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乡人家(35)+番外

众人虽做无事样,却都很焦灼,诸事都不顺心。

郭大有没管这些,一心捣鼓古琴。

忙了一天又一夜,到第二天傍晚,终于将古琴修好了。

他未依照古琴原来形状修补,而是将损坏部分做成圆形。从正面看,暗红的琴身上仿佛特意嵌了一块色泽不同的圆珠,独自架起一根琴弦,十分别致。

清哑轻轻拨弄琴弦,音色沉厚不失亮透,心下满意。

那时,一屋子人都盯着她看稀奇。

郭勤催道:“小姑,快弹!”

郭俭和郭巧也催。

清哑道:“吃了饭再弹。”

众人只当她饿了,遂忙忙吃饭。

等吃过饭,连郭守业也盯着闺女了。

清哑却说:“洗了澡再弹。”

遂去洗澡。

众人无法,又强她不得,只好各自忙去。

等清哑洗漱完毕,上去闺房,才坐下弹琴。

郭勤、郭俭和郭巧都跟着去瞧热闹。

然古琴不是让人听热闹的,这也是清哑无法说弹就弹的原因。此时夜静人稀,一弯秋月挂在天空,她抚摸机缘巧合下得来的古琴,想起前世今生,心头无限感怀,信手拨弄,袅袅清音传入夜空,其意淡远悠长。

这一弹,便再止不住了。

郭勤皮猴一般的性子,听得无趣,很快跑了。

郭巧和郭俭听着听着打起瞌睡来,小脑袋直点。

郭大有站在妹妹闺房外,看着窗前全心弹琴的少女,心头一片安宁。他觉得眼前情景很美,使他记起六月盛夏夜,他坐在自家乌篷船头,看着满月下的荷叶连绵无尽、荷花星星点点散布在荷叶间静静开放的情形。

良久,他悄步上前,将熟睡的郭巧和郭俭抱下楼去。

身后,抚琴的少女依然沉浸在梦中。

厨房里,蔡氏和阮氏正烧水,准备伺候丈夫娃儿洗漱。

阮氏聆听片刻才道:“小姑弹得好好听。”

怎么好听,她说不上来。

蔡氏随口道:“是不错。我还是喜欢听唱戏弹的那个,又热闹又喜庆。小姑弹得……太慢了,好像炒菜放少了盐,太淡了,不够味儿!”

阮氏没理会她,舀了水回屋。

堂间,郭守业父子也静静地听琴。

闺女弹的,他当然要听。

听是听不懂的,但他无需听懂。

在此琴音抚慰下,几十年人生沧桑都沉淀安静。

“大全,弄些酒来。”他忽然道。

郭大全忙答应一声,招呼郭大贵拿米酒,他则去厨房叫媳妇将现成的油盐炒花生米、酱黄豆等弄了些端来,爷几个就坐在门口,你一盅、我一盅,无声轻酌。

少时,郭大有也来了。

爷几个这一喝就到了大半夜。

眼看郭老汉双眼迷蒙了,郭家兄弟才将他送回房歇息。

吴氏看着鼾声沉重的老头,嘀咕道:“吃了饭还喝酒!”

郭守业翻了个身,咕哝道:“张福田,配不上我……闺女……后悔……一辈子……”

吴氏正帮他脱衣,闻言手顿住了。

所有人都睡去,四下万籁俱寂,清哑依然弹兴不减。

琴声越过院墙,飞过门前水上层层莲叶,飘向田野。

景泰府因两条流水——景江和泰江穿越全境而得名。其中景江流经霞照县,在乌油镇汇集了霞水,然后途经绿湾村南一路东去。

此时,轻雾荡漾的景江面上顺流漂来一艘大船。

大力感谢朋友们支持。还是要啰嗦一句:喜欢的请收藏,请顺手投个推荐票。因为新书就是靠这些数据才能获得排名,或者由编辑安排广告推荐,才会被更多的读者看到。为了更多的盟友加入,支持原野!

第17章 听琴

o(n_n)o~~感谢所有朋友们的支持。大爱你们!小声求推荐、收藏……

船舱雕琢十分精美,锦幔高悬、绣毯铺地,两个束发戴冠的少年正在一间舱房内宴饮。一身穿白色广袖长衫、举止飘逸洒然的少年立在窗前吹箫;另一个身穿月白箭袖、外罩深蓝绣竹枝锦袍的少年斜倚在软椅内倾听,一手执银壶,自斟自饮。

这二人正是韩希夷和方初。

方初听着,忽然出声道:“等等,希夷!”

韩希夷一顿,箫声停止。

他放下洞箫,叹道:“一初,何故如此扫兴?”

方初凝神侧耳,道:“你听,有人操琴。”

韩希夷走到长几边,在另一软椅内坐下,道:“那又怎样?总不能他弹琴,就不许我吹箫了。或者,他弹得比我吹得好听?”

方初道:“你说他弹得不好?”

韩希夷也倾听一会,点头道:“还不错。”

方初扬眉道:“只不错?”

一面提声对门外叫道:“昌儿。”

一个小厮应声进来,正是那日在乌油镇方家老宅卖古琴给清雅的昌儿,比圆儿先出来的那个。

上一篇: 圣僧你瞧我美么 下一篇: 良臣不可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