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乡人家(625)+番外

清哑点头道:“光闷头织也不行,要一边织一边想,怎么才能织得更好。要是什么都不想,织一辈子也不会长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圣人之言。

福儿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清哑觉得福儿是继冬儿之后又一棵好苗子;盼弟其实很聪慧,要不然她也不会将她带在身边了,但盼弟天真又贪玩,定不下心来,故此比别人不显进步;其余几个族妹虽然不是很灵慧,也因为清哑那句“都有可能成为织女”而受鼓舞,自信不少;只有一两个心性愚顽的很不以为然,觉得清哑净说现成好听话,其实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就是区别:一样教导,各人资质和心性不同,领悟也不同。

说笑几句,清哑留饭,族姐妹们忙谢辞,说待会就要上工了。她才罢了。送走众人后,叫上盼弟和福儿,又叫了两个针线上的并一个绣女,昼夜忙将起来。

再说酒馆内,方初目光追随郭家马车转过街角,久久不动。

他不知自己难舍之情,神魂都被马车带走了。

好一会,身后黑风低声问道:“少爷,去舅老爷家吗?”

第371章 出手

方初沉默半天,也无个回话。

他本是要去严家的,谁知碰见郭家马车,欣喜之余又想起外面流言,恐见面清哑尴尬,便裹足不前了。后来又见他母亲马车也进去了,他虽想念她,更怕她见到自己如今模样难过,因此生出近乡情怯的恐惧来。如此瞻前顾后,便始终未迈入严家园门。

这时见问,他踌躇半响,终道:“不去了。”

黑风便道:“周管事刚送信来了。”

方初忙问道:“说什么?”

他目光凝聚,恢复敏锐。

黑风道:“总共盘下来十五家作坊了。这是霞照城里的。别处的消息还没来。”

方初问道:“周管事呢?”

黑风道:“现在南城青石巷接手一家坊子。”

顿了下又补充道:“还有一事:银子没了。”

方初又沉默下来,然神色并不见焦急。

任何一行,既有口碑出众的行首,也有艰难谋生的行尾,丝织业也一样:十大锦商之外,湖州和临湖州小作坊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这些作坊或是三五亲友合作,只有几台机子;或是单家独户操作。所出织锦虽比不上大锦商的鲜亮,自有相应商家和客户购买。

然世道艰辛,每日每月,都有作坊关闭,或被吞并。

又无声无息间,有作坊忽然建立,甚至兴起。如郭家。

方初眼下就在倾其力量收购这类小作坊。

他站起身,沉声道:“走,去看看。”

主仆两个结了账,出酒馆侧门,顺小巷往河边走去。

那里,有一艘乌篷船在等候。

酒馆掌柜满脸堆笑地站在门边恭送,暗想这位爷在这耗了半天,也没见干什么,也没见吃什么,临走倒赏了他五两银子。真大方。摇摇头,猜想他是出门闲逛的贵公子,到外面消磨春光的,反正他得了好处就是了。于是回去不提。

方初主仆乘坐乌篷船,半个时辰后,在城南一处石阶边靠岸。拴了船,和黑风上岸,从后院进入一间厅堂。

就听前面传来说话声。其中正有周管事。

他也不出去,走到窗口往外看。

只见外面是天井,有男男女女从各房往前门搬运货物,另有个十二三岁的皮小子站在院中和周管事不知说什么,旁边还有两个小孩子,以及一个猴头猴脑的中年人。

就听那小子道:“大爷,我姐姐的织锦手艺在这一块可是最好的。不信问这位高爷,他最清楚。”

他满怀信心地转向中年人,希望他帮着说句公道话。

那高爷斜眼冷笑道:“好!十分好!比那郭织女手艺还好!可惜的很,这位周爷不雇人。人家只买人。刚才都说过了。也就你牛二子,脸皮比城墙还厚,一遍又一遍地求。你既不肯卖姐姐,还是守着她,等她在织锦大会上拔头筹帮你争脸面吧。说不定运气好,也能被皇上封个‘织女’呢。那你牛二子可不就牛气冲天了!”

他口气不无埋怨,倒像和牛二子有仇。

上房有个搬东西的少女跑过来,急促道:“二子,别说了!”

她大概就是二子姐姐,被高爷暗损。又羞愧又尴尬,

牛二子傲然道:“那是,我姐就比不上织女,比旁人也不差。”

牛姑娘拦他不住。羞得满面通红。

任他吹得厉害,周管事也没动心,歉意道:“小兄弟,对不住,我们不雇女工。”之前他就解释清楚了,奈何这二子歪缠不放。

牛姑娘也知弟弟脾性。深深地低下头。

上一篇: 圣僧你瞧我美么 下一篇: 良臣不可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