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并没有让他对清哑印象转变,他觉得她邪门。
“难怪谢大姑娘一直输给她。”他想。“还真妖孽!”
一路想着,又回到大花厅,笑容不改地融入众人。
去年七夕,清哑玩得很开心。那时她心里没别的事,就纯粹欣赏这古老的习俗。今年不同了,她玩的时候老牵挂方初,老想象着他就在身边和自己一起,看她雕花瓜、放河灯,这才有趣。
方初不能陪在她身边,她便想法子与他传递情义。
她费心雕了一个花瓜,随同众女作品一起送到北岸。
当方初看见半边西瓜上,掏出一条半圆形的沟壑,里面灌满了乳白色的奶汁,吐出中间小岛;又有苹果和蜜瓜雕的房子安置在岛上;又有许多绿色的黄瓜丝,插成一片竹林;再有芒果雕的花儿,橙皮剪成的小船,木桥等,眼睛一亮——这不是清园概要嘛!
不过,雕刻者手艺实在不怎么样。
房子歪歪斜斜的,竹林像刚遭遇暴风雨侵袭过……
他急忙双手捧过西瓜,拿个勺子就吃起来。
嗯,味道很好,奶汁加了蜂蜜调拌的,房子里面还有内容,不知是用几种果子调拌的混合物,很香甜。
蔡铭疑惑道:“这半边西瓜,你能吃了?”
方初微笑道:“我渴了。”
蔡铭:“……”
直到告辞出来,方初和清哑才在门口相见。
他迎上来轻声道:“圣旨下了。”
清哑惊问:“真的?”
方初道:“真的。蔡三爷说的。”
清哑幸福得只知道笑而已。
方初又道:“明天等我。”
明天,方家要上郭家下聘。
清哑忙点头。
才说了这两句,就听另一边两人的娘对话,不由会心一笑。
严氏对吴氏道:“这几天都忙这事,唯恐有遗漏不周之处,我是睡也睡不安稳——”吴氏听到这,倒觉不好意思的,正想要客气两句,忽听她又说——“睡着了我都能笑醒了!”
吴氏心情大好,奉承道:“太太经办过大事的人,比我们有见识。我才慌张呢,都不知怎样办才好,弄得乱糟糟的。”
严氏忙道:“你别太费心。这事原该我们这边多出力的。你养了她这么大,又把她教的这样出色,就是最大的功劳了。”
说到这,两人不约而同看向方初和清哑。
方瀚海和郭守业告辞罢,一看两妇人还在那喋喋不休,觉得女人年纪大了就是啰嗦,因道:“太太,有这说话的工夫,赶紧回去,收拾收拾明早就上郭家去了。”
众人听得都笑起来。
严氏瞪了他一眼,才和吴氏告辞。
又和清哑叮嘱两句,才心满意足地上车去了。
回到方家别苑,夫妇二人和方初忙去见方老太太。
今日,方瀚漫也赶到了,带了许多珍藏的东西来。
老太太、林姑妈正陪他说话,看见方瀚海夫妇和方初,忙问今晚乞巧会办得如何,可有大事发生等等。
方瀚海不等坐下便道:“京城有消息了:圣旨下了。”
方老太太追问道:“果真下了?这么快!”
方瀚漫也问道:“朝廷真赐了她牌坊?”
一面看向方初,还不敢相信这件事。
方初点头道:“真赐了。”
如今他可畅快了,当然,面上还保持沉着稳重。
方瀚海瞅了儿子一眼,心想“你小子真有福气”,一面苦笑道:“真赐了。根本没用我们出力。钦差已经动身上路,往湖州府来了。”
刚才到家,管家就送来了京城的传书,证实了蔡铭的话。
第604章 定亲(求四月保底月票)
方瀚海想起上午在茶楼,清哑说“皇上欠我人情”,还笑她天真呢。其实她说的再实在不过了:她有功于朝廷,朝廷赐牌坊给她,不违反律法民心,又合她意,可笼络她继续为朝廷效力,何乐而不为呢!
皇帝之所以先做出为难模样,应该是造势,先让朝廷百官和文人学儒谏言,然后再下旨,这样既显公正,又达到在天下人面前为清哑正名的效果,是他把事情想复杂了。
一时间,上至方老太太,下到丫鬟仆妇,都喜气洋洋。
林姑妈也敛藏了失落,露出高兴的样子。
虽然方家表示,不管朝廷是否为清哑赐造牌坊,方家都会三媒六证迎娶清哑,但他们还是希望朝廷能赐下来,这不仅是为清哑正名,也将带给方家荣耀和光辉。
方老太太不断颔首,笑道:“这丫头是个有福的。”
方纹又说起哥哥在乞巧会上和清哑姐姐联手弹琴的事。
方则补充,一面打趣道:“祖母,什么是‘如臂使指’?大哥用自己的左手也没有和郭姑娘的左手联弹‘如臂使指’。”