“谁让你先斩后奏?”

郭勤龇牙笑着逃了,并不解释缘故。

次日,郭守业回来了,清哑也回娘家来了。

清哑对爹和大哥道:“不管学什么,都要从小学起。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有灵性,可塑性强。等长大了就不行了。林家的木匠手艺堪比鲁班大师,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让俭儿去吧。”

她的意见让郭守业和郭大全高度重视。

郭守业又亲自问了郭俭,最终确定此事。

两天后,郭俭只带着两个小厮,在郭大全护送下,去了荆州。

为何只带两个小厮?

这是郭勤的主意。

郭勤怕弟弟半中间想家,若是派个大人跟着照顾,没准他就要逃学回家;只派两个小厮跟着,这么远的路,就算郭俭想逃回家,小厮也不认得路,这就断了他的念头,让他死心塌地在外学艺。

他悄悄对弟弟道:“你这一出去了,爹和娘都不在跟前,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多自在!要是带个年纪大的,他没准就要管你。你听我的,就带两个小子去。你是小爷,你管他们,他们不敢有二话。”

郭俭深以为然,便对爹娘说他长大了,不用人照顾,只带两个小子使唤就够了;郭勤又在旁附和,说弟弟此去一心学习,人跟多了反不好,郭大全见两个儿子都如此出息,高兴地依从了他们。

送别的时候,郭勤和巧儿终于良心发现,对弟弟去那么远不放心起来,百般嘱咐不算,还各自把珍藏的好东西都送给郭俭。

第718章 远虑

巧儿道:“这两个荷包你拿着,我做的。往后逢年过节姐姐都给你做衣裳和鞋子,叫人带给你。谁都不做也要帮你做。”

郭勤道:“这是帮我画的像,你要想我了就看看。”

巧儿道:“天冷了记得穿衣裳,要好好吃饭。要是大伯给你的钱不够花了,就写信跟我们要,我和哥哥偷偷给你寄去。”

郭勤直接把自己攒的几百两银子塞给弟弟,且考虑很周全,怕弟弟拿着累赘,都换成银票了,还有些碎银子,让他路上买零嘴吃。

巧儿也塞给弟弟两百两银票。

郭俭备受兄姐重视关爱,又喜欢又惶恐。哥哥姐姐那抠门精细的性子,他比谁都清楚,如今把全部家当都送给他,还嘱咐这些话,可见是爱他的。他感动得稀里哗啦,眼泪汪汪。

他一哭,郭勤和巧儿也红了眼睛。

郭俭一面哽咽,一面懂事地劝道:“大哥哥,巧儿姐姐,你们别想我,过年我就回来了。我们放大炮仗。”

郭勤和巧儿对视一眼,又心虚地转开头。

可怜的娃儿,过年回来是不可能滴!

等他面对残酷现实的时候,一场大哭怕是免不了。

想到这,郭勤担忧极了,便端起小爷的架子,把跟弟弟去的两个小厮叫到一旁,又是威胁又是利诱,要他们好好伺候弟弟、陪弟弟学习,如若不然。等回来叫他们好看!

两小厮拍着胸脯,赌咒发誓地保证了一番。

清哑走来,将郭俭拉到怀里。为他整整衣领,柔声道:“我给长公主写了信,还带了些礼物,在你爹那。到时候你和爹一块去拜访长公主殿下。俭儿长大了,去了林家,要好好跟师傅学。将来,我们郭家还要靠你呢……”

郭勤忙接道:“对。将来郭家就指望弟弟了!”

巧儿也道:“对,弟弟将来最有出息!”

郭勤道:“弟呀。你一定能学成!你不会半路不学了吧?”

他是真怕这娃半路逃回家不学了。

郭俭保证道:“才不是。我一定好好学!”

一记又一记马屁砸来,一桶又一桶迷魂汤兜头淋下,郭俭晕晕乎乎地对着亲人们挥手告别,承载着兄姐的期盼。去往不知在哪的荆州。

上一篇: 圣僧你瞧我美么 下一篇: 良臣不可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