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乡人家(1623)+番外

清哑道:“等嫁过去巧儿要受婆婆气。”

方初笑道:“婆媳相处是一门学问。巧儿定能将这学问做好。”

顿了下,又戏谑道:“你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为什么还要担心呢?咱们的亲事,郭方两家可都不同意,你也没退缩半步。想当年在锦绣堂,郭织女对未来公公提出一连串的要求,方老爷丝毫不敢懈怠,全部答应。在方家别苑,郭织女智斗方老太太,是何等的风采?面对众多明示暗示,郭织女一概充耳不闻,只按自己想的说。”

说到这他声音一变,捏着嗓子模仿清哑道:“老太太,晚辈若连累方家姑娘,就绝不结这门亲,还劝方少爷也放手,不让他做不孝不义之人。”

然后又恢复本来声音,继续道:“把个方老太太感动的哟——拍桌喝道:‘好!不愧是郭织女!不枉我孙子如此看重你,果非一般女子可比!’枉老太太见多识广、精明如狐,全然不知自己堕入郭织女算计中,当众给织女下了保证,还沾沾自喜呢。郭织女搞定了未来祖母,又开始搞定未来公婆和舅舅姑妈。在酒桌上,她恭恭敬敬、不声不响地把未来公婆全喝醉了。喝醉的方老爷含愧含泪道:‘郭姑娘,我对不起你。我不是个好爹!’想方老爷是何等心机谋略,也栽在未来儿媳手上。方二太太也醉了,差点要和方老爷和离。所有人都认为郭织女无路可走了,无法嫁入方家。就在这时,朝廷传来了旨意:为郭织女赐建贞节牌坊!方老太太震惊!方老爷震惊!方初大喜……”

外间门口,方瀚海和严氏听得脸都黑了。

“这个孽子!”

方瀚海气得在心里骂。

也只能在心里骂,儿子和儿媳正开心呢,他们难道还能冲进去,把二人训斥一顿?躲还来不及呢,倒撞上去!

严氏也心抽抽,后悔这么晚过来,听见儿子消遣爹娘。

原是他们心血来潮,要来看看怀孕的儿媳妇。走在游廊上,远远就听见房内说笑声,知道儿子儿媳还没睡,就没防备。等走近,发现紫竹和青竹在外间做针线,便摆手示意她们不用起来,他们自己进去就好了。谁知就听见了儿子和儿媳搞怪。

第1103章 方祸水大婚

方瀚海扭头就走,严氏也一声不吭地跟后面。

房内,方初丝毫不知爹娘来过了。

他像说评书一般,用铿锵顿挫的声音把往事叙述了一遍,听得清哑愣愣的,仰面看着他嘴巴一开一合。

对于这段往事,她想起来也觉不可思议。

她那时候可说是糊涂胆大,或者说无知者无畏,而不是什么“智斗”。她前世少参与社会生活,阅历浅,穿越来后,一场婚变骤然将她推到商场。面对谢家等庞大强势的织锦世家,她毫无经验,也毫无退路,完全凭着感觉走,如同走钢丝一般,步步惊心。

如今她也积攒了不少阅历,纵然还不善运用心机,却也不像从前那样单纯直率了。她有了许多顾忌。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越多,身上背负的也越多,顾忌就多,行事就越瞻前顾后、迟疑不决。

郭勤和巧儿的婚事就是例子。

清哑不像当初自己的婚事一样对待。

每一天,她都在成长变化。

她记得进京前,她还是赞成巧儿和严暮阳的;进京后,又经历这么多变故和事故,她不再坚持原来的决定了。

她像郭守业和吴氏当年一样,替侄儿侄女操心的很,费心想许多。梅氏不喜巧儿,她生怕巧儿嫁过去受罪,全忘了自己当年和方初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和险阻,自己又是怎样克服的。

听到后来,她翻身坐起来,跪在方初面前,拿拳头捶了他肩膀一下,嗔道:“我像你说的那么狡猾吗?我那时候什么也不懂。”

方初道:“你那是大智若愚。”

清哑见他忍笑的样子,高声道:“方初,你坏死了!”

撒赖一般把身子一松,向他扑过去。

方初张开双臂,稳稳地抱住她,呵呵大笑。

外面游廊上,方瀚海夫妇走得更快了。

儿子和儿媳恩爱,他们有气也不好发作。

外间,紫竹和青竹对视,都犯愁。

老爷太太来了又走了,要不要告诉大爷和大奶奶呢?

想想方瀚海板着的脸,两人同时摇头——不能说!

说了太让老爷太太没脸了,还是瞒着比较好;再者,大爷大奶奶若是知道了,心里也尴尬,说不得她们两个就当自己是瞎子和聋子,今晚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没这回事。

二月二,龙抬头。

今日,方制大婚。

一大早,幽篁馆上下都忙碌起来,奔走不绝。

方家兄弟在京城的不多,今日方初要亲自陪方制去王家迎亲。为此,清哑也亲自为方初穿衣打扮,既要使他看上去仪容不俗、含蓄内敛,又不能太耀眼,夺了新郎弟弟的风头。

上一篇: 圣僧你瞧我美么 下一篇: 良臣不可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