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乡人家(1636)+番外

方瀚海便去书房看孙子、指点读书去了。

严氏婆媳玩到中午,吃了饭王瑛才回去。

次日,果然严纪鹏带着儿子儿媳来向清哑赔罪了。

严纪鹏很后悔娶了梅氏这么个儿媳。然再后悔也没用,这都是老妻的主意。他还能跟老妻翻出旧事来争吵?欧阳明玉都作古了。孙子孙女也大了,只好认命,但不能让她再祸害孙子。

他很了解梅氏的脾性,不指望她对清哑赔罪能说圆满。

与其让她乱说一气坏事,不如让她什么也别说,只赔罪。

他直接命令她:“之前的事不必多说,说多了反像狡辩,显得赔罪诚意不足。你只对织女说:你一心为儿子,就糊涂油脂蒙了心……”

当下,梅氏到清哑那,斟了茶赔罪,说道:“表弟妹,昨儿是表嫂不对,请表弟妹担待嫂子嘴上无德吧。”

清哑看了她半响,才接了茶。

也没喝,就放在几上。

梅氏见这样,便知她还未消气。

因打点一番话,要使她消气。

遂捏着帕子哽咽道:“嫂子虽做了糊涂事,也没坏心,都是为了阳哥儿。那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我一心盼望他好,希望他光耀门楣、比他父亲更有出息……我,我要知道这样会害了他,便是把嘴缝上也不会多说一个字……”

她越说越伤心,泪如雨下。

她是真的委屈:她为儿子怎么错了?她的儿子那么优秀,郭巧儿有什么?说是郭家起来了,还不是靠的郭织女。若郭巧儿也有她姑姑那样的能力,也能请一座御制牌坊回来,再让皇上封她为“织女”,那自己便亲自求上门去也甘愿,绝不说二话。

果然,她这番作为打动了清哑。

世上人谁没有私心?

谁不为儿女打算?

第1113章 犟不过郭织女

梅氏希望为儿子找一门好亲事,本不算错,错在不该在人前踩踏郭家和巧儿。她不能违背公公的意思,心中有怨恨,嘴上难免带了出来。这是她为人糊涂的地方。严家人也拿她没法子吧?

清哑虽然接了她的茶,该说的还是要说。

因为清哑也有私心。

她道:“别人也有娘。”

平静的声音,和梅氏的哽咽声形成鲜明对比。

梅氏愕然停止哭泣,看向清哑。

清哑道:“巧儿也有娘。我二嫂很厉害的。”

她看着梅氏,目光明明白白表示:

谁都有娘。

你踩踏巧儿,巧儿的娘、姑姑、奶奶都不会放过你。

你要是后悔这门亲,还来得及退。

郭家不怕退亲,你有胆子退吗?

梅氏当然没胆子退,也不可能退。

她并未因清哑的提醒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因这提醒更觉严家倒霉,严暮阳倒霉,才沾上郭巧儿这瘟神。她听人说过郭家婆媳的粗俗,想着巧儿的娘肯定也是个无知蠢妇,深感和这样的人做亲家非常难堪。将来会亲戚时肯定丢死人。天哪,她怎么这么命苦!

心里再憋屈,面上也不敢和清哑犟。

她承认,她犟不过郭织女。

若郭织女一怒之下不肯原谅她、要退亲,她儿子就麻烦了!

她只得强笑道:“等见了亲家,嫂子再跟她赔罪。”

清哑点点头,道:“表嫂有诚意就好。”——还以为她想通了呢。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并不容易,“话不投机半句多”指的就是思维和观念无法沟通的人。严纪鹏对清哑还算了解,对梅氏也了解,安排的这一出赔罪才圆满收场,没再节外生枝。

梅氏是单独对清哑赔罪的,等吃饭时,严纪鹏才亲自向清哑致歉,主要是自省“治家不严”,才导致此事;又请清哑放心,说他定会给郭家一个交代,不使郭家和巧儿名声受损。

严予宽也诚恳赔罪,说自己“教妻不严”,请清哑包容。

最后,这桩冲突算是暂时揭过去了。

曹静宜妹妹进宫一事,似乎比方初想象的要容易。

这日,曹静宜和曹静惠进京,一个待嫁,一个入宫。

若方初知道曹静惠入宫的内情,恐怕不会高兴。

顺昌帝听人说郭织女上次被刺客追杀时,在冰魄寒香湖的冰面上和刺客周旋时姿态绝美之极,仿若天舞,十分后悔没能一饱眼福。

他记起清哑说过要教敏妃一种特别的舞,大概就是这个了。

皇帝有心请敏妃学了跳给自己看,然敏妃看透了宫中的斗争,不愿放下自尊使用这些手段对君王邀宠。他若是强行命令,又恐失了真。弹琴、跳舞这些,若不能蕴含真情在内,始终只能算是表演,而不能引发人震动和感动。因此,顺昌帝一直遗憾的很。

这次听人说曹静惠善冰舞,他就来了兴致。

上一篇: 圣僧你瞧我美么 下一篇: 良臣不可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