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流水潺潺,凉风透入窗内,丝毫不觉暑热。
清哑招呼道:“大表嫂来了。”
梅氏忙站起来,亲热地对她笑道:“刚来。正和姑母说呢,弟妹是个有福的,所以适哥儿才大难不死,将来更大福气在后头呢。我们在家说起这事来,谁不夸适哥儿聪慧过人,有勇有谋!”
当娘的,永远听不厌人家夸自己孩子。
清哑微笑道:“表嫂过奖了。”
一面请她又坐下,叙些闲话。
免不了大家又夸赞一番严暮阳有出息,清哑也说了几句。
梅氏听了十分得意,看着清哑心想:“若非暮阳要入仕,其实和郭家结亲也不错。待会可要谨慎些好好说,别得罪了她。”
想罢笑道:“话虽如此,但官场险恶,姑母最知道。咱们这几家,原本就是世宦之家,只因官商不能并重,才放弃做官,不是族中孩子没出息。现在阳哥儿要入官场,我难免思虑多了些。”
严氏道:“这事有他祖父和父亲操心,你就别操心了。”
梅氏笑道:“姑母说的是。侄媳也不懂这些。”
然后便说严暮阳如何得王源夸赞,“就是太皇太后娘家的族人。”
严氏点头道:“王家是书香世家,出了好几位宰相。”
梅氏暗暗高兴,接道:“可不是,连皇后都出了三位呢,最清贵的。王大人有一女,今年十五岁,生的花容月貌,听说才学比她哥哥还强呢。侄媳想,若能为阳哥儿求得这门亲,可不是天作之合,且对他前程大有裨益。侄媳探了探,那边对阳哥儿也满意……”
严氏那是什么人,立即明白了梅氏来意,心下一沉,因梅氏话题转得太急,她来不及阻止,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动。
不等梅氏说完,她便截断梅氏话头:“人家夸阳哥儿,是阳哥儿值得人夸。没影的事,还是不要随意猜测。”
梅氏一愣,便醒悟过来,红了脸。
严氏这是敲打她:若将来两家亲事成了还好;若不成,她今日说这话,岂不成了王家想求严暮阳而不得,有损王家名声。
当着清哑,严氏总算给她留了脸面,说得比较含蓄。
她急忙补救道:“是侄媳妄想了!不如姑母帮着去说说。”
说不说的都不重要,让清哑听到她这个想法才重要。
郭织女知道了她想为严暮阳求娶官家女,还能厚着脸皮让巧儿嫁入严家吗?以郭织女的心性,定是不肯的了。
严氏是知道严纪鹏打算的,恼恨这个侄媳妇在她面前弄手段,算计她儿媳,便不咸不淡道:“虽说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最讲究缘分。有缘的便千难万难也能聚在一起;无缘的再费心机都没有用。你要我帮忙,我都没见过那王家女儿,如何帮?”
第875章 貔貅
方初和谢吟月没定亲?
清哑和江明辉没定亲?
韩希夷和谢吟月没退亲?
可是看看他们的结果:定亲的退亲了,退亲的又结亲了。
梅氏被噎得下不来台,尴尬不已,对清哑讪笑道:“当娘的都这样,总是为儿女操不完的心。”一面悄悄打量清哑脸色。
清哑心下虽有些诧异,面上却静静地。
她想的是:不知严纪鹏和严暮阳是否和梅氏一样打算?若两人中有一人是这打算,她便要放弃这门亲了;若他祖孙二人都没起这心思,梅氏的话她不会放心上。至于严暮阳的父亲严予宽,那是个忠厚君子,若严暮阳真娶了巧儿,他不会刁难巧儿的。
可怜的梅氏,不知自己被清哑华丽丽地无视了。
清哑见她看自己,不好再沉默,道:“表嫂别急。暮阳这么有出息,将来表嫂的福气在后头。”——就等着享我侄女的福吧!
梅氏愕然,想:“我不急。你不该急吗?”
梅氏觉得自己费尽心机的表演全在清哑平静的眼眸中一览无余,不由局促难受,又恨她这性子,自己倒显得心浮气躁了。
梅氏想打破清哑的平静,想叫她着急难受。
她便又添加一把火,对严氏道:“姑母不说缘分,我还不敢起这个心思呢,可不就是因为觉得有缘么——”
严氏和清哑听这话内有文章,都一齐看着她。
梅氏笑吟吟道:“暮阳那年把随身佩戴的貔貅给弄丢了,找了好一阵子也没找到。公公后来又寻了块好玉,重新请了一尊来。谁知上次我在王家见了那王姑娘,她居然戴着一只——和暮阳丢的那只一模一样。我当时惊的很,就问她来历。”
清哑眼中露出诧异之色。
严暮阳的貔貅,那不是送给巧儿了吗!
怎么说丢了呢?
严氏肃容问:“王姑娘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