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吵着,进来一个年轻男子,是珍宝斋的少东家,姓王。
都是有头脸的富贵人,王通自然认识方大少爷。
他狠狠瞪了大掌柜一眼,板脸道:“钱老,你年纪也大了,今日起,你告老吧。去庄子上养老去。”
钱大掌柜听了呆住——他才四十呢!
王通不再理他,笑对方初道:“方少爷只管将挑中的拿走。这紫凤等来取时再付银子,不用交定金。”
方初笑问:“王兄不担心?”
王通正色道:“不担心。说句大不敬的话:若是连郭织女这样的人也被定罪抄家,大靖离亡国也不远了。谁还顾几两银子!”
巧儿和适哥儿听得眉开眼笑。
方初却目光一凝——王通说“郭织女”,而不是方家。
也就是说,他不敢肯定方家会不会被抄,但他能肯定清哑会无事,所以,他一点不担心银子。
方初心里有些不舒服。
他冷笑道:“那王兄就等着在下拿银子来取货吧。”
王通见他如此胸有成竹,有些意外。
他确实有些期盼,想要看看方初如何应对。
再怎么样,方家也不过是商贾……而已!
会账后,王通命人端上一个大托盘,里面几十样全是金、玉、玛瑙等小玩意,也有玉佩,也有手串,也有瑞兽挂件,对方初道:“小小一点心意,送给哥儿姐儿,留着赏人用吧。今日多有得罪了!”
第920章 撩拨(月票600+)
方初看也没看,对细妹道:“接着吧。”
细妹忙上去接了。
王通另外送了些精致的盒子给他们包装用。
打点完,王通亲送他们从雅间出来,下楼到大堂时,清哑见不少客人和小二对他们偷偷张望,耳听得有人低声议论:
“这时候还有心思逛、买首饰!”
“就是要这时候逛,不然等抄家了银子都没了。”
“买再多,还不是一样被抄!”
“那怎么能一样呢?郭家肯定不会被抄的。”
“怪不得!”
……
众人都听见了。
方初若无其事,清哑更安静如常。
巧儿却受不了了。
她愤愤地用眼刀射那些幸灾乐祸、看热闹的人,恨不得上前质问,被方初瞅了一眼,道:“别为了不相干的人坏了好心情。”
这是不想她生事。
巧儿心一凛,明白自己失态了。
别人这样,她越要镇定才对。
她忙展开笑脸问道:“咱们接下来去哪?”
方制笑道:“去长安大街。靖国公府在那有间铺子,专门卖回雁谷的东西,还有林家的木雕。回雁谷知道吗?是靖安大长公主的封地,听说美的跟仙境一样……”
巧儿笑道:“我怎么不知道。我弟弟就在回雁谷学艺。每年他都托人捎带回雁谷的土仪回来,我们都喜欢的了不得。”
方制惊道:“真的?”
适哥儿道:“是真的。二表哥做了个鲁班锁,我到现在还没打开。”
一边说,一边出了珍宝斋。
身后,一干人都面面相觑,佩服极了。
等方家人都出去了,有人撇嘴道:“这就叫做及时行乐。”
竟把方家的结局看死了。
方初一行人不管街谈巷议,各处游逛。
有方初和儿子陪着逛,两人又都很给面子,半点不耐烦都没有;方制和方利也凑趣,清哑开心极了,从来没这样逍遥过,不像上次来京城,她正好怀孕了,没逛成,这次可补上了。
女人逛起街来,精力十足。
清哑不觉累,巧儿更年轻又习武的身子,更不觉得累,两人兴致勃勃的逛了一家又一家,买的东西送回一批又一批,直逛得方制和方利累得吐舌头,揉着肚子叫“饿得不行了”。
方初笑道:“先去如意楼吧。他们撑不住了。”
他抬了抬下巴,示意清哑看两个弟弟。
清哑疑惑道:“这还没一会呢。”
她记得也没走多少家。
方制哀嚎:“大嫂,已经下午了。”
到底谁是男人,谁是弱女子?
清哑抬头看看天,歉意道:“逛忘记了。”
似乎这时候才发现天不早了。
她招呼巧儿上车,他兄弟几个上马,往长安大街如意楼赶来。
到如意楼门前,小豆子上来低声对方初回道:“谢天良和三四位爷在二楼东头雅间,隔咱们定的雅间三个屋。那几位小的都不认识。”
方初点头,低声吩咐了小豆子一句话。
然后他带着清哑等人上楼,并未抬头朝上看。
二楼东头一窗户内,谢天良和几个贵公子正朝下看。
一短须劲装青年沉声道:“他们来了。真好兴致。”
一面回头吩咐随从道:“出去。盯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