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乡人家(1108)+番外

稍后全家开怀畅饮,互祝新年。

郭勤和巧儿各自手执一酒壶,挨个为长辈斟酒,凑趣说些喜庆吉祥话儿;又将郭孝和郭义抱来,百般逗笑。郭孝郭义八个月,已经会笑了,正好玩的时候,引得众人乐不可支,也不知是大人逗孩子,还是孩子逗大人,屋里一片欢声笑语。

西坊,杨安平和朱顺也领着一干人开怀畅饮。

郭家大院,到处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临湖州府城,韩家。

因为韩老爷离世,韩家年三十的晚宴并无特别喜庆气象,很冷清。

韩希夷闻得方初携清哑回来过年,言语疏淡,笑容轻浅。

韩太太见他这样,说话极为小心,生恐说了不该说的,触动他心思,让他难过。她自己也不好受。听方家人说,织女进门不久就怀孕了,老太太高兴,特地要他们小两口来临湖州过年。回想当初和老爷上郭家辞婚的情景,她心中悔恨如虫蚁啃噬。

儿子落得如此下场,全是她和老爷一手造成,还有什么可说的!

方家,比韩家郭家另具一番气象。

清哑今日才算见识到豪门富户的奢华,便是她去过玄武王府、入过皇宫,依然要惊叹。站在全族正中心的春晖堂二楼远眺,四面都是乌压压连绵不断的屋宇广厦。主宅七进五门楼,坐北朝南,最前面是河埠头;中部是茶厅和正厅,乃是待客和议事之地;后部大楼堂、小楼堂和厅屋,为家主和家人起居之所,整个宅子呈“前厅后堂”的格局,前后楼宇之间以过街楼和阁楼相连,十分富丽堂皇。

大家族过年,热闹自不必说,各种规矩也比郭家多多了,因为这些规矩,清哑觉得这新年不如娘家过得自在。

方初最了解她心意,年三十随着家人祭祖、团聚,初一带她往族中几位老太爷、老太太处拜年,他都尽力陪在她身边。

他们成亲时,好些族中姐妹和妯娌未去参加。

今日双双出现在人前,众人自然要细细打量。

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他们却将这段姻缘演绎成了神话和传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原本还有些不相信的人,在看见方初全身心体贴清哑的样子,在场那么多人,他眼里只有清哑,再不怀疑。

一时间,众人情色各异。

第721章 恣意

方初并不在意众人目光。

无论在何处,人多难免心思不一,即便都姓方,也不可能如他父母兄弟姐妹一般亲密,他和清哑只是回来过年,无需太在意。

至初二,他就不肯在家应酬了。

方家上下都知道他这少爷脾气,最不愿循规蹈矩。

可是,清哑是儿媳,且怀了孕,方老太太不让方初带她出去,怕有闪失,方初却连个照面都没打,只让丫头去告诉一声,自带着清哑走了,严氏叫人追也没追回来。

方老太太心里不悦,但面上却未显露出来。

族中妯娌有人就笑道:“早就听说织女我行我素的,不大在意别人眼光,果然如此。和一初性子倒也相配。”

又一人问严氏:“弟妹,前儿我还听老太太说,你接了织女媳妇在身边养胎,顺便教她人情世故和管家。她学的怎样?”

严氏脸上便挂不住。

前者明夸清哑和方初性情相投,暗贬清哑没规矩。

后者质疑她,到底怎么调教儿媳的?

她一时无法回答,只好用儿子来遮掩,因笑道:“一初那脾气,这些年了,阖家上下谁不知道?他既不想在家待,又怎会丢下清哑。他们两个好,平日一初忙,不得陪他媳妇,这会子要他丢下她,不如杀了他呢。且容他们逍遥一日,等回来我再说他们。清哑是长媳。老太太还在呢,该在身边尽孝。况她又怀着孕,外头又冷。这个天实在不该出去。”

方老太太笑道:“清哑头次来这,带她出去看看也好。我就怕她冻着了。不知一初安排可周全,马车里铺的褥子厚不厚,穿得衣裳暖不暖?手炉脚炉带了吗?吃的喝的装了吗?清哑如今可容易饿……”

严氏忙道:“这个娘放心。一初自己都不肯将就的人,怎会委屈他媳妇和儿子。我听见二门上说,出去的时候一大群人跟着呢。”

众妯娌眼中闪过异色。

先说的那人笑道:“老太太对儿孙就是宽厚,这是织女的福分。便是二弟妹。若以她从前的脾气,嫁入方家还要立规矩守本分呢。如今对儿媳如此宽容,除了襟怀宽广,更多的是慈母心肠。这何尝不是织女的福分?这孩子又得皇上太后青睐,可见是个福气厚的。”

方老太太道:“正该这样。小孩子家。太拘着了也不好。”

上一篇: 圣僧你瞧我美么 下一篇: 良臣不可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