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乡人家(1330)+番外

今天十八,街面上,中秋佳节的气氛依然不减。

各店铺门口都挂着各式彩灯,花漫漫锦簇簇一条长街。正傍晚时分,街上人不多,等夜幕降临,那时才是游人出动之时。

这也让清哑很开心了,一双眼睛不够看。

巧儿走在她身边,也是一样东张西望。到底年轻人爱玩,她暂丢了严暮阳带给她的困扰,只顾和清哑指指点点,问这问那。

方初一手牵儿子,一边挽着清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今日,他是带清哑和儿子游玩,他的责任是陪同并护佑他们母子,让他们玩的开心,所以他比平时更多一个心眼。

他一时回答适哥儿问话,一时又转脸叮嘱清哑一句,一时又给他们几个讲解街边铺面来历和传承历史,一心多用。

右手街边茶楼二楼,玉瑶公主从窗户往下看。

“那就是方初?”她头也不回地问。

“是。旁边那个是郭织女。小的是他们长子。那小姑娘是郭织女的娘家侄女郭巧儿。”身边人早已将方家来人打探清楚。

玉瑶公主数年前在皇宫见过方初和清哑,有些忘了。

今日再见,印象特别的很,竟磨不开眼。

那一家三口都穿着秋香色,却丝毫不显怪异。

孩子身上用彩线绣着憨态可掬的幼虎,朝气蓬勃;郭织女身上绣着富贵牡丹,居然显沉静;方初前胸和后背两团圆形,还有衣襟下摆,都绣着藏青黑的铮铮铁松,压住了明艳的秋香色,丝毫不损他的沉稳凝练,不但英气逼人,还多了一层俊朗。

他两眼谨慎地在周围流连,目光锐利,并时不时身子微倾,对郭织女低声说什么,看去很温柔耐心,一手紧紧抓着儿子……

这副温馨的画面,看了叫人心也跟着柔软。

玉瑶公主脑海中忽现一张剑眉星目的俊脸,心中一痛,眼前的情形便格外刺目,不由冷笑一声,盯着方初如同盯着猎物。

方初忽有所觉,抬头向上看,窗边已经无人。

第884章 素心兰

走完德胜路,转入另一条街,也是一样的花灯彩绣。

灯河汇聚,灯海徜徉,人们贪图的就是这全城欢乐的气氛,若是走完一条街就没了,便不会这么容易被感染。

方初等人并不是没见过大热闹场面的,方家节日都很隆重,霞照城上元夜也是满城灯火辉煌,更别说湖州、临湖州两地了。

方初便对清哑道:“人多起来了,上车吧。去如意楼雅间坐着,高处也看得清楚些。到时灯都点亮了,长安大街宽阔雄伟,比这里街道不同。这街太挤了,别叫人冲散了。”

他更担心的是妻儿安全。

清哑是爱在市井中闲逛的,可儿子才被掳过,她也怕再出事,这便是有钱人的弊端——比普通人更容易招灾祸,便点头答应了。

马车是幽篁馆赵管事专为主子准备的,内里宽大舒适。

方初三人和巧儿一齐上了马车,细腰也进去了,坐在车尾;细妹则坐在车前,张恒等人前呼后拥,径奔长安大街去了。

清哑等人上车时,前方一辆马车上几个女子正下来,其中一个正是吴青梅,抬眼便看见了巧儿。

“二姑娘,你看什么?”

一女孩扯她袖子,好奇地顺着她视线看向前方。

“没什么。”

吴青梅若无其事地笑笑。

……

不说清哑等人在如意楼看灯,且说靖国公府。

大理寺审查周巡抚卫昭等人谋反案,今日,方家父子到场录了证词,荆州又传来卫昭已死的消息,此案便要具结了。

晚间,林世子从外回来,便有人来回卫晗自尽了。

世子呆住,怔了好一会,才沉声问:“她在哪儿?”

人回道:“就在房内。正在装殓。”

林世子走进卫晗的房间,四下打量。

物在人亡,屋里弥漫着淡淡的幽香,那是窗台前一盆白色素心兰,翠绿鲜亮的叶片,白色小花,气清,神清。

当中圆桌上,有一封口的信笺,还有一个小箱子。

林世子上前,拆了那信,香笺上只有短短两句话:恨不相逢未嫁时。此生是晗儿辜负了世子,无颜苟活。

林世子心一颤,闭上双眼。

卫晗遇见世子时,并未嫁人,此处却说“恨不相逢未嫁时”,暗示她已经将身心托付给夏流星,纵然后来跟了世子,也不纯粹了。

更何况,有卫昭这个哥哥,她想纯粹也不行。

身为卫家女,她活着只会给世子带来麻烦,纵然世子并没有抛弃她,她也无法苟活下去,唯有一死才能解脱。

静静站立一会,林世子才挪过那箱子。

古色古香的楠木箱,没有一把锁,也不见一条缝。

上一篇: 圣僧你瞧我美么 下一篇: 良臣不可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