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乡人家(418)+番外

贾秀才要劝阻,又不知用什么理由劝阻。

谢吟风如今是寡妇,丈夫又是横死,若他提起她,母亲还不气晕过去,况且江家还要她守三年。就算不答应罗家亲事,将来他想娶谢吟风也难。若要拒绝这机会,又舍不得。因此,他左右为难。

贾大娘却自顾定了日子相看罗姑娘。

看完回来十分满意,竟是立即要定下这门亲。

这一切都源于罗家祖上是读书人出身,罗姑娘也知书识礼。

贾秀才好说歹说,才劝得大娘缓几日再定。

他暗自思索,想要见谢吟风一面,将近况告之。

谁知贾大娘相看罗姑娘的消息,竟然传到谢吟风的耳朵里。

这日,谢吟风有位昔日闺中好友去看望安慰她,说起罗姑娘,道“先说好跟我一块来看你的,近日她家里为她说了一门亲,她母亲不放她出门。”

谢吟风随口问:“哦,罗妹妹说的是谁家的少爷?”

那女子道:“听说是个秀才,姓贾。原在一家蒙学馆教书,才被选入国子监读书,不日就要去京城……”

谢吟风已经听不清她后面说什么了,只是强笑虚应。

等送走她后,谢吟风便坐不住了。

她迫切想要见贾秀才。

可是,谢吟月的警告犹在耳边,使她踌躇不决。

煎熬了一晚,第二天还没拿定主意。

下午,她接到母亲传话,说朝廷委派大理寺官员来霞照审理此案,若查明郭清哑罪行属实,就地处斩,以正国法!

“只要找到杀害江明辉的凶器,郭清哑就跑不了。”来人这样说道。

谢吟风想起关在监牢里的郭清哑,忽然就下定了决心。

她对江大娘商量说,看眼下这情形,田湖西的分铺暂时是开不成了,那边还有她和江明辉一些东西,她带人过去收拾拿来。

江大娘便任由她去了。

谢吟风带了一帮人收捡分铺的竹丝画,直到傍晚才完。

吩咐人把货品搬回江竹斋,她让两个婆子拿了些家常用的东西随同过去,告诉江大娘,说她晚上不过去了,还要收拾衣物等用品,回头就去西街的宅子安歇。

那婆子答应着去了。

谢吟风又命锦扇带两个婆子和小丫鬟去西街的陪嫁宅子先准备。她因为一直在江竹斋守灵,好些日子没过那边去了,怕看屋子的丫头懒惰。还吩咐了叫熬大补汤,又做几个点心,说是为了孩子,她要好好调养身子。这些活计,足够她们忙几个时辰的了。

锦扇也应声去了。

谢吟风变着法子将人都打发走后,吩咐她们晚点再过来接自己,然后命锦屏在穿堂前看守,防止有人从前面铺子进来,好通报给她,她才进屋写信。

她很谨慎,决定写信给贾秀才,放在两人约好的地方。

写了一半,又踌躇起来。

这法子也有风险,万一信落在别人手上呢?

可若召唤贾秀才前来相会,似乎风险更大。

她左右为难,不知如何决定。

若要她什么也不做,她心里更像猫抓一样难受。

一是因为郭清哑的罪行没落实,她不踏实。

其二,想到贾秀才要娶别的女子她便心如油煎。

她如今是江明辉的遗孀,身份尴尬;又因丈夫横死,处境微妙,所以,就算有娘家也不能公开出面为她做主,甚至都不能明说。

贾秀才这一走,功成名就还肯认她吗?

等他娶了别的女人,将来若有良心,说不定会想法子纳她为妾;若没良心,只怕就将她丢在脑后了。她熬到现在,可不想落下这个结果。

哼,若是他敢变心,她不会让他好过!

她便低头继续写信。

那时,外面暮色苍茫。

苍茫的暮色下,一只乌篷船穿过密密荷丛,停在离江家分铺约半里的地方。乌篷下先探出一个戴斗笠的脑袋,四下张望,又侧耳倾听。觉得没动静,便回身说了句什么。

须臾,一大二小三个身影下了船,轻轻钻入水中,往江家划来。

第255章 出洞(二合一肥章求月票)

原来是郭大有,那两个小的却是郭勤和郭巧。

不过他们都改装了,看去是很平常的水乡渔民。

还是没有家,常年住在船上的那种。

郭大有的水性自不必说,两娃也像小鱼儿一样敏捷。

很快,他们便到了江家附近,停在篱笆墙下的荷叶丛中。

这些沿河建造的民宅,后院临水,都修有一条石阶通向水边,方便家中人下水洗衣洗菜等,石阶上方有道栅栏门,防止有人从水路进入院中。栅栏门两边大多都是矮墙,种着各种花草藤蔓,加上地面距水面还有一截,便形成天然的高墙了。

郭大有朝栅栏门那边看看,见没动静,才将目光对准眼前。

上一篇: 圣僧你瞧我美么 下一篇: 良臣不可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