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离开短短二十来天,竟然发生这样大事!
“谢吟月!”
他颤声低叫,满含痛苦。
“少爷,少爷?”
不知过了多久,圆儿在外轻唤。
方初不语,他心情恶劣到了极点。
“少爷,你从下午到现在也没吃东西,喝点汤吧!”圆儿似乎知道他心情不好,提醒道,“吃了东西才能想办法。”
屋里虽然没有回应,熟知少爷性情的圆儿却推门进来了。
没有灯,他借着外面月光映照,走到方初身边,将手中托盘放在茶几上,转身先去书案前点了灯,然后才过来摆放碗筷。
方初毫不在意他,暗想,以吟月的行事风格,虽然一心想要对付郭家,也不至于平白地就要置郭清哑于死地,她不会如此莽撞。
一定有什么原因!
什么原因呢?
江明辉被杀……
江明辉被杀……
对了,是郭清哑威胁到了她,让她感觉到了危险!
什么会让吟月觉得危险,不顾一切地要置郭清哑于死地?
郭清哑一定发现了什么!
几乎同时,方初脑中浮现谢吟风那婀娜的身姿,和波光粼粼的眼神。他攥紧拳头,猛然捶在身边茶几上,“谢吟风!”
就听“哐啷叮铛”一阵乱响,碗筷汤饭落了一地。
圆儿看着大少爷狰狞的面孔,吓得倒退一步。
“收拾东西,我要回湖州!”
他厉声对圆儿道。
“是!”
圆儿连碎裂的碗筷也来不及收,疾奔出去交代。
等交代完,才回来收拾。
那时,方初已经坐在书案前奋笔疾书。
等圆儿将凌乱的地面收拾干净了,方初也写完了。
他将封好的信交给圆儿,吩咐道:“明日一早将这信送去给户部的钱郎中;这一封送去给上次带你拜访的简配简先生。你就留在京城,注意打探消息,及时传信给我。”
圆儿接过信,惊问道:“少爷明早就走?”
方初点点头,道:“明早就走!”
圆儿不知说什么好,只得道:“少爷带谁回去?”
方初道:“方雄和川儿跟着就成了。”
圆儿担心地看着他,道:“大少爷还没吃饭……”
话未说完,方初已经走了出去。
午夜时分,一切行装都收拾妥当。
本该抓紧休息的方初却毫无睡意,索性站在院中,仰头看那一轮明月。
谢吟月!
谢——吟——月!
他心中默念这三个字,面无表情。
直站到四更天,圆儿实在看不下去了,过来劝道:“大少爷就算心里不好过,也该先忍着先去睡,睡好了明天才有力气赶路。等回去湖州弄清了情况再想法子,不比在这干着急强?”
方初这才转身回屋,也不上床,就和衣躺在矮榻上。
一闭上眼,眼前便浮现郭清哑安静的面容。
她被关进了牢房!
以她宁折不弯的性子,到底怎样被折磨才会亲笔写下供状?
他觉得心中煎熬得难以忍受,根本没法入睡。
第249章 献策(二更求月票)
次日清晨,天还不曾亮,他便起来了。
带着方雄和川儿,骑马直奔东城门。
当城门一打开,他第一个冲了出去,然后在官道上放马疾奔。
这一奔,中途只有吃干粮喝水方便时才略停一停。
方雄乃练武之人,自然无碍;川儿累得跟狗一样吐舌头。
好在并不是一直走陆路,傍晚时分他们便换船走水路。
这船是方家的,挂帆后顺流而下。
上了船,方初便将自己关在舱房里。
三天后,船到湖州。
方雄来问:“大少爷,到湖州了。是直接去霞照呢,还是停一停?”
方初早已梳洗换衣,准备停当,道:“停一停,我要上去。”
方雄忙命船进入码头。
半个时辰后,方初来到高巡抚府邸,投帖拜访高大少爷。
“方贤弟,真是稀客!”
高大少爷笑呵呵地将他让进书房看茶。
只寒暄三言两语,方初便问起江明辉被杀一案。
高大少爷便将案子情形说了,依旧是毫无进展,“已经有人上奏朝廷,说郭家恃宠而骄,辜负皇恩,绝不可姑息。”
方初想都不用想,这肯定是他那好岳父的手笔。
他道:“若郭姑娘真杀了人,自然不能姑息。然此案不像表面那么简单,还需各位大人明察秋毫,找出真凶,方可令人心服。”
高大少爷觉得这是场面话,有些摸不透他的心意。
因为指控郭清哑杀人的可是他的未婚妻。
他探究地看着他,问道:“你不信郭清哑杀人?”
很含蓄,没有提谢吟月和谢家半个字。
方初断然道:“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