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乡人家(875)+番外

提起那件事,细腰恼羞成怒。

她冷冷道:“我记得,有天晚上我把一个男人引进来和姑娘相会,孤男寡女单独待了一晚上。你怎不去向老爷太太告发我?”

张恒哑口无言。

亭内,清哑听见外面低语声,对沈寒冰道:“该回去了。”

一面同他走出来,看看细腰在和谁说话。

张恒立即将目光投在沈寒冰身上。

沈寒冰也未忽视他,也上下打量他,似掂量他的底细。

张恒见他气势狂放迫人,出于练武者的本能浑身戒备,同时也代他家少爷警惕戒备,认为这是少爷最大最危险的对手。

他心里这样认为,就如实向少爷回禀了。

方初当晚收到他的飞鸽传书,看见他形容清哑和沈寒冰相处“谈笑风生”,满脑子疑惑和不解:清哑什么时候跟人谈笑风生过?

在他印象中,唯有那次听他说笑话时,她才大笑出声。

想象她和另一个男人“谈笑风生”,他无法淡定了,决定明天就去绿湾村看看,可不能让她给人骗了,于是连夜准备起来。

次日凌晨,他便带着几个人上路了。

因为出发早,到绿湾村的时候,才早饭后。

一进郭家大院,笑语喧哗声扑面而来。

他跟着张恒绕过老宅往前看,就见若耶溪边,郭大贵、沈寒冰、沈寒梅、清哑、郭勤兄妹、沈怀玉兄妹,大大小小许多人正采藕摘荷花玩呢,小孩子们又兜虾,热闹非凡。

看见清哑满面含笑,他心中涌出一阵酸意。

这就分出亲疏来了,他们是亲戚,所以彼此相处随意;哪像他,来了连清哑面也见不着,说什么“忙得连吃饭工夫都没有”。

对了,清哑怎么不忙着准备织锦了?

心里抱怨着,面上一点不动声色,走近了和他们招呼。

清哑看见他,双目大放光彩,叫“方初!”

方初也喜悦地看着她,忘记了刚才的不快。

第553章 赶趟

郭勤飞奔上坡,高声道:“方叔叔来了!”

一副和他很熟悉的样子,看得清哑奇怪不已。

巧儿也叫“方叔叔!”

心里想:“难道方叔叔还要买竹哨子?”

沈寒冰诧异极了,问方初:“你怎么又来了?”

不是说不来的吗?

方初从容回道:“昨日捉了些鱼,送来给师傅尝尝。”

沈寒冰满眼鄙视,“送鱼?方少爷真好兴致!”

又指着若耶溪,嘲笑道:“这条水虽不是大江,里面倒也有不少鱼。刚才我和妹婿还抓了不少呢。方少爷特特送来的鱼,想必是这水里没有的。”

若是平常见的鱼,看他怎么揶揄他!

方初点头道:“正是。我这鱼是清园山坑石洞里长的,和别处的鱼味道不一样。不信,三少爷问郭姑娘就知道了。”

清哑忙道:“是。那鱼烧汤特别鲜。”

说着,就叫了沈寒梅到坡上来看。

小豆子将装鱼的大瓦罐倾斜,示意她们看。

沈寒梅问:“这是什么鱼?”

小豆子道:“黄辣丁。”

清哑见那罐子外套着竹编篓子,很精致,方便提、挽、挑,又能保护罐子不容易被碰碎,便用双手搬着瞧,夸“这个设计好”。

小豆子听说,忙回身从背篓中拿出许多小玩意儿,摆了一地,都是竹编的:有指头大小的蚂蚱、知了,小猪小鸭子,圆圆的苹果似的小篮子,小笔筒,针线包等等。各有特色。

巧儿和沈怀谨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爱不释手地挑拣。

清哑也十分欢喜,问道:“这都是你们那编的?好精致。”

小豆子就告诉她:“少爷说,姑娘和巧姐儿肯定喜欢,亲自挑了这些来。这是圆儿哥哥让他们闲着没事的时候编的。说是能练习手艺;做的好的,挑出来送去铺子里卖,他们也能赚些零花银子。”

清哑赞道:“圆儿就是聪明。”

说罢抬头对方初笑:你也很聪明!聪明的主子带聪明的奴才。

方初也笑了。就知道她会喜欢。

沈寒冰看不下去了。

他问方初:“怎么你爹没来?”

方初一滞。又气闷,这不是明知故问么!

因回道:“没来。”

跟着反问:“我看三少爷很开心,想必不再为三嫂难过了。”

沈寒冰便不吭声了。

沈寒梅见三哥难堪。忙低声对清哑道:“三嫂去了,三哥其实很伤心的。他都放在心里,不像别人哭啊笑的,都搁在脸上。”

清哑点点头。昨晚她就看出这点了。

郭大贵正要打圆场,忽听身后传来一阵喧闹。

众人抬头。看见从院外进来许多人,面上喜气洋洋,随从也挑着礼物,簇拥着一个俊面少年。在朱顺引领下往浮桥这边来。

上一篇: 圣僧你瞧我美么 下一篇: 良臣不可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