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乡人家(1832)+番外

韩希夷一手搂着韩非花,一手搂着韩非雾,将一双儿女紧紧护在身前,不许他们去看谢吟月,也不让他们说话。

韩非雾倚靠着父亲,泪流不止。少年感觉自己的世界坍塌了。人家的母亲强势厉害,儿子打死了人不但无罪,还加官进爵;他的母亲却成为阶下囚、被判斩刑,而他连为母求饶都不能做。

韩非花也伤心,却强忍着泪,用自己细嫩的手握住父亲的大手,父女互相支撑,不敢看母亲,也不敢看舅舅。

她怎不知舅舅和母亲的绝望,但她真的无能无力。

她之前的举动,是她于绝境中想起“缇萦救父”的典故,灵机一动才想以身替母赎罪,恳请皇上看在她孝心的份上饶恕韩家。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和《资治通鉴》都有记载:缇萦的父亲获罪,被判肉刑(断手足),缇萦上书汉文帝,愿为官婢,以身替父赎罪。汉文帝感念其孝心,遂废除了肉刑法。

非花抱着一线希以死恳求皇上,是基于父亲和韩家并未参与调换军服一案,是否株连只在皇上一念之间。但谢吟月和谢家却不同,谢吟月犯的事不可能饶恕;谢家卖布给睿明郡王,也难脱干系。这种情形下,她连韩家能否求下来都不能保证,如何敢帮母亲和舅舅求情?那样不但不能求下来,连韩家也要搭进去。

所幸顺昌帝还算英明,也知韩家冤枉,再者自古以来伦常大道都为上位者所器重,非花的行为才侥幸打动了皇帝;还有就是韩希夷早在这案子爆时就休了谢吟月,那时被诬陷的可是方家和郭清哑,足以表明他的立场;加上郭织女说情,韩家才逃脱大难。

子不嫌母丑,不管母亲对错,韩非花都不想看着母亲死,然面对母亲的凄惨,她不敢抬眼,怕自己扛不住再求人!

谢吟月被判斩刑,清哑并没有预期的欣喜若狂。

进京之前和谢吟月对阵时,她恨不得立刻弄清真相,然后让官府将谢吟月打入死牢,再在菜市口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将她砍头。

现在谢吟月真要死了,她却没了胜利的喜悦,甚至面对韩家父女三人的凄惨形状,心里很别扭。韩希夷还好,神情淡然,仿佛脱离红尘成了真正的谪仙;韩非花和韩非雾那模样,明明未一声,却浑身都散着哀求的讯息,这无声的哀求比有声的哀求更让人不忍。

清哑可不想为谢吟月求情。

所以,她不想再待下去。

她还想把儿子和方初都带走。

她见顺昌帝宣布后准备离开,忙说“我头晕”,方初和方无适一齐转脸看她,都一脸的紧张,问“怎么了母亲?”“怎么了清哑?”

清哑虚弱道:“大概累了。”

第1260章 你自己作死!

方初心疼道:“肯定累了。”

而且是心累,之前一直悬着一颗心,现在事情了结,所有的疲惫都涌上来了,这个他有经验的,清哑又是女子,症状更厉害。

他忙半抱住清哑,向主审官告罪,询问是否没有方家人的事了,说妻子身体不适,要告退。

顺昌帝忙问:“织女怎么了?”

方初道:“劳皇上垂询,就是连日劳累,心力憔悴,支持不住了。”

顺昌帝便看向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忙道暂时没他们的事了,可以离开。

顺昌帝便挥手道:“走!”

说罢离座下堂,走到方无适面前,拍着他肩膀道:“先送你母亲回家,回头朕还要找你问话呢。”

方无适忙躬身道:“是,皇上。”

顺昌帝率先举步,向外走去。

他身后,左右丞相和玄武王等人一起跟随,经过方初等人身边时,都含笑对他夫妻父子招呼,尤其对方无适关注。他们都看出,皇上对方无适十分喜爱信任,今日之后,方无适要受重用了。

方初和方无适扶清哑随后。

他们想就此离开,有人不依。

谢吟月下场比前世还不如:前世,她虽然被韩希夷一杯毒酒了结生命,好歹保留着韩大奶奶的名分,死后能享韩家子孙的香火供奉;今生,她众叛亲离,被韩希夷休了不算,连儿女都不认她了。

她怎能甘心!

当方初和清哑三人下堂时,她看着方初问:“你早就知道那人是长公主,为什么不说?”如果告诉她,她不会走到今天的下场!

方初脚下一顿,严厉道:“你简直不可理喻!我几次三番告诫你,你就是不信。现在却来怪人!”

清哑也不晕了,站直了身子,对方初道:“别理她!”

跟一个死刑犯啰嗦什么?

方无适生气,恨恨道:“你不配为人母!”

这句话正中谢吟月要害,她目光犀利地射向方无适。

上一篇: 圣僧你瞧我美么 下一篇: 良臣不可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