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乡人家(270)+番外

清哑听着“哥哥”“妹妹”的称呼,有些诧异。

沈寒梅除了过年的时候回去老家,去年下年和今年初都在霞照。

因郭家借用沈家力量收棉花,她和郭大贵常见面。

两人混熟了,她便老爱拿话呛他。

听了他回答,便嘟嘴不屑道:“这个季节也收不到几两棉花,能有什么事?我瞧你就是无事忙!我就不拿方少爷卫少爷他们比了,我就拿严姑娘跟你比:她管那么多人事,也没见像你这样,忙得团团转,还顾头不顾尾的,她昨天还跟清哑妹妹玩了一天呢。”

郭大贵无言以对,十分颓丧。

他不过一个乡下少年,哪能跟他们比呢!

第162章 奸情

这还是他勤谨,肯学肯上进,要是按原来的他,比现在更不如呢。

清哑安慰三哥道:“人都是慢慢成长的。”

沈寒梅先见他无话可回,暗自得意;等见他露出颓丧神色,她又不忍了,忙又安慰他道:“说着玩的呢,你就当真了。摆出这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更没出息了。我三哥刚接手做生意那会儿,有次不小心失手,亏了四五万银子,不也这么过来了!你才管了几天人事?想历练老成了,还有的日子熬呢!”

郭大贵听说她三哥还出过这等事,顿时咧嘴笑了起来。

沈寒梅白了他一眼,嗔道:“听见我三哥出错,你就得意了!”

郭大贵不好意思地笑了,清哑也微笑。

有别人的失败对比,感觉自己也不是那么差,可增长信心。

沈寒梅招呼郭大贵吃点心,指着一盘黄白的糕点道:“这是我做的桂花糕。你尝尝好不好!”

郭大贵忙捡了一块吃着。

还没吃完,就猛点头道:“嗯,好,好吃!”

等吃完,又夸道:“沈妹妹这手艺越来越好了。”

沈寒梅就开心地笑了,撩着一缕发梢玩弄,一边看他吃。

清哑看着这场景,更觉得奇怪了。

或者说,有些不敢想。

她不禁看向沈老爷。

花厅那一头,沈老爷和郭大全不知说什么,十分专注。

说完,沈老爷扫了这边一眼,笑容可掬。

因又低声对郭大全道:“大侄子,你只管怎么想就怎么做。别怕!我现在不管那么多,是知道你的志气,不肯白要我填银子。就眼下来看,郭家不宜与谢家硬抗,只要稳稳立足,有薄利进账就算很好了。照沈伯伯我的经历,你们之间有得耗!等到关键时候……你且看好了吧。哼。谢家想要把郭家踩下去。他先过我沈亿三这一关!”

郭大全忙笑着道谢,说:“有沈伯伯这句话,晚辈心里就踏实了。”

沈亿三也一笑。便站起来,对这边叫道:“九儿,叫你郭三哥和郭妹妹来吃饭。别耽搁晚了,回家不方便。”

沈寒梅忙答应了。以主人身份让客。

郭家兄妹饭后便告辞回家,别无大事。

第二天。清哑又各处看了,又去作坊看了。

至第三日,方才启程回绿湾村。

再说贾秀才那边,某一天被大头菜无意中提醒。终于弄通了!

二月下旬,贾秀才再次在田湖柳堤上邂逅谢吟风。

他轻吟道:“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谢吟风听得一动,看向他。也记起了他。

无他,这段日子她经常碰见他。

锦屏有些恼怒,又不好呵斥,毕竟人家念诗又没碍着谁。

那时她们主仆逛累了,正在亭子里歇息。

贾秀才便走了进来,对谢吟风深深一揖,道:“谢姑娘,在下有礼了。”

谢吟风忙站了起来,蹲身道:“不知公子有何指教?”

贾秀才直起身,从袖内抽出一卷图纸,双手捧着送上前道:“听闻姑娘家是织锦的,在下有一物想请姑娘看看,万望不吝赐教。”

谢吟风看了锦屏一眼。

锦屏忙上前接了过来,自己先展开观看。

只见是一幅图纸,绘的好像是织布机。

她心里虽纳闷,但见无异样,便递给谢吟风。

谢吟风看了却一愣,忙问“公子从何得来此物?”

贾秀才含笑道:“在下绘的。在下家贫,家母以织布绣花供养在下读书。在下不忍家母劳累,听闻郭家织布机快速非常,便也想改进织布机,希望耗时少织多布,也免老人家操劳辛苦。然在下潜心琢磨两月,虽有进展,却总有一二处参悟不透。在下想,这毕竟是我读书读愚了,比不得你们世家有人常揣摩这个,因此前来请教。若能得姑娘相助,在下除要一台织机供家母织布外,余者悉归姑娘安排。”

谢吟风目光猛然亮了。

这真是喜从天降!

接下来,各样事都顺理成章——

上一篇: 圣僧你瞧我美么 下一篇: 良臣不可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